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鼎(1896~1989),字铸九,号淡人。
江苏青浦(今属
上海市)人。幼于学塾习丹青,后入新学堂。业满,执教
鹤溪小学。
民国6年(1917年),入上海美专,毕业后留任教职。民国11年起,历任国立女师大、北平中华美术学院、辽宁美专、北平
国立艺术学院等校讲师、教授。画宗西法兼纳中法,融合西画色彩性与国画水墨性,风格独特。擅长风景、
花卉,尤善绘松。出版有《钱鼎国画》《钱鼎铅笔速写》等画集。
民国23年南归,任上海新华艺专教授。民国25年参加默社。与关良等共组九人画会,朝夕切磋,画艺日进。民国27年,立铸九画室于寓所环龙路(今南昌路)103弄3号,潜心美术研究。抗战胜利后,任
北平临时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民国36年回居
上海,寓
陕西南路271弄63号。1954年,任中央
戏曲学院华东分院教授。1962年,被聘为市文史馆馆员。
1927年秋,
天津《北洋画报》以《本埠空前美术展览》为题,爆料了著名西画家钱鼎将来天津举行美术展览的消息。 全文如下:“著名西画家前北京国立艺专教授钱铸九(名鼎)发愿周游全国,随地写生,鬻画履行,现已抵津,兹由北画介绍,将于双十节前在大华饭店举行展览,计有画百余幅云。” 钱铸九,何许人也?小编
百度了一下,答案如下:钱铸九,名钱鼎,生卒年代1896——1989年,铸九是他的字,号淡人。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幼于学塾习丹青,后入新学堂。业满,执教鹤溪小学。民国6年(1917年)。出版有《钱鼎国画》《钱鼎铅笔速写》等画集。 总而言之,他是一位学有所成的画家。那么是什么风将他吹到天津来了呢?是民国年间民众艺术欣赏水平提高这股时尚东风,将这位艺界高人吹到了当时华北工商业中心的天津。辛亥革命后,随着官方民间对西学宣传的不断深入,西方的艺术形式,包括油画、素描等对中国人的生活产生了影响。中国不仅有了一些本土的西画高手,如钱铸九,也有了大量懂得欣赏西画、喜爱西画的兴趣高雅的人。观看画展,进入中国人娱乐时尚的一个组成部分。 天津大华饭店是当年天津颇有影响的西餐馆,为提高品位,经常专辟区域,承办一些展览,包括画展。鉴于光顾大华的多是一些高官富贾,为了将画卖个好价钱,实现艺术的功利价值,画家们也乐意将自己的画挂在大华饭店中。在这样的背景下,1927年秋,钱铸九来到天津,并在友人的帮助下,在大华饭店举办了画展。饭店的食客在酒足饭饱之后,也享受了高贵艺术带来的心灵娱悦。 应该说,在普及展览这种现代文明时尚的过程中,也有大华饭店的一份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