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学院
中国安徽省公办高校
铜陵学院(Tongling University),简称“铜院”(TLU),位于安徽省铜陵市。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举办、教育部批准的省属普通高等学校。是安徽省财经类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安徽省首批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创始成员、长三角新商科教育联盟成员、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入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全媒体产教融合基地项目合作院校。
办学历史
前身溯源
1978年4月,安徽劳动大学铜陵市师范专科班创建。
1979年10月,更名为安徽师范大学铜陵专科学校。
1983年5月,升格为铜陵财经专科学校。
1958年7月,安徽省铜陵市有色金属工业学校创建。
1958年12月,升格为安徽省铜官山矿冶专科学校。
1959年7月,更名为安徽省铜官山有色金属工业学校。
1960年2月,更名为安徽省铜官山有色金属专科工业学校。
1961年,安徽省铜官山有色金属专科工业学校(中专部)参与合并组建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现发展为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省铜官山有色金属专科工业学校(大专部)并入安徽机械学院(后更名为安徽工学院,现并入合肥工业大学)。
1961年7月,更名为安徽省铜官山有色金属工业学校。
1964年8月,改建为铜官山有色金属工业公司半工半读中等技术学校。
1966年6月,更名为铜官山有色金属工业公司半工半读学校。
1970年9月,更名为铜陵特区有色金属工业学校。
1976年10月,更名为铜陵有色金属工业学校。
1979年1月,更名为安徽省冶金工业学校。
1958年9月,铜陵市第一中学附设师范班创建。
1960年9月,铜陵市第一中学附设师范班改建为铜陵市师范学校。
1961年8月,铜陵市师范学校停办。
1970年9月,铜陵市“五七”干校师训队创建。
1978年10月,铜陵市“五七”干校师训队改建为铜陵师范学校。
合并发展
2000年8月,安徽省冶金工业学校、铜陵师范学校并入铜陵财经专科学校。
2002年3月,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升格为铜陵学院,并开始招收本科生。
2008年12月,铜陵学院发起创立了“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并担任首任轮值主席单位。
2009年,铜陵学院获批为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立项建设单位。
2013年,学院通过安徽省示范应用型本科院校项目验收。
2015年,学院获批为安徽省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
2019年,学校正式被纳入安徽省省级硕士立项建设单位。
2022年9月21日,铜业学院揭牌暨共创铜基新材料产业共性研究中心启动仪式举行。
2022年12月9日,加入长三角新商科教育联盟
2024年12月,省教育厅公布2024年安徽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认证服务体系备案结果,铜陵学院成功获批安徽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高校学习成果认证服务中心。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4年9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有14个二级学院(部),开设本科招生专业58个,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文学、理学、艺术学等7个门类。
师资力量
据2024年9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有在职教职工1250人,其中专任教师1127人,教授(正高)105人、副教授(副高)28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25人,博士硕士学位占比91%。现有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1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皖江学者特聘教授、“江淮文化名家”青年英才等省级高端人才32人,省级教学、科研创新团队33个,省级教学名师26人,省级教坛新秀42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68人,“双能型”教师667人。
教学建设
据2024年9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特色专业2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特色专业12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3个,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164门,省级以上一流教材、规划教材等22部,14个专业纳入安徽省第一批次本科招生。
据2024年9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建有省级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3个,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32个。获省级教学成果奖60项,其中特等奖3项。
2021年以来,该校学生获批省级以上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763项,其中,国家级257项;斩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232项、省级2100余项,其中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3项、省金奖5项,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1项,连续5年获中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全国一等奖。2017至2022年连续六届获安徽省财会技能创新大赛(本科组)一等奖第1名。
学科建设
