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铜币的称谓。见于《韩非子》等书。称铜币为钱始于春秋末。战国文献中也经常提到钱币﹐而且名称各异﹐如《荀子》称“刀布”﹐《管子》称“钱币”﹑“刀币”﹑“布泉”等﹐
云梦秦律则称货币为“金钱”。
钱本为铲形农具之名。有人以为古时曾用铲为交换媒介,称铸币为钱当与此有关。布和币的本意是指麻布或绢帛。古代用布帛为交换媒介,布和钱有一定的比价。有人以为布和农具之“ ? ”音相近, 故铲形铜币名为布币 ,但此说不确。从秦简来看,在铜币取代麻布之后,人们仍惯于把铜币称为布。
以往的布帛﹑海贝等物﹐只是一般的等价物﹐虽在交换中起到货币的作用﹐还不算是真正的货币。春秋末到战国初﹐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简单的商品生产﹐海贝等物已不能适应新的
需要﹐金属铸币遂应运而生。铸币以青铜为原料﹐由国家发行﹐有一定的形状﹑重量或面值。《国语.周语》说周景王二十一年(前524)曾铸大钱﹐这是现存古籍中有关铸钱的最早记载。约从这时到战国初﹐铜币大量出现﹐各国所用之钱﹐也形状不一。
春秋末到战国初,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出现了
简单的商品生产,海贝等物已不能适应新的
需要,金属铸币遂应运而生 。铸币以青 铜为原料 ,由国家发行 ,有一定的形状、重量或面值。但各国所用之钱,形状不一。在晋、周一带通行铲形币 ,后人称之为布 。铲柄有銎 , 即所谓空首布。布上或有标记性的单字或地名。稍后,空首布又为不带銎的平首布所取代。平首布的两足有尖足、方足、圆足之分,其使用时间长,通行地区也较空首布广泛,三晋的平首布往往分成大小三品或两品。战国晚期,有的布上的面值为一两或十二铢,十二铢即半两,秦汉用半两,即由此而来。齐和燕的钱币以刀币为主。约和平首布同时或略晚,在三晋和周又出现了圆 钱 ,其孔为圆形 。齐和燕 也有 圆 钱 ,但皆为方孔。楚除用铜布外,还铸造过贝形的铜币,俗称蚁鼻钱,上面有一字或几字。其流通范围多在楚的东部。
齐和燕的钱币以刀币为主。齐刀上有“齐法化”(近人或释“齐大刀”)﹑“
安阳之法化”﹑“节墨墨法化”等文记。燕国的刀上有一“明”字﹐俗称为明刀。赵可能受燕﹑齐影响﹐除用布外﹐也铸造一部分刀币﹐刀上有邯郸﹑白人等地名。
约和平首布同时或略晚﹐在三晋和周又出现了圆钱﹐其孔为圆形。钱上有“垣”﹑“共”﹑“蔺”﹑“离石”﹑“东周”等地名。齐和燕也有圆钱﹐但皆为方孔。齐圆钱上有“賹六化”﹑“賹化”等文记。燕钱上有“明刀”﹑“一刀”等文记。两国之圆钱都分大小几品﹐铸造量较大﹐故传世遗物比三晋多。秦在战国晚期也发行过方孔圆钱﹐上有“两甾”﹑“半两”﹑“文信”等文记。楚除用铜布外﹐还铸造过贝形的铜币﹐俗称蚁鼻钱﹐上面有一字或几字。这种钱多出土于今河南﹑安徽﹑山东﹑江苏等地﹐可知其流通范围多在楚的东部。
地下出土的黄金货币以楚为最多。楚的金币一般制作成锭形版块,上面打上郢爰(近人或释为爯)、陈爰之类的戳记。还有的作成圆形金饼,使用金饼者除楚外,应还有三晋等国。这两种金币在使用时,都可切割成不同大小的块,它和具有固定重量、形态的铜铸币不同,是一种
称量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