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厂乡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辖镇
铁厂乡,隶属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地处麻栗坡县境东北部,东接董干镇,东南与越南安明县接壤,南邻六河乡杨万乡,西北靠西畴县董马乡,北接马街乡,乡人民政府距栗坡县城92千米,行政区域面积208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铁厂乡户籍人口为30785人。
历史沿革
1950年至1953年,铁厂乡境域为麻栗坡市第三区。
1954年至1957年,改为铁厂区。
1958年至1965年,改铁厂公社。
1966年至1969年,复为铁厂区。
1970年至1983年,复为铁厂公社。
1984年,再改铁厂区。
1988年,改铁厂乡。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铁厂乡辖铁厂、关告、普龙、董渡、龙路、木扭、孔抗、太和、太坪、坪子10个村民委员会下设301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铁厂乡辖10个行政村:铁厂村、关告村、普龙村、董渡村、龙路村、孔抗村、木扭村、太和村、坪子村、太坪村;乡人民政府驻铁厂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铁厂乡地处麻栗坡县境东北部,东接董干镇,东南与越南安明县接壤,南邻六河乡杨万乡,西北靠西畴县董马乡,北接马街乡,乡人民政府距栗坡县城92千米,行政区域面积20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铁厂乡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分为喀斯特地貌和山地。主要山脉有胡家山、团山堡山,境内最高峰位于关告灯草坪主峰,海拔1809米;最低点位于普龙南竹坪回处,海拔800米。
气候
铁厂乡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冬春干燥、夏秋凉爽。多年平均气温15.6℃,1月平均气温8.5℃,极端最低气温-4.2℃(1975年12月30日);7月平均气温22℃,极端最高气温38℃(1994年5月3日)。最低月均气温7.6℃(1988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24℃(1996年8月)。平均气温年较差12.4℃。生长期年平均267天,无霜期年平均300天,最长达327天,最短为27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730小时,年总辐射102.4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365天。极端年最大雨量1129毫米(1971年),极端年最少雨量836毫米(1980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9月,7月最多。
自然灾害
铁厂乡主要自然灾害有水灾、旱灾、风灾、冰雹、病虫灾害等。病虫灾年均发生1次,主要灾害发生在7~11月。最严重的一次自然灾害发生在2011年末,发生强低温雨雪“倒春寒”天气,受灾人口2455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6963亩,倒塌房屋4间,直接经济损失674万元。
自然资源
铁厂乡境内已探明的地下矿藏有铁矿、铝土矿,其中铁矿储量182万吨,铝土矿储量560万吨。铁矿年开采量20万吨。
2011年,铁厂乡有耕地面积34589亩;林地面积18.88万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铁厂乡辖区总人口2830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29人,城镇化率2%。另有流动人口9860人。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辖区总人口27914人,总人口中,男性14444人,占51.74%;女性13470人,占48.26%;14岁以下6205人,占22%,15—64岁19056人,占68%,65岁以上2653人,占10%,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4047人,占86.15%;有壮、苗、瑶、、蒙古、仡佬6个少数民族,共3867人,占13.85%,超过1000人的少数民族有苗、佐佬2个民族,苗族2017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52.16%;仡佬族1251人,占32.35%。
截至2019年末,铁厂乡户籍人口为30785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铁厂乡财政总收入0.07亿元,比上年增长5%。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0.02亿元,增值税0.025亿元,企业所得税0.01亿元,个人所得税0.0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24.5%、8.5%、1.7%。人均财政收入247元,比上年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3842元。
2019年,铁厂乡有工业企业3个,有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5个。
农业
2011年,铁厂乡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农业总产值10242万元,比上年增长30.47%。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为主,生产粮食9792吨,其中水稻1255吨,玉米5767吨。主要经济作物有大本油料、辣椒、生姜、蔬菜等,油料作物种植面积650亩,产量42吨;辣椒种植面积500亩,产量240吨;生姜种植面积380亩,产量290吨;蔬菜种植面积1270亩,产量980吨,主要品种有白菜、青菜、京白菜,其中白菜350吨,青菜420吨,京白菜120吨。
2011年,铁厂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肉牛、家禽为主,生猪饲养量43008头,年末存栏33021头;肉牛饲养量3002头;家禽饲养量14.44万羽,上市家禽10.5万羽,肉类总产量4601吨,其中猪肉4480吨,牛肉80吨,禽蛋2600吨;畜牧业总产值3479万元。
工业
2011年,铁厂乡有铁矿企业1家,职工15人,完成工业产值749万元,比上年增长63.18%。
商贸
2011年末,铁厂乡有商业零售网点650个,职工2432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22万元,比上年增长20%;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6500万元,比上年增长3%,进出口总额4765.8万元,比上年增长29.1%。
金融
2011年,铁厂乡金融产业实现税收18万元。年末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05亿元,比上年增长2.2%;各项贷款余额5800万元,比上年增长22.4%。
邮政电信业
