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尾绿鸠
鸠鸽科绿鸠属鸟类
针尾绿鸠(学名:Treron apicauda)为鸽形目鸠鸽科绿鸠属的中型鸟类,体长31-41厘米,体重180-257克。雄鸟的头部、颈部为淡黄草绿色,后颈和上背为橄榄绿色而沾灰色,形成一条带状。其余上体、翅膀上有二道明显的乳黄色斑。留鸟,栖息于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常组成小群活动于高大的树上,多在树丛之间飞跃,或者站立在树枝上鸣叫,巢呈平台状,由枯枝构成,较为简陋。每窝产卵通常为2枚。分布于中国、印度北部、缅甸、泰国、老挝、越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
形态特征
针尾绿鸠为中型鸟类,雄鸟的头部、颈部为淡黄草绿色,后颈和上背为橄榄绿色而沾灰色,形成一条带状。其余上体、翅膀上有二道明显的乳黄色斑。腰和尾上覆羽的颜色较淡,并缀有亮黄色。尾羽与其他绿鸠类的差异十分明显,为暗葡萄灰色或珠灰色,中央一对尾羽特别延长而尖,末端沾绿色,其余尾羽的基部为黑色,尖端具有窄的绿色羽缘。下体为淡绿黄色,胸部沾有粉红橙色。尾下覆羽为桂红色,两侧外具宽的淡棕白色羽缘。两胁和覆腿羽为暗绿色而杂以淡棕白色。
雌鸟的羽色与雄鸟相似,但体色较暗,胸部没有橙色,尾羽较短,尾下覆羽为淡桂红色,外翈几乎全部为白色,仅有羽干处为灰黑色。幼鸟和雌鸟相似。
虹膜的内圈为浅蓝色,外圈为红色。眼睛的周围为淡紫蓝色。嘴为蓝绿色。脚红色。
大小量度:体重♂182-220克,♀180-240克;体长♂352-405毫米,♀310-380毫米;嘴峰♂19-22毫米,♀18-21毫米;翅♂158-173毫米,♀157-167毫米;尾♂173-236毫米,♀158-186毫米;跗蹠♂21-25毫米,♀21-24毫米。(注:雄性—♂;雌性—♀)
近种区别
栖息环境
栖息于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山地丘陵带阴暗潮湿的原始森林常绿阔叶林和次生林中。
生活习性
针尾绿鸠为留鸟,常组成小群活动于高大的树上,多在树丛之间飞跃,或者站立在树枝上鸣叫,声音大多为富有变化的口哨声,富有音韵,十分悦耳动听。飞行快速而直。大多在早晚活动,喜欢栖息于枯立树枝的顶上。由于嗜食榕树的果实,所以经常出现在果树林中,特别是榕树林中。主要以榕树和其他植物的果实为食。
叫声:二重唱。一鸟发出轻柔的cuc-coo声,第二鸟接以较高音的huu,重复且越来越快。也发出低吟。
分布范围
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印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缅甸尼泊尔、泰国、越南。
中国分布于广西、四川木里、云南贡山、潞西耿马西双版纳等地。
亚种分化
针尾绿鸠指名亚种(学名:Treron apicauda apicauda)。分布于喜马拉雅山麓,从印度库毛恩到阿萨姆邦东部和中国西南(四川南部、西北及云南南部)和缅甸南部(丹那沙林)。
针尾绿鸠滇南亚种(学名:Treron apicauda laotinus)。分布于老挝和越南北部的山区,以及中国的云南等地。
针尾绿鸠中南半岛亚种(学名:Treron apicauda lowei)。分布于中南半岛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
繁殖方式
繁殖期为5-8月。雄鸟和雌鸟在3-4月间即有相互追逐的行为。雄鸟的求偶行为有点头、挺胸、张翅、展尾和围绕雌鸟跳来跳去,并发出‘咕咕’声和不时佯作在地面啄食状。营巢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大多筑巢于开阔地或河岸边的乔木树上。巢呈平台状,仅用少量枯枝堆集而成,较为简陋。每窝产卵通常为2枚。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二级生效年代: 1989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参考资料
Treron apicauda.The IUCN Red List.2013-02
针尾绿鸠分布图.DTSCOVER LIFE.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28 08:28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