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铡美案》又名《秦香莲》《明公断》,是
京剧传统剧目。最初的版本是梆子戏《明公断》;1953年中国评剧院移植《秦香莲》。
剧情简介
北宋年间。秦香莲的丈夫陈世美进京赴考,一去三年,杳无音讯。值年大荒,公婆相继饿死,香莲葬了双亲,携领一对儿女远涉千里进京寻夫。在京城,秦香莲惊闻丈夫早已中了状元,当了驸马,便闯入驸马府认夫。可陈世美为贪图荣华富贵,狠心抛弃贤妻,甚至将香莲撵出门。香莲母子三人前往开封府途中,露宿一处野庙,陈世美派武官韩琪跟踪追至,欲将香莲母子三人杀之灭口。香莲向韩琪哭诉自己的不幸遭遇。韩琪听罢十分同情,让香莲母子快些离开。但韩琪自感无法交差,便自刎而死。香莲惊见,悲愤至极,收起沾满鲜血的钢刀,直奔开封府告状。包拯传秦香莲出庭作证,陈世美拔剑刺向香莲,包拯见人证物证俱在,便将陈世美押入大牢。判以死刑,当场开铡,使正义得以伸张。
作品选段
演出代表
角色人物
戏曲表现
创作背景
说法一: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陈熟美的同窗好友仇梦麟与胡梦蝶从均州到京都找陈熟美求官,被陈熟美讲明道理后婉言拒绝。仇、胡二人大为不满,认为陈熟美在求学期间曾受过他们的接济,现在他仕途已就,反而忘恩负义,不念旧情。怀恨而归的仇梦麟和胡梦蝶走到河南南阳,正遇上当地上演曲剧《琵琶记》。二人看到戏中所演正是忘恩负义之事,于是计上心来。他们不惜花费银两,请戏班子按自己的意愿,把《琵琶记》的情节加以改造,把戏中忘恩负义的男主人公换成了他们怨恨的陈熟美,于是演化成了新戏《铡美案》。
说法二:清代剧目,作者不详。秦香莲的故事既非一直以来便有的民间传说,亦非对历史的穿凿,属后人编撰附会之作。据记载,《铡美案》最初的版本是梆子戏《明公断》。1953年,中国评剧院移植《秦香莲》,此后很多剧种相继移植此本。
演唱特点
《铡美案》从节奏上说比老生的快板速度要慢一些,一气呵成,余音不绝。高昂豪放的唱腔衬托出包公性格气质上的粗犷、奇伟、豪迈。因而在演唱上要求用真声演唱,音色宽阔洪亮,粗壮浑厚。动作造型也要求粗线条,气度恢宏,以突出人物的性格和声势。
《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是包拯审判陈世美时的一段西皮唱段。唱段开头的【导板】高亢有力,表现了公堂上威严肃穆的气氛和包拯刚直正义的威慑力量。“驸马爷”三字的“爷”字,吐字和收音都短促,听起来干脆,以表现包公对陈世美态度严肃,语气含威,声调较硬。随后四句用【西皮原板】演唱,表现了包拯用平静缓和的情绪对陈世美好言相劝的形象。至“我料你在原郡定有前妻”这句时,速度减缓,好像在试探、观察陈世美的反应。随后,见陈世美态度恶劣,便在劝导中带有了训斥责问的口吻,唱腔的速度还原、句逗缩短、节奏紧凑,好像包拯开始激动起来。因此“反把她欺”的“欺”字收得利落,带有激昂,气愤口吻。
获奖记录
剧目赏析
《铡美案》的主题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民性。铁面无私的黑脸包拯,不管国太的讲情也好,皇姑的哀求也好,毅然决然地把袍袖一挥,将那弃亲背妇杀子的陈世美一刀铡了。这种借“假阎罗老包”之手,除不忠不义之人的痛快淋漓,充分象征了人民公意受理了秦香莲母子的控告,也象征着饱受“人治”之苦的中国百姓,对法律公正的由衷渴望和迫切要求。《铡美案》中的包拯义愤填膺力主公道,斗胆置皇姑、国太的压力、权威于不顾,一刀铡下“负心汉”的人头。这一刀铡得真是痛快淋漓,它意味着对“富易交,贵易妻”的封建男权丑恶现象的断然否定,剧中人为之扬眉吐气,剧外人也为之欢欣鼓舞。舞台上道义的胜利,代表着普天下千千万万受苦受难者渴望公正的共同心愿。(邵清河《青少年艺术修养·戏剧艺术欣赏》)
戏中成功塑造了包拯与秦香莲两个艺术典型。秦香莲孝敬公婆、体贴丈夫、关爱子女、敢于抗争,是有着传统美德的中国妇女的化身。包拯的形象刻画得尤为成功,不仅写了他的秉公执法、刚正无私,也写了他软弱、动摇的另一面,在皇权的巨大压力下他也得敷衍调和。他无奈地唱出了“这有纹银三百两,拿回家去度饥寒。教子南学把书念,千万读书你莫做官”,这精彩的一笔,写出了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活人,毫无概念化的痕迹。(常立胜《小议〈铡美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