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色水蛇,是游蛇科水蛇属的爬行动物。体型较小而匀称,尾短。生活时背面为一致的灰橄榄色,鳞缘色深,形成网纹;上唇及腹面黄白色;腹鳞中央常有黑点缀连成一纵线; 尾下中央有一明显的黑色纵线。头大小适中,与颈区分不明显。吻较宽短。鼻孔具瓣膜,位于吻端背面;左右鼻鳞彼此相切。眶上鳞前窄后宽,其长超过眶径。
形态特征
体粗尾短。雄性全长370至430毫米,雌性全长392至445毫米。蛇体背面为一致的灰橄榄色,鳞缘色深,形成网纹,上唇及腹面黄白色,背鳞外侧1至2行鳞片带黄色,腹鳞中央常有黑点缀连成一纵线,尾下中央有一明显的黑色纵线。头大小适中,与颈区分不明显。吻较宽短,吻鳞宽度超过高度,从背面仅能见到它的上缘。鼻孔具瓣膜,位于吻端背面,左右鼻鳞彼此相切,鼻间鳞宽度超过长度,位于左右鼻鳞之后中央,与颊鳞不相切。前额鳞宽度超过长度,其长等于从它到吻端的距离。眶上鳞前窄后宽,其长超过眶径。尾下鳞双行,雄蛇平均38.7对,雌蛇平均33.2对。上领骨后端具沟牙,上颔齿每侧4至6枚,一般为5至6,少数为4。
栖息环境
生活于平原、丘陵或低山地区的水稻田、池塘、湖泊、小河及其附近水域,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从从沿海低地至海拔980米。
生活习性
喜欢潮湿的环境,大多为定栖,多于黄昏及夜间活动,每年 4 月开始摄食,6 月为摄食高峰,9 月停止,食物以小形蛙类和蝌蚪为主,其次为小鱼。
分布范围
分布广泛,范围从印度安达曼群岛和缅甸向东延伸至东南亚半岛和中国南部,向南延伸至印度尼西亚。在中国,主要分布在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台湾。国外分布于缅甸、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
繁殖方式
主要在5月底至6月繁殖,卵胎生,每次产幼蛇9至12条,初生幼蛇全长为127至139厘米,母蛇体长大者其幼蛇亦较长,重量为214至215克,平均214.7克。
亚种分化
单一物种,并无亚种分化。
种群现状
铅色水蛇分布范围广泛,数量趋势稳定,没有已知的重大威胁,因此该物种被列为低危,并没有特殊的保护措施。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0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易危(VU)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主要价值
肉可食,入药有祛风湿之功效。在浙江、广东、广西、江苏一带用之较多,有用该蛇与米熬粥、与鱼煮食的习惯。药用时干、鲜均可,主治皮肤湿痒、湿疹、化脓等症,是加工纯蛇粉或蛇化妆品的主要原料蛇,又是冬季全蛇火锅的常用蛇,常食有增加免疫力、调节内分泌、祛湿祛痒的作用。用此鲜蛇和干品泡酒,可治风湿、关节疼痛、疑难杂症等顽疾,常饮服有通经活络,定惊疗痹等功效,可以治疗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等症。其胆有祛湿止风、消痰润肺、利目养胃之功效,主治咳嗽、风湿和类风湿等症。蛇油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可治疗烫伤、冻伤和无名疔肿等症。蛇蜕有杀虫、抗毒、止痒、抑痹功效,是治疗各种疮疥疔斑、腮腺炎、牛皮癣等多种皮肤病不可多得的纯天然动物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