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宝钧(1907年5月4日-1996年6月26日),江苏无锡人,纤维化学家、教育家,中国化纤工业和高分子科学的开拓者,中国化学纤维学科奠基人;曾任
华东纺织工学院院长、名誉院长,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上海市人大代表,
中国纺织大学名誉校长、校友会名誉会长等职。
人物生平
1907年5月4日,钱宝钧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县西乡新渎桥镇。1924年,毕业于私立无锡中学(现
无锡市第三高级中学),考入南京私立金陵大学理学院,攻读工业化学。
1929年,毕业后留校任,担任金陵大学物理系助教、讲师,担任电学、光学等实验和讲课工作。
1935年,钱宝钧考取了第三届英庚款公费留学生,进入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学院纺织化学系学习。他原拟学习人造丝制造工艺技术,受条件限制,他只能在当时的实验条件下从事纤维结构的基础研究工作。
1937年夏,钱宝钧完成了硕士学位论文并获得理工硕士学位。后又到瑞典博福斯的诺贝尔火药厂实习化工技术。
1938年,到爱沙尼亚的塔林,在几家小型棉、毛纺织厂实习。在这期间钱宝钧的学习生活十分艰辛,但也学到了一些纺织知识,为他以后开展纺织研究工作初步奠定了基础。1938年末,钱宝钧回国到成都,先在成都金陵大学任化工系教授、系主任。
1940年,去四川金堂铭贤农工专科学校任教并任化工科主任。成都附近木材资源丰富,他开始进行木材干馏的研究工作,并研制出了小批量的醋酸钠、醋酸、乙酸乙酯等化学产品。
1942年,钱宝钧重返成都金陵大学任教,同时通过向友人集资的办法,筹集资金,办起了一家木材干馏试验工厂,一直维持至抗日战争胜利。
1946年,钱宝钧在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创办的公益纺织研究所任研究员,主持研究工作。
1947年,任上海
交通大学纺织系兼职教授(-1949年)。
1951年,教育部和纺织工业部在上海成立了华东纺织工学院,钱宝钧应聘担任了华东纺织工学院副院长兼教务长和纺织化学系系主任。
1954年,和
方柏容教授共同倡议,在华东纺织工学院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化学纤维专业。
1960年,主持筹建化纤研究室,后扩大为化纤研究所。
1978年,出席全国科学大会并获得奖状。
1979年,钱宝钧被任命为华东纺织工学院院长。
1984年,他年事已高,退居二线,担任了华东纺织工学院(1985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大学,现
东华大学)名誉院(校)长。
1996年3月,钱宝钧被收入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工程技术篇-纺织卷1》。同年6月26日,钱宝钧因病医治无效,于上海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0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钱宝钧在化学纤维科学技术方面的贡献主要有:①棉绒浆吸铁机理的研究;②超超强粘胶帘子线成形工艺的研究;③化学纤维结构性质的研究。20世纪30年代和50年代分别测定染色纤维取向度和纤维素纤维侧序分布,70年代研制成功多功能纤维热机械分析仪。
1946年,钱宝钧在上海申新纺织公司期间,从事苎麻脱胶新工艺的研究和纤维素织物的化学抗皱处理,探索大豆蛋白质纤维的成形条件,并整理了他在英国留学时所做的X—光衍射数据写成论文发表在美国《纺织研究杂志》上。此外,他还为各厂生产中发生的一些疑难杂症安装调试了一整套进口纺织仪器设备,并被一家纺织试验仪器厂翻制向全国各地推广。
1979年至1987年,钱宝钧先后撰写了20余篇论文,在国内外有关的学术期刊上发表,有些还在北京中美双边高分子讨论会、奥地利唐平第23届国际化学纤维会议和在美国阿克隆、加拿大蒙特里尔、德国斯图加特等地召开的第一、二、三届国际聚合物加工会议上作了报告。论文中包括《溶胀纤维的热分析——一种研究纤维超分子结构的方法》、《热定型聚酯纤维内应力与晶格变形的关系》、《涤纶高速纺丝成形过程的实验研究》、《纤维多功能热机械分析仪》、《聚丙烯腈纤维的干湿法成形机理和特征》和《纤维素纤维的溶胀行为与结构的关系》等。撰有论文《纤维的热分析》、《聚丙烯腈干喷温纺的机理和特征》、《大分子缠结研究》、《新型纤维热机械分析仪》等多篇。还担任《辞海》纺织分科主编、《纺织词典》主编。
人才培养
1954年上半年,钱宝钧与方柏容教授一起联名上书纺织工业部,建议在华东纺织工学院设置化学纤维专业,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的化学纤维工业培养人才。纺织工业部很快就批准了他们的建议,于是,学校于当年夏季即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化学纤维专业,并招收了首批学生。该院化纤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国家对化纤工业建设人才的迫切需求,为了进一步培养化纤工业的高层次人才,钱宝钧又于1959年开始,招收了首批化纤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他自己亲自任导师工作。
1960年,他还亲自筹建了华东纺织工学院化纤研究室,成为中国最早成立的化纤科学研究基地之一。1978年,华东纺织工学院化纤研究室扩建为化纤研究所。钱宝钧在几十年的工作中,不仅以其自己的科研工作作风推动了全校科研工作的发展,而且还亲自领导了一个专题科研室,亲自参加计划的制订,在结合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进一步在实践中培养了大批人才。
1984年,华东纺织工学院建立中国国内第一个化纤专业博士点,钱宝钧作为导师,招收第一批博士生。
