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汉语
常用字(一级字),最早见于战国文字。本义为农田农具名,指类似铁锹一类的农具,读为jiǎn。在现代汉语中,“钱”专指货币;当“钱”用为指称货币、费用、量词、姓氏时,均读为qián。
字源演变
钱,形声字。《说文》:“钱,铫也。古田器。从金,戋声。《诗》曰:“庤乃钱镈。”段玉裁注:“古田器者,古谓之钱,今则但谓之铫,谓之臿,不谓之钱,而钱以为货泉之名。”《说文》:“铫,田器。” 《诗·周颂·臣工》:“命我众人,庤乃钱镈。”孔颖达疏:“铫,刈物之器也。”钱本义为农田农具名,指类似铁锹一类的农具,读为jiǎn。该字左边为“金(钅)”,说明最初的“钱”与金属有关;右边为“戋”,表示字音,同时“戋”字与“残”通用,有小的意思,这里是说铁铲可以使土变成小块。
在现代汉语中,“钱”专指货币。当“钱”用为指称货币费用量词、姓氏时,均读为qián。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钱,铫也。古田器。从金戋声。《诗》曰:“庤乃钱鎛。”又,昨先切。
说文解字注
钱,铫也。古者田器。
诗毛传云尒。见上文铫字下。云古田器者、古谓之钱。今则但谓之铫、谓之臿。不谓之钱。而钱以为货泉之名。
从金。戋声。诗曰。庤乃钱鎛。
周颂臣工文。卽浅切。十四部。一曰货也。大徐无此四字。按贝部下曰。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檀弓注曰。古者谓钱曰泉布。周礼泉府注、郑司农云。故书泉或作钱。外府注云。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取名於水泉。其流行无不遍。周语。景王二十一年。将铸大钱。韦曰。古曰泉。後转曰钱。玉裁谓秦汉乃叚借钱为泉。周礼、国语早有钱字。是其来已久。钱行而泉废矣。
昨先切。
或曰此不当有一曰货也四字。贝下当云至秦废贝行泉。王莽时钱文尙曰大泉五十、曰货泉。
康熙字典
《唐韵》昨先切。《集韵》财仙切。《正韵》才先切。𠀤音前。《玉篇》:财也。《集韵》:货泉也。其藏曰泉,其行曰布。取其流行无不徧也。《正字通》:冶铜为钱,易货也。古之为市,所有易所无,布币金刀龟贝之法穷,钱始行。周制以商通货,太公望立九府圜法,钱外圆而内孔方,轻重以铢。圜者为均通也。九府者,掌财帛之官也。历代便之。周景王铸大钱,曰宝货,肉好有轮郭,以劝农赡不足,百姓蒙其利。钱形似璧,故亦称肉好。或谓肉为边,不知钱边曰郭,肉在边之中也。汉以後,大小轻重不一,名称各殊,国家攺元必更钱,以年号为文,轮郭如旧。纪钱制者,唐张台封演有泉谱,陶岳有货泉录,宋洪遵有泉志,马端临有钱币考,彼此异同,本注不具载。
又与泉同。《史记·天官书》:下有积钱,金宝之上皆有气,不可不察。注:钱古作泉字。
又《朝野佥载》:张鷟号靑钱学士,谓万选万中也。
又县名。《前汉·地理志》:会稽郡钱唐县。注:武林山,武林水所出。
又《後汉·梁冀传》:意钱之戏。《何承天·纂文》:一曰诡亿,一曰射意,一曰射数,一曰持掩,卽今摊钱也。《潜夫论》:或以游博持掩为事。注:博,博六也。掩,意钱也。《欧阳修词》堂上簸钱堂下走。
又马饰。《古乐府》铁㚇金面靑连钱。庾信《杨柳歌》:连钱障泥渡水骑。《晋书·王济传》:作连乾。
又绿钱,苔别名。沈约诗:賔阶绿钱满,客位紫苔生。
又岑参诗:楡荚小於钱。张籍诗:莲叶出水大如钱。
又连钱,䳭鴒别名。《广韵》:颈有钱文。一名钱母。
又姓。晋有历阳太守钱凤。
又《唐韵》卽浅切。《集韵》《韵会》子浅切。《正韵》子践切。𠀤音翦。《说文》:铫也。古田器。《诗·周颂》:庤乃钱镈。传:钱,铫也。
又《集韵》:在演切,音践。义同。
又《字汇补》:古与盏通。酒器也。《续钟鼎铭》:有雀钱。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韵书集成
上中古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