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
麻醉疗法,又称“针刺经络穴位麻醉疗法”,简称“针麻疗法”。它是根据经络理论,按手术要求循经取穴,辩证运用针刺手法的一种麻醉方法,具有手术时病人完全清醒,术中生理扰乱少,术后机体康复快等特点。这一疗法是继承和发展中医学所取得的一项新成就,也为应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经络理论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禁忌症
对某些病灶复杂,粘连较多,或需广泛探查的病例,尤对某些难度较高的腹腔手术,针麻效果尚不稳定,应注意慎用。
注意事项
1.针刺操作时,不论手法运针或电针,均以患者能耐受的中强感应为宜,切勿过强,以免影响效果。
2.针麻手术时,患者处于清醒状态,要求手术者一刀一剪、一针一结,做到稳、准、轻、快,避免重复操作。
3.针刺麻醉对某些病例或某些手术环节,尚存在镇痛不全、肌肉紧张、内脏牵拉反应等,故需准备术中辅助用药。用药既要掌握时机,又要控制剂量,防止产生副作用。
简介
针刺麻醉疗法,是一种在
外科手术中,采用
针灸进行麻醉的方法。被推许为“新生事物”、“文革成就”的传统中医治疗技术。
发展历史
该疗法创始于1958年,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喉科用以进行扁桃体摘除术取得满意效果(尹惠珠)。随后在陕西、湖北等省市推广应用,手术种类涉及临床各科达90余种,基本上是中小型手术——脑瘤摘除术、二尖瓣窄分离术、胃切除术、子宫切除术、脾切除术以及肾、
膀胱等手术。1965年12月国家科委秘密颁发了关于“针刺经络穴位麻醉应用于胸腔(肺)手术的临床研究成果报告”,报告上海第一结核病院与上海市针灸研究所用手针针麻临床施行肺切除手术186例,成功率95.5%。1966年2月国家科委和卫生部在上海召开针刺麻醉研究工作座谈会,制订了“针刺穴位麻醉研究工作二年规划纲要草案(1966~1968年)”。
1970年5月上海举办了第一期全国针刺麻醉学习班,进一步推进“针麻热”。当时全国有26个省、市、自治区的203个单位开展针刺麻醉,累计病例达57,156例。其中1966年6月后积累的有24,538例,为“文革”以前八年的5.8倍。手术种类接近100种,几乎遍及各科常见手术。1971年7月18日新华社首次向全世界正式报道了“中国医务工作者和科学工作者创造成功针刺麻醉”的消息:针麻技术突破了外科手术必须使用麻醉药物的旧框框,这种技术具有安全、简便、经济、有效的特点。累计病例40多万。并指出“从针刺治疗到针刺麻醉,是中国针灸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使历史悠久的中国医药学大放光彩。针刺麻醉的出现和发展,将推动人们进一步探索经络学说等中医基本理论的实质,同时对现代生理学、生物化学、解剖学等基本理论学科也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为此,同年《红旗》9期专门辟出“关于针刺麻醉理论原理的讨论”刊登了三篇文章。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首度访华时提出要求参观针刺麻醉手术,形成了至今仍风靡欧美的“针灸热”。1973年3月朝鲜针刺麻醉考察团参观访问南京医科大学。于是针刺麻醉被安排为接待外宾的常规节目。1976年中国邮政发行四枚一套“医疗卫生科学新成就”(T-12)邮票,“针刺麻醉”赫然列在第一位。汤沐黎创作的油画《针刺麻醉》被中国美术馆永久馆藏。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1979年)彩色科教片《针刺麻醉》广泛上映。连针灸跟着也沾了光:一曲红遍全国的花腔女高音独唱《千年铁树开了花》(千年铁树开了花,开了花,万年的枯藤发了芽,发了芽,如今咱聋哑人说了说了话……),针刺治聋哑的戏剧性奇迹更把人们的热情抬到了空前高度。
随着对“一根针,一把草”的神化,许多医院都恢复成立中医科,中医(药)师队伍扩大,并成为独立科室。选派人员外出进修中医;针刺麻醉工作达到高潮,并广泛应用于各科手术。穴位刺激的方法也发展到了激光麻醉、指压麻醉、头针麻醉、手针麻醉、面针麻醉、鼻针麻醉、耳针麻醉、体针麻醉、推拿麻醉及粗针麻醉等。1979年6月在北京召开了首届全国针灸、针刺麻醉学术讨论会,除国内代表六百余名,还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多位外国学者。大会交流论文共534篇,其中针麻临床及原理研究的论文约300余篇,占一半以上。到1979年全国针刺麻醉手术总例数跃增至200万例。但也有研究者指出,由于缺乏政策上的平衡性,过分强调中医传统医术的偏向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他分支和整个医学的全面、稳定、健康发展。
1980年代以后,针刺麻醉下甲状腺手术、前颅窝(颅脑)手术、下颈椎前路手术、拨牙术、剖腹产术,陆续通过鉴定。针刺原理研究从形态、生理、生化、心理等多学科充分证明,从外周到大脑皮层由多途径、多水平,神经与体液等综合性因素作用是针刺麻醉的形成机理。
