银圆券
1949年7月国民政府发行的货币
银圆券又称“银元兑换券”;1949年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之际,逃往广州的国民政府,为了代替急速贬值、几同废纸的金圆券,进一步欺骗国统区人民,于该年7月发行银圆券。发行办法规定:国币以银元为单位,银元1元重26.6971公分,成色880/1000,含纯银23.493448公分;发行可兑银元的银圆券,面额有1元、5元、10元、50元、100元5种,辅币券有5分、1角、2角、5角4种;银圆券与金圆券的比价是1元银圆券折5亿元金圆券;银圆券兑现银元限在广州、重庆、兰州等9个城市进行。
发行背景
1949年4、5月,南京、上海相继被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人民政府在6月起宣布停止金圆券流通,以金圆券10万元兑换人民币1元的比率,收回后销毁。
而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迁到广州后曾继续发行金圆券,但其价值已形同废纸,到了1949年7月3日,广州政府宣布停止发行金圆券,改以银圆券取代,结束了金圆券的历史。
发行银券
发行
1949年7月2日,国民政府行政院公布“银圆及银圆兑换券发行办法”,规定“国币以银圆为单位,自即日起恢复银本位制,银圆1元含纯银23.493448克,所发银圆券可十足兑现银圆,在银圆未铸造充分时,银圆券得以用黄金兑现,各种银圆一律等值流通”,并规定5亿元金圆券可向中央银行兑换银圆券1元。
流通
当时的中国国民党统治区只剩下华南、西南几个省,故所发银圆券只指定了少数几个兑换点,并限量
兑现,实质上银圆券仍不兑现,不能取信于民,加之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政权,在银圆券一出笼时便宣布不收兑华南、西南伪币的声明,使银圆券遭到致命的打击。国民党统治区已普遍发起拒用银圆券的风潮。广州解放后,不仅西南百姓拒用银圆券,甚至连国民党军队也拒用银圆券。
结果
中国大陆地区全部解放后,银圆券被彻底废除。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2-10 10:21
目录
概述
发行背景
发行银券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