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角蕨
铁角蕨科铁角蕨属植物
铁角蕨,铁角蕨科铁角蕨属植物。多年生草本。高13—35厘米。根茎短,密被粗筛孔状鳞片。叶簇生,褐色或黑褐色有光泽,一次羽状复叶,线状披针形,两端稍渐狭,羽片疏生,20对左右,有极短小柄,斜卵形或扇状椭圆形,先端钝形,前缘有细齿,基部广楔形,叶稍呈草质,表面浓绿色。孢子囊群线形,每羽片上有6—8枚,与中脉略成斜交,囊群盖同形。
形态特征
小型草本,植株高10-30厘米。根状茎短而直立,粗约2毫米,密被鳞片;鳞片线状披针形,长3-4毫米,基部宽约0.5毫米,厚膜质,黑色,有光泽,略带虹色,全缘。
叶多数,密集簇生;叶柄长2-8厘米,粗约1毫米,栗褐色,有光泽,基部密被与根状茎上同样的鳞片,向上光滑,上面有1条阔纵沟,两边有棕色的膜质全缘狭翅,下面圆形,质脆,通常叶片脱落而柄宿存;叶片长线形,长10-25厘米,中部宽9-16毫米,长渐尖头,基部略变狭,一回羽状;羽片约20-30对,基部的对生,向上对生或互生,平展,近无柄,中部羽片同大,长3.5-6 (-9) 毫米,中部宽2-4 (-5) 毫米,椭圆形或卵形,圆头,有钝齿牙,基部为近对称或不对称的圆楔形,上侧较大,偶或有小耳状突起,全缘,两侧边缘有小圆齿;中部各对羽片相距4-8毫米,彼此疏离,下部羽片向下逐渐远离并缩小,形状多种,卵形、圆形、扇形、三角形或耳形。叶脉羽状,纤细,两面均不明显,小脉极斜向上,二叉,偶有单一,羽片基部上侧一脉常为二回二叉,不达叶边。叶纸质,干后草绿色、棕绿色或棕色;叶轴栗褐色,有光泽,光滑,上面有平阔纵沟,两侧有棕色的膜质全缘狭翅,下面圆形。
孢子囊群阔线形,长1-3.5毫米,黄棕色,极斜向上,通常生于上侧小脉,每羽片有4-8枚,位于主脉与叶边之间,不达叶边;囊群盖阔线形,灰白色,后变棕色,膜质,全缘,开向主脉,宿存。染色体2n=144。
产地生境
广泛分布于全世界温带地区和热带、亚热带的高山上。中国广布于山西、陕西、甘肃、新疆、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及西藏。生长在海拔400-3400米林下山谷中的岩石上或石缝中。铁角蕨喜温暖湿润环境。
繁殖方法
采用分株繁殖和孢子繁殖。
分株繁殖:再春季植株萌发前,挖起母株,进行分株。将分株苗再备好的土地上按行距20-30厘米开穴栽植。
孢子繁殖:在5-6月份,当植株叶背面孢子囊变成棕褐色时,采摘孢子叶片,去掉无孢子囊群的叶片部分,装入硫酸纸袋内,封口,做好标记,置于通风干燥处,待孢子成熟后弹射入袋内。孢子非常细小,似尘埃,黄棕色。手机的孢子可装入试管内,置于4℃冰箱中低温保存备用或随即播种。将过筛腐殖质土拌少量钙质土和细河沙,拌匀,装入花盆内,盆土量为盆容量的2/3为宜。用沸水浇淋以消毒灭菌,除去种子、苔藓、地衣等植物,待盆土充分冷却后即可播种。由于孢子非常细小,播种时应屏住呼吸,将孢子均匀地撒入盆土基质上,也可将孢子制成悬浊液喷洒在基质上。博后用玻璃或塑料薄膜盖住盆口保湿,并防止其他杂物进入。将播种盆置于无阳光直射而散射光充足的地方,温度最好控制在20℃-30℃。孢子培育期间应保持基质湿润,可将播种盆放入浅水池中浸润,或用喷水壶小心喷水。约半个月后,便可见到绿色原叶体,此时尤应注意保持盆土湿润,以原叶体(配子体)表面保持有适量水雾为好,以便于精卵结合,提高受精率。约30天后,原叶体上便可长出幼孢子体。当幼孢子体长出3-4片叶时,便可移栽于幼孢子体移植地。移植半个月,可先将盆上覆盖物打开1/3,继而打开1/2,最后全部打开,以使幼孢子体逐渐适应外界环境。移栽时,用小木棍或其他器具在畦土上按行距10-15厘米压或划1-1.5厘米深的横沟,用镊子将幼孢子体夹放于沟内,每隔5厘米放幼孢子体一小丛,用沟土使其稳正,浇水湿润即可。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选择隐蔽、湿润的林下或林缘地栽培,土壤以肥沃疏松、深厚的钙质壤土为好。选地后,清除杂草、灌丛、荆棘,深翻20厘米,耙细整平,使土壤疏松平整,具有透气、透水性。每亩撒施过筛腐殖质土及适量钙镁磷肥,作为1.3-1.5米宽的畦。
田间管理:在铁角蕨生长过程中,应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保证田间小气候有较高的空气湿度。经常中耕除草,使地面疏松,不板结,五杂草。每年4-5月和8-9月应分别追施1次人畜粪水。冬季清园,清除植株枯黄叶及其灌丛、杂草,以利来年植株生长。
主要价值
【维药】欧里奇其:铁角蕨的全草用于胆道,尿路感染,高血压,妇女月经不调,感冒发烧,烧灰成糊涂头部防止脱发,涂口疮消炎生肌《维药志》。
参考资料
铁角蕨系.植物智.
铁角蕨.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5 10:2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