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兆云,1969年出生于福建省武平县,中国作协会员,福建省作协副主席,福建省传记文学学会创会会长,福建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秘书长,福建省高校思政理论课特聘教授,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副主任、《
福建党史月刊》主编。
人物经历
2001年9月至2004年7月就读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福建)汉语言文学中文本科,
1990年9月起,在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现为省委党史方志办)工作。期间曾下基层锻炼两年,任《福建党史月刊》编辑、主任科员、
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馆长助理。
2004年后历任二处副处长、三处处长、四处处长、宣教处处长兼《福建党史月刊》主编。
1993年加入中国作协福建分会,1999年加入中国作协,2008年入
鲁迅文学院脱产就读,2018年当选福建省作协副主席。期间当选过全国第五届青创会代表、全国第八次作家代表大会代表、全国第九次作家代表大会代表、全国第十次作家代表大会代表。出席过第五届全国青创会、第八和第九届全国作家代表大会。
2024年11月,当选新一届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
个人生活
15岁开始写作,著作总字数超过1700万。
主要著作
迄今已出版《刘亚楼上将》《叶飞传》《邓子恢》《一生求真——江一真传》《项南画传》《商道和人道——塜本幸司传》《贺敏学的风雨人生》《父子侨领》《辜鸿铭全传》《我的国籍我的血》《海的那头是中国》等40余部著作。
出版图书
参考资料
人物评价
何东平(《光明日报》原总编辑、韬奋奖等获得者):钟兆云是一位有崇高情怀的作家,他的作品不仅数量可观,质量上也令人称羡,读后回味不已,久久难忘。这样的作家很值得看重。
张广敏(福建省人大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钟兆云笔下的人物真实可信,书中的情节张弛有度,纸上的文字简约朴素,既有通讯的可信度,又有散文的可读性,既有史学的厚度,又有文学的诗意。作为红色文化、红色基因的守望者和传播者,钟兆云无疑是出众与出色的。四十余部著作、一千七百余万字,证明了他勤奋的天性;得到受访者与读者的双重欢迎,证明他独特的视角。期待他继续推出黄钟大吕,为时代树碑立传。
张明俊(原福建省人大副主任):钟兆云擅长在特定年代里描摹主人公的一颦一笑一悲一哭,带领人们了解他们鲜明的个性特征以及造就这些的背后主谋;历史大背景,却并不任由文字打开悲伤的河流,在感染读者时,总开启阳光的天窗,给人们的心田灌进正能量。冷板凳还是那个冷板凳,他却从青丝熬成了白发,希望未来他能在文学之路上越行越远,铿锵有力。
黄兴涛(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教授):钟兆云寄情志于豪杰,探真相于历史,文史交融,政学两通,细节生动,背景用宏,勇于评析,善于描摹,惠泽今人,传诸后世。
冢本幸司(日本国东海租赁株式会社社长,福建省荣誉公民,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当年,听说钟兆云先生是中国非常优秀的传记作家,被海选出来为我写传。他两次来日本采访,马不停蹄天南地北收集资料,有时连吃饭也要抛出几个问题来,特别注重细节。他充沛的精力和执著的精神,让我和家人都很受感动。钟兆云先生的谦虚务实勤勉,让我看到了非常好的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很感谢钟兆云先生精心为我创作了传记,那是我八十岁生日时,中国福建送给我的最弥足珍贵的礼物。唯一一位和我有过通宵达旦一起工作的中国作家。
陈章汉(福建省作协副主席,耕读书院院长):有一个坚志后生,竟然三十年如一日地,匍匐于书堆里讨生活。让人匪夷所思的是,他所“讨”的多是纪实的大部头,不是读,而是写。每部大都在三五十万字之间,最长的竟突破百万字,无异于大小砖头。其内容更让人一惊一乍,有写百战将星的,写红色御医的,写外交大家的,写商道人道的,主人公尽是些重量级人物,个个写得见性见情、有血有肉;《国之大殇》《落日》一类重大题材的长篇报告文学,竟也写得纵横捭阖、荡气回肠;而今转型创作的长篇小说“客乡三部曲”,也已博得一片叫好。
余世存(诗人、学者):“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在兆云先生身上我看到了这种精神。兆云先生在传记的田野上,耕耘了三十年,有了今天的辉煌成就,可喜可贺。众所周知,纪传人物是难的,让人物在笔下活起来,发潜德之幽光,让前贤的人生加持当下,使贪者廉、懦者立、怯者勇,移风易俗,功用可谓大哉,兆云先生浸淫其中,一定有非常的体验。希望兆云先生能够一直坚守下去,出更多的精品力作。
谢有顺(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好的诗歌,后面总是站着一个人。钟兆云以诗述梦、以诗安心,他的诗,有着大地般的质朴,也洋溢着那个年代独有的青春气息。那个站在诗歌背后的他,如此真实,又如此旷达。
傅翔(福建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一级创作):当我贪婪地读完钟兆云与其胞姐钟巧云联袂创作的长篇小说《客乡风月》最后一个字时,心中不觉怅然若失,久久无法平静。我急切地想要向同行宣告:这是一部多么优秀与难得的长篇小说,它的出现,注定要掀起福建长篇小说创作的新高潮。这绝对是一个里程碑,无论对于福建的小说创作,还是对于中国农村题材的小说创作而言,它的存在,都具有标竿性的意义。
解放军出版社原副总编、国务院津贴专家董保存:作家中的劳动模范。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书记、副主任张广敏:作为红色文化、红色基因的守望者和传播者,他无疑是出众与出色的。
开国副总理邓子恢之子、中国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邓淮生:不愧是红色文化的守土者和宣传者。
万里委员长长子万伯翱:成为中国
传记文学界的一个榜样……如此精神着实感人。
老作家李治莹:闽人写闽人的典范。谦恭地学学他,学他的厚道实在的人品、严谨求实的文风,真正为文化的繁荣添砖加瓦。
所获荣誉
曾获首届中国人民解放军图书奖、首届华侨文学奖、中国传记文学奖、福建省政府社科奖等30余项大奖。根据他的长篇人物传记改编的电视连续剧在央视播出。
福建省直十大杰出青年。福建省优秀青年社会科学专家(提名奖)。
福建省传记文学学会荣誉会长。
2018年12月,凭借其长篇传记作品《
首任空军司令刘亚楼》获得第五届中国传记文学奖。
曾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
福建省党史系统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