2011年,铁厂乡邮政业务收入450万元,完成汇票业务100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7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铁厂乡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115人,学前班7个,在班幼儿274人,共有专任教师39人;小学11所,在校生2523人,专任教师219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370人,专任教师112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教育经费达0.18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0.11亿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0.072亿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0.07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5%、2.5%、2.5%。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50.2%,比上年提高了5个百分点。
科技事业
2011年末,铁厂乡有各类科技人才8268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5人,经营管理人才3人,技能人才510人,农村实用人才7750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铁厂乡有文化广播电视站1个,建筑面积450平方米,藏书3500册;年放映8场次,观众3000多人;农家书屋11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2人,占全乡社会从业人员的2%。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铁厂乡有卫生院1所;病床23张。专业卫生人员32人,其中注册护士4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1.1人、执业(助理)医师1人、注册护士0.1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5680人次,住院手术350台次,出院病人650人次,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0,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70.8%,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25999人,参合率94.91%;孕产妇死亡率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0.2‰、0.1‰、0.2‰。
社会保障
2011年,铁厂乡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90户,人数214人,支出41.73万元,比上年增长21.1%,月人均163.5元,比上年增长6%;城市医疗救助73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49人次,共支出1.96万元,比上年增长3%,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135户,人数6958人,支出634.56万元,比上年增长28.4%;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71人,支出20.52万元;农村医疗救助413人次,支出43.84万元。自然灾害受灾人口302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750亩,直接经济损失230万元,救灾支出45万元,比上年增长12%。
2011年,铁厂乡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68人,安置义务兵1人,抚恤事业费支出60.42万元,比上年减少31.1%。新增就业人员3人,有25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3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9648人(次),全年劳务经济总收入8683.2万元,劳务经济纯收入5469.9万元。组织1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三支一扶”的工作。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26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89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8424人,参保率98%,其中60岁以上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818人;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2人,参保率98%。
基础设施
2011年末,铁厂乡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28千米,投递点12个,全年投递国内函件400件,征订报纸1万份,期刊300册。电信服务网点1个;固定电话用户349户,比上年增加12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33%,比上年提高2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8200户,比上年增加19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为83%;光缆线路总长10千米,主干电缆8对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365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300个,宽带接入用户265户,比上年增加67户。
交通运输
2011年末,铁厂乡已形成由公路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客运总量13.8万人次,货运总量41.4万吨。公路通车里程1210千米,277个村通车,有客运车辆4辆,农村客运54辆,货运汽车15辆。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铁厂乡清光绪年间,因团山堡人骆施祺在此炼铁而得名。
民风民俗
铁厂乡各少数民族的主要节日有瑶族传统节日“盘王节”、苗族传统节日“花山节”。
地方特产
铁厂乡名优特农产品有草果;绿色环保农产品有草果。
参考资料
2020铁厂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2 22:38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地理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