据2024年9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有2个学科入选安徽省应用型高峰培育学科。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24年9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建有安徽省铜基材料数字化智能制造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铜基新材料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铜业发展智能决策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高端铜基新材料关键技术安徽省联合共建学科重点实验室等11个省级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11月,该校建有省高校智库1个、省高校科研创新平台团队1个、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校级协同创新中心5个、院(部)所合一科研机构11个。
科研成果
据2024年9月学校官网数据,该校教师在安徽省普通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安徽赛区)、安徽省本科师范院校教师智慧教学大赛中共获奖47项,其中一等奖8项。立项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78项,获省部级科研奖项8项,出版《皖江经济发展研究报告》9期。
学术资源
截至2024年6月,铜陵学院图书馆由翠湖校区和育秀校区两个图书馆组成。馆藏纸质藏书186万余册,电子图书270万余册,各类中外文报刊近600种,中外文数据库60余种,自建“中国青铜文化数据库”。
铜陵学院学报》曾用刊名《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学报》,创办于2002年8月30日,是铜陵学院主办的学术期刊,是ASPT和中国期刊网的来源刊。《铜陵学院学报》内容以财经为主,并适当兼顾其他学科;设“本刊特稿”、“经济理论”、“财政金融”、“企业管理”、“皖江区域经济”、“政法论坛”、“工程科技”、“文化艺术”、“铜文化研究”、“教育研究”等栏目。
合作交流
据2024年9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俄罗斯、韩国等1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与韩国又松大学联合开展了“2+2”合作办学,获批安徽省国际交流合作基地(第三批),入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全媒体产教融合项目合作院校。与台湾铭传大学、中华大学、玄奘大学等高校签订合作备忘录,连续举办铜台高校铜文化艺术教育交流活动。与安徽理工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等学校签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选派师生赴武汉理工大学学习交流。
所获荣誉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校徽主要采用了能鲜明体现铜陵独特历史文化和体现铜陵学院自身形象的视觉元素,并将它们融合为一组具有视觉张力和文化意蕴的象征符号。
1.以双圆图形构图,象征着古与今、天与人、人与人通贯融合的时代风貌,寓意铜陵学院顺时而动,与时俱进,前程无限美好。
2.以古代刀币为主造型,说明了铜陵学院以财经为主,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办学特色;顶部以“钥匙”之外型喻其理想、信念、智慧开启知识宝库,亦折射出教育“传道、授业、解惑”之本质。其整体又是一个“人”字形古铜钟,既体现了铜陵学院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百年树人的办学宗旨;又传达了铜陵“古铜都”的历史文化特色。
3.主造型饰以“铜陵”二字演绎的中国传统连纹,连纹以“龙型”贯
穿,寓意铜陵学院在本区域之翘楚地位。
4.采用古铜色系,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又具有厚重、自然、渊博、和谐、发展的文化意味,与整个徽标形象的内涵和谐统一。
学校校旗为288CM×178CM规格的长方形旗帜,采用红色为底色,左上角印有古铜色校徽,中央印有金色鲁迅集字的中文校名和英文校名。
精神文化
明德尚能,博学日新
“明德”语出《大学·第一章》:“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寓意要学到高层次的学问,就必须把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与求善求美的人文精神相结合。
“尚能”,崇尚能力,培养技能,通过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本领。
“博学”取自《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它寓意要树立起博学多识,兼容并包,融贯中西的学风。
“日新”取自《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有日新”,日新即每日创新,与时俱进,不懈开拓。
学校校歌为《铜陵学院校歌》。
校区情况
铜陵学院有翠湖、育秀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310亩,各类校舍面积489311.2平方米。
翠湖校区
铜陵学院翠湖校区位于安徽省铜陵市翠湖四路1335号。
育秀校区
铜陵学院育秀校区位于安徽省铜陵市北京中路297号。
校园环境
铜陵学院图书馆建筑面积28800㎡,由育秀校区和翠湖校区两个图书馆组成,创建于1978年,前身为铜陵财经专科学校图书馆。 2011年通过“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铜陵学院图书馆开始建设面向铜陵市区域的“铜陵数字图书馆”(TongLing Digital Library,简称TLDL),2012年4月23日正式建成对外开放,网站域名为www.tldl.cn。这是安徽省第一个区域性的数字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
学校领导
知名校友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铜陵学院.
学院章程.铜陵学院.
校史沿革.铜陵学院.2022-09-01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5 19:44
目录
概述
办学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