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瓦厢,古镇名。在今
兰考县城西北12公里,
东坝头村西。
历史沿革
原名铜牙城,元朝为铜牙县治所,后县废。明弘治五年(1492年)河溢铜牙城,用筒瓦银口,后谐音铜瓦厢。明设镇,属
兰阳县。明正德六年(151年)建管河厅和寺观,设津渡,为黄河河防要地。清咸丰五年(1855年)因河患,镇废
文献记载
在今河南
兰考县西北二十四里东坝头乡西铜瓦厢集。明嘉靖 《兰阳县志》 卷9: 铜牙城“在县治西北二十五里。俗呼铜瓦厢。《文选》注: “天子出,建大牙。又古有牙旗、牙门、牙城之称。今此牙城之制,出丘氏疑出诸此。”
民间传说
听老人传说,很早的时候黄河从兰阳县一直向东南流到黄海里,自从那一年黄河从铜瓦厢开了口,黄河掉头向东北,流入渤海里,到如今都没有改道。
铜瓦厢先前也不叫铜瓦厢,原来是黄河沿边的一个小码头,码头上住着几户人家,有一个铜匠炉,老锅匠没有家小,收了一个小徒弟,师徒二人靠手艺化铜打铸些家什和过往船客的用物,日子过得很简补。师徒二人天不明就起床,有时干到半夜还舍不得歇一会儿。总是师傅掌管着铸造家什的模型,这小徒弟一会儿拉风箱,一会儿用勺子往模型里浇铜汁,师傅过一会儿就问徒弟化的铜汁“开了没有,开了没有?”,徒弟回答着师傅的话“快开了,快开了!”。师徒二人配合的很合手,却也很辛苦,就这样过了一月又一月,一年又一年。
铜匠炉边就有一座黄大王庙,有一年黄大王约来了白大王、朱大王、栗大王、宋大王聚会饮酒,喝了一天酒,几个大王爷都喝得酩酊大醉,摇摇晃晃地往家走。路过铜匠炉,就听见师徒正在对答,师傅问:“开了没有?”徒弟答:“快开了!”师傅不停地问徒弟,徒弟不停地回答着:“开了,开了。”几个大王也跟着说:“开了,开了!”大王爷说罢,一丈多高的黄河水冲开了黄河堤。黄河开口了,滚滚黄河水呼叫着改了道,黄大王送走了客人,听见了水叫声,忙出来查看,一看几个大王醉得东倒西至正大笑着说:“开了,开了!”耍酒疯哩,黄大王厉声喝道:“你们几个闯了大祸还不快走!”几个喝醉的大王听了黄大王的呵斥,狂笑着离开了码头。
黄河决开了口,百姓都拿着铁锨,条筐赶来堵河,堵了很多日子也没有堵住。一天,来了一位老人对堵河的百姓说:“铜匠化铜时光说‘开了,开了’,是大王爷听错了音黄河才开了口,要想堵口得用铜”。老人的话把堵河的百姓说愣了,要说信吧,没啥依据,要说不信吧,老人的话听着又有道理,常说:“海里的龙王灵,河里的大王灵。”可这黄河口子那么大,又不是补锅补勺,去哪里弄这么多铜呢!人们犯难了,这里,老人见众人发了愁,四面瞅瞅说:“有了。”老人爬到铜匠住的瓦房上,伸手从屋梁上揭下几个筒子瓦,对着黄河决口扔去,这筒子瓦不偏不斜恰巧扔进决口里,决口竟然被堵住了。人们再看老人,老人不见了。从此,人们管这里不叫筒瓦厢,图个吉利叫铜瓦厢,是铜瓦才堵住了黄河的决口。
清朝咸丰五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改道,冲断了拦河大坝,淹没了这里的村子,还在这里留下了一个小坝头(土堤),因在黄河东边,人们把这里习惯称作东坝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