科教经历
钱宝钧 中国化纤工业、纤维高分子科学的开拓者
钱宝钧(1907—1996),江苏无锡人,民盟盟员。中国化纤工业、纤维高分子科学的开拓者。曾任华东纺织工学院院长,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民盟中央委员,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上海市人大代表等职。曾荣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首届中国工程科技奖、全国科技大会奖状等荣誉奖项。
1924年,他考入南京金陵大学,攻读工业化学。毕业后留校从事教学工作。1935年,钱宝钧考取第三届英庚款公费留学生,进入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学院纺织化学系,开始从事纤维科学技术的研究工作。
1938年末,他到成都担任金陵大学化工系教授、系主任。1946年,钱宝钧担任上海申新纺织公司创办的公益工商研究所研究员。在此期间,他从事苎麻脱胶新工艺和纤维素织物的化学抗皱处理研究。
新中国建立后,他积极投身于我国的纺织化纤工业建设与粘胶纤维的研究。上世纪五十年代,他成功研制出以棉绒浆作为粘胶纤维的新原料,这在我国历史上是首次。此外,他自行制造生产棉绒浆的设备,摸索出一套适合我国实际的生产粘胶纤维的工艺,1976年,又研制出我国自主创造的新型纤维热机械分析专用仪器,在国际上也是首创,大大推动了上海化纤工业的发展。
为了迅速发展我国的化纤工业,钱宝钧积极呼吁培养化纤人才,1954年,他上书纺织工业部,在他建议下,华东纺织工学院最早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化学纤维专业,1960年,他亲自筹建了华东纺织工学院化纤研究室,成为我国最早成立的化纤科学研究基地之一。
钱宝钧重言传,更重身教,自筹建东华大学开始,历任副院长、院长,培养了一大批博士生和硕士生,为我国纺织科研和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上海市市长徐匡迪曾为钱宝钧题词“五爱精神,光照千秋”。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钱宝钧有两子一女在美国,子女们特意在国外安置了一幢别墅,并准备为父亲办理医疗保险。但是,钱宝钧热爱自己的故土,不愿离开祖国的怀抱,继续在教育和科研的百花园地中辛勤耕耘。
人物评价
钱宝钧是中国化纤工业、纤维高分子科学的开拓者之一,中国化学纤维专业教育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化学纤维成形工艺理论和纤维结构性能研究等方面取得成果,其中大分子缠结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中国纤维科学和纺织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学识渊博而治学严谨,诲人不倦而提携后学,为国家在化纤科技界和工业界培养了大批英才,桃李逾九州。他淡泊名利、务实求真,热爱事业和生活。(东华大学评)
后世纪念
2015年9月7日,东华大学以钱宝钧为原型、历时一年多的剧本创作和编排的原创话剧《钱宝钧》在该校松江校区首演,9月8日在上海戏剧学院进行全市公演,该剧艺术再现了钱宝钧“胸怀家国、献身科研、淡泊名利、培育后学”的感人人生,和以钱宝钧为代表的一代大师“不为一己求安乐,愿作别人嫁衣裳”的高尚师德师风。
2016年6月,东华大学设立“钱宝钧讲座”,旨在进一步拓展师生学术视野,活跃校园学术氛围,搭建师生与学术大师的交流平台,提升学校影响力,为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创造有利条件。
2019年6月,“钱宝钧纪念馆暨钱宝钧纤维材料奖”网站完成建设,在线开通。该网站旨在更好传播我国化学纤维学科奠基人,著名纤维科学家、教育家,华东纺织工学院院长、中国纺织大学名誉校长钱宝钧先生(1907-1996)的文化精神传统,由
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牵头负责建设,得到了学校一流学科建设资金支持,集结了学校党委宣传部、学生处、发展联络处、档案馆、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等多方努力,自2018年6月至今历经一年初步建成。网站共包括“钱宝钧纤维材料奖”、“钱宝钧论坛”、“钱宝钧奖学金”“《钱宝钧》大师剧”四大品牌栏目以及“大师生平”“科学研究”“教书育人”“纪念传承”四大模块,全面呈现了钱宝钧先生为国育才、为社会服务的高尚情怀。
东华大学深入挖掘钱宝钧先生的科学精神与教育思想,以“一剧一讲二奖”(大师剧《钱宝钧》、钱宝钧论坛、钱宝钧纤维材料奖、钱宝钧奖学金)为载体打造文化育人体系,传承与创新钱宝钧先生践行一生的“五爱精神”。通过网站,可以充分呈现新中国的大学发展过程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教育资源,体现校史校情中的教育新内涵,如以大师剧《钱宝钧》等为载体,全面呈现钱宝钧先生的报国梦想、教育理念、科学精神、人文情怀,成为学校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方法。创新性地打造以国内外学术名家传承科学精神和学术思想的“钱宝钧论坛”、以促进世界范围内纤维材料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激发领军人才和青年才俊积极性的“钱宝钧纤维材料奖”、鼓励具有“情、志、行”学生的“钱宝钧奖学金”。首届纤维奖颁给荷兰、瑞士和中国四位科学家。截至2019年6月,奖学金累计资助了130余位“三有”学生、论坛讲座听众愈1500名学生,大师剧已经成为入学第一课、覆盖全体师生,累计观众1.6万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