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驼荆棘(拼音:tóng tuó jīng jí)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唐·房玄龄《
晋书·索靖传》。
成语出处
唐·房玄龄《
晋书·索靖传》:“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
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铜驼荆棘”。
成语故事
西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而又黑暗的王朝,公元265年(泰始元年),由晋武帝司马炎取代曹魏政权而建立,定都洛阳。统治集团既腐朽不堪,又激烈地争权夺利,很快亡国,为时仅51年,倘若从灭掉东吴开始计算,则仅36年。
当时有一个名叫索靖的人,早早就看出了西晋存在的严重问题,对它的灭亡作出了精准的预言。
索靖,字幼安,敦煌龙勒(今属甘肃省)人,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是东汉著名书法家张芝的姐姐的孙子,父亲索湛担任过北地太守。索靖年少时就有“逸群之量”,与同乡汜衷、张彪、索介、索永在洛阳太学读书,因为才艺过人,驰名海内,时人称“敦煌五龙”。因为“博经史,兼通内纬”,索靖年纪轻轻就被举荐为官,拜驸马都尉,随后历任尚书郎、酒泉太守、大将军、荡寇将军、散骑常侍等官职,封安乐亭侯。
索靖看问题细致入微,目光长远。西晋建立不久,就出现了官僚争相夸富、政治腐败等种种社会现象。他认真分析这些现象,预见到天下行将大乱,晋朝将走向衰亡,但自己又无力改变这一局面,于是郁闷不已。一天,他指着洛阳宫门外设置的铜驼,叹息道:“我会看到你们卧伏在荆棘中?”
后来,索靖的预言果然应验。公元291年(太康十二年),西晋发生了“
八王之乱”,朝政十分昏暗,各方争战不休,持续时间长达16年,都城洛阳(今白马寺以东,即所说的汉魏故城)遭到严重破坏。
公元303年(太安二年),河间王司马颙等举兵进犯洛阳,索靖被任要职,率关陇义兵参加保卫洛阳之战,不幸在战斗中受伤而死,卒年65岁。死后,他被追赠“司空”,谥曰庄。
成语寓意
西晋统一全国,加之晋武帝政策开明,百姓逐步摆脱战乱之扰,社会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出现了相对繁荣稳定的局面,有“太康之治”称誉。国都洛阳更是“牛马被野,余粮栖亩,行旅草舍,外闾不闭,民相遇如亲。其匮乏者,取资于道路”的繁盛景象,也有“天下无穷人”之溢美之词。然而好景不长,晋武帝后期,生活奢侈腐败,诸王争权,引起“八王之乱”,极大地削弱了西晋王朝的统治,也使洛阳城“苍生殄灭,百不遗一”,索靖的预言也成为现实,繁华的洛阳城被战火摧残,位于皇宫门前的铜驼最终被杂草荆棘所环绕。铜驼荆棘的典故启示人们,“治家以勤俭为本”“勤能补拙,俭以养廉”,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应该提倡勤俭节约,反对浪费、奢靡之风。
成语运用
“铜驼荆棘”意思是天下丧乱之后,宫门的铜驼会倒在荆棘之中。后用“铜驼荆棘”形容国土沦陷后山河残破荒凉的景象。复句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定语、分句。
“铜驼荆棘”也作“荆棘铜驼”。
宋·陆游《谢池春》词之三:“似天山凄凉病骥铜驼荆棘,洒临风清泪。”
宋·陆游《醉题》诗:“只愁又踏关河路,荆棘铜驼使我悲。”
元·郭钰《二月二十七日闻故乡寇退》诗:“铜驼荆棘换东风,消息南州久不通。”
清·黄遵宪《述闻》诗:“荆棘铜驼心上泪,觚棱金爵劫余灰。”
赵尔巽《
清史稿·庄元辰传》:“陛下试念两都黍离麦秀之悲,则居处必不安,试念孝陵、长陵铜驼荆棘之惨,则对越必不安。”
张怀奇《颐和园词》:“荆棘铜驼倒殿门,途穷贺监泣荒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