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舞(南丹勤泽格拉),广西壮族自治区
南丹县白裤瑶的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铜鼓舞(南丹勤泽格拉)源自白裤瑶葬礼习俗三大组成部分中的铜鼓祭祀环节,是白裤瑶民族文化重要代表性象征之一,也是虔诚礼拜的神器和民族精神的寄托。白裤瑶族把铜鼓当着有生命的神器来崇拜,赋予铜鼓生命,使铜鼓在天地阴阳之间传递某种信息,生与死、阴与阳的交流。并模仿自然界动物猴子的生活习性,把猴子形态引入舞蹈,融合了铜鼓、皮鼓创造了南丹“勤泽格拉”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居住在深山老林里的瑶族兰老宠,一天去地里收黄豆,由于天气炎热,劳累过度,便躺在黄豆秆堆里睡着了。正好有一只母猴带着一群小猴来偷吃黄豆, 见兰老宠睡在黄豆秆堆里,误以为是它们的祖先在这里死去,于是母猴传令小猴到山洞里把铜鼓抬出来,敲打铜鼓向“祖先”致哀。铜鼓抬来打响后,所有的猴子都围拢来跳舞。兰老宠被铜鼓声震醒,睁眼一看,见那么多猴子打铜鼓跳舞,很有意思。但不知这个舞跳到什么时候才能结束。猴子不走,他不敢起来。又等了好久,兰老宠暗地里把猴子的舞蹈记熟了,突然一下从黄豆秆堆中跃起,大喊了一声,猴子如闻晴天霹雳,开始面面相觑,继而母猴尖叫一声,领着猴群四散逃窜,躲回山洞去了。兰老宠得了铜鼓,背回村寨,向大家讲述了这天的见闻,并且模仿猴子敲铜鼓,跳起舞蹈,大家也跟着学。以后世代相传,在老人死去的时候,也学猴子为它们的祖先致哀那样,敲起铜鼓,跳起铜鼓舞来。
舞蹈特色
表现形式
居住在南丹县里湖、八圩两个瑶族乡的怀里、仁广、懂甲、岂地、瑶里、纪后、蛮降、利乐、立坳、汉度等村屯的白裤瑶也广泛流行铜鼓舞。这种铜鼓舞瑶语叫“勤泽格拉”,只有在秋收之后为死去的老人办丧事时才跳,春节和元宵也打铜鼓,但不跳“勤泽格拉”。“勤泽格拉”表演在砍牛结束后,穿着节日盛装的瑶族同胞和鼓手们一起来到鼓场上。舞时,场地中央放置一面大皮鼓起指挥作用,若干个铜鼓吊在木架的横杆上环绕四周协奏。每面铜鼓需两人配合,一人一手持鼓槌,按照皮鼓鼓点敲击铜鼓鼓面中心太阳纹,另一手持竹棍击打鼓腰打节拍;另一人在侧按照铜鼓鼓点向鼓腔内不停地抽送木质风桶,起到增加共鸣和滑音的特殊效果,形成“噔……咚……噔……咚”重复变换的丰富音色。葬礼上,一般有十数甚至数十面铜鼓齐奏,声闻数里,鼓手间紧密配合、鼓点切换自如,整体有条不紊,场面十分壮观。
皮鼓手是舞中的主角.也是整个舞场的指挥。全部舞者为男性,无女性。铜鼓声和皮鼓声扣人心弦,节奏变化多样。舞者模仿老猴取食、攀摘的姿态,动作古朴,粗犷敏捷,刚劲有力。鼓棒时而从上至下擂鼓面,时而击打鼓边,时而击打鼓身,有时又从下而上击打舞者本身各个部位,姿态千变万化,形似猴,动作似猴的娴熟技巧、伴随着围观者不断发出“唔!唔!唔!”的喝彩声,紧张热烈,把舞蹈场面推向高潮。
基本动作
唯一的皮鼓手是该舞的主要舞者,采用半蹲姿态和一边击鼓一边舞蹈的形式,时而用鼓棍从上而下地击打皮鼓鼓面及鼓身、地面,时而围绕皮鼓四周自由舞动,舞姿主要模仿自然界中猴子摸、爬、攀、蹲、抛等生活姿态,动作活灵活现,伴舞者则以鼓棍、竹筛舞动相随,届时带动整个场面进入舞蹈高潮。铜鼓舞(南丹勤泽格拉)的基本动作有双击鼓、单击鼓、绕鼓双击鼓和猴子戏鼓等十四步骤,共70个节拍。皮鼓鼓点按分布地域又分为怀里式、瑶里式、岜地式、纪后式四种。其中,怀里式平稳缓慢、作为通用鼓点流传最广;纪后式和岜地式运用较为普遍,纪后式节奏为4/4 |×· × ×× ×× ×|,岜地式节奏为4/4|×× ××× ×× ×0 |3/4 × ×× × | 。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铜鼓舞(南丹勤泽格拉)具有民族特色,鼓声深邃幽远、鼓阵气势宏大、舞姿活灵活现,充分展示了白裤瑶崇尚自然、粗犷朴实的民族特质,对研究瑶族社会发展历史、宗教信仰、文化艺术都具有重要价值。
传承人物
黎芳才,男,瑶族,白裤瑶地区的舞者,是南丹勤泽格拉第3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铜鼓舞(南丹勤泽格拉)”的国家级传承人。2018年5月,确定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保护单位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南丹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获得“铜鼓舞(南丹勤泽格拉)”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铜鼓舞(南丹勤泽格拉)项目保护单位南丹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19南丹·荔波白裤瑶年街节在广西河池南丹县开幕。26岁的白裤瑶青年黎国兴担任铜鼓队领队,与900多名来自南丹和荔波的同胞一道,一边击打铜鼓,一边模仿猴子摸、爬、攀、蹲、抛等生活姿势,演示中国国家级非遗项目——铜鼓舞《南丹勤泽格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