从1971年~1992年的12年内,有关针刺麻醉临床应用和原理研究的论文已超过3000篇。1976年创办了专门报道针刺麻醉研究的学术性刊物——《针刺麻醉》(季刊,1980年改名为《针刺研究》)。1985年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把《针刺研究》发表的文章正式纳入他们编辑出版的《医学索引(IndexMedicus)》,使中国针刺麻醉和针灸学的研究成果更广泛地传播到世界各国。
现状
本疗法创始于1958年,上海、西安的有关医疗单位用以进行扁桃体摘除术取得满意效果。以后,迅速在全国半数以上的省市引起强烈反响。至1959年底,有上海、陕西、湖北、山西、河南、河北、江苏、湖南、江西、黑龙江、甘肃、广西等省市区推广应用,手术种类涉及临床各科达90余种,但基本上是中小型手术、脑瘤摘除术、二尖瓣窄分离术、胃切除术、子宫切除术、脾切除术以及肾、膀胱等手术。
随着针麻临床工作的深入,理论研究了渐趋活跃。人体痛阈的测定,中枢神经系统的电生理研究,针刺“得气”研究,生化指标测定及动物模型的制作,以及针麻手术时病人的心理变化等,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结果,也促进了针麻临床手术效果的提高。
30余年来,针麻经历了萌芽、奠基、形成、巩固四个重要时期,临床应用病种近100种,几乎遍及各种常见手术,应用病例超过200万例。更重要的是从理论上阐明了针刺麻醉的镇痛机理,说明针麻镇痛是有其物质基础的。这将对针灸学、麻醉学、手术学以及神经生理学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基本内容
术前准备
1.术前首先要了解病人的病情、病历、神经类型和思想情况,以确定针麻手术方案,然后充分估计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备采取相应的措施。
2.针麻手术时,病人完全处于清醒状态,术前需将针麻的特点、方法、过程和效果向病人作介绍,以消除顾虑,取得患者的密切配合。
3.术前,可在病人身上选穴试针,了解“得气”情况及对针刺的耐受力,以确定手术的刺激方法和刺激量。
选穴
选穴以易得气、无疼痛、不出血、病人体位舒适、术者操作方便为原则。取穴方法有体针、耳针、鼻针、面针等。现重点介绍体针和耳针的选穴方法。
1.体针选穴原则
选用十四经穴为主,采取以下三种选穴法,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使用。
(1)循经选穴:根据经络所过、主治所及理论,选取与切口部位、手术脏器联系密切的经络腧穴。
(2)邻近选穴:选用手术附近部位的腧穴。
(3)按神经学说选穴:一是用节段选穴,二是神经干分布选穴。
2.耳针选穴原则
选用耳穴,采取以下三种选穴方法,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合使用。
(1)按脏象学说选穴:如“肺主皮毛”,切口和缝皮时取肺穴;“肾主骨”,骨科或胸腔手术取肋骨可选肾穴;“肝开窍于目”,眼科手术可取肝穴等。
(2)按手术部位选穴:如胃切除术取胃穴;阑尾切除术取阑尾穴;心脏手术取心穴等。
(3)按照耳穴的神经支配和解剖生理学选穴:如腹腔内脏手术选口穴、耳迷根穴,因受迷走神经支配;选皮质下为常用穴,能提高镇痛效果和减轻内脏反射,是以生理作用为指导的。
操作方法
术前
在手术开始前,先对穴位进行一定时间的刺激,称为诱导,一般诱导的时间为20~30分钟左右。
诱导又可分为普遍诱导和重点诱导两种。普通诱导是对所有穴位按顺序进行刺激,时间稍长;重点诱导是对重点穴位进行刺激,在术前5分钟进行。
术中
手术过程中一般为轻刺激,对手术部位刺激小的穴位可暂停刺激,予以留针;对手术部位敏感的穴位可加强针刺感应。
术中针刺方法可采用手法运针,也可采用电针刺激。手法运针时,体针宜提插与捻转相结合;耳针只捻转,不提插。运针频率每分钟120~200次为宜,捻转幅度为90~360度之间,提插幅度在5~10毫米之间。要求始终处于“得气”状态。手法运针要求熟练、均匀、稳定。这是针麻的基本功。使用电针时,切口部位穴位以高频密波为主,远距离穴位以低频连续波为主,刺激量以病人能耐受的中等强度为宜。
辅助用药
针麻在术前或术中常需应用少量辅助药物以提高针麻效果,使病人在最安全和最有利的条件下进行手术。常用的有镇静、镇痛和抗胆碱等药物。
(1)术前用药:通常在术前1小时肌肉注射苯巴双妥钠0.1克,术前15~30分钟肌肉或静脉注射度冷丁50毫克。为减少呼吸道和消化道分泌物,可在术前30~60分钟皮下或肌肉注射阿托品0.5毫克或东莨菪碱0.3克。
(2)术中用药:术中可根据病人反应和手术情况,分别加用镇静、镇痛药、局麻药或肌肉松弛剂等。例如在切腹膜、结扎大血管或牵拉内脏之前,估计病人可能出现较强烈反应,可先用1%普鲁卡因作用局部浸润麻醉。术中用药要时机适当、剂量适当,以免失去病人的主动配合或发生意外。术中必须严密观察,一有意外情况发生,立即采取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