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金鸡奖(China's Golden Rooster Awards)是由
中国电影家协会和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的电影奖项,创办于1981年,是中国大陆电影界权威、专业的电影奖。与
香港电影金像奖、
台湾电影金马奖并称“
华语电影三大奖”。与
中国电影华表奖、
大众电影百花奖并称“
中国电影三大奖”。与大众电影百花奖合称“
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
奖项沿革
1980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在全中国落实,思想解放的主旋律响彻了华夏大地。为了进一步推动电影创作已经呈现出来的初步繁荣,全面提高电影艺术和技术的水准,设立由电影艺术家、电影评论家参与评选的专业性电影奖的意见,顺应时代的潮流不失时机地在电影界酝酿提出了。
1981年,在老一辈电影家们的热心倡导和直接参与下,中国电影金鸡奖正式创办。与《
大众电影》百花奖、电影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优秀影片奖鼎足而立,成为中国影坛三大奖之一。共设奖项23个,并规定必要时增设特别奖和荣誉奖。
1990年,增设“最佳导演处女作奖”。
1992年起,中国电影金鸡奖和
大众电影百花奖双奖颁奖活动改办为“
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
2001年,增设“最佳电视电影奖”。
2003年,增设“最佳表演新人奖”,次年开始未再颁发过。
2004年,取消“最佳合拍片奖”,合拍片开始有资格进行“最佳故事片”的角逐。同年增设“金鸡奖终身成就奖”。
2005年,根据
中宣部颁布的《全国性文艺新闻出版评奖管理办法》从第25届开始,金鸡奖改为隔年举办,即奇数年进行评选,偶数年颁发大众电影百花奖。金鸡奖和百花奖隔年轮流评选。同年,将
香港、
台湾电影人纳入金鸡奖的评选范围。
2011年,随着胶片电影和数字电影界限打破,而中小成本电影市场相对较小,从第28届金鸡奖开始,取消“最佳电视电影”奖项,增设“最佳中小成本电影”。
2013年8月,最佳编剧奖拆分为“最佳原创剧本”与“最佳改编剧本”两项奖。
2019年11月19日,
第28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开幕式在厦门闽南大戏院举行,开幕仪式上宣布,从2019年开始,金鸡奖每年评选一次,并连续五届在福建厦门举办。
2021年,中国电影金鸡奖首次设立“最佳外语片”奖。
奖项文化
奖项名称
金鸡奖评奖创始于中国农历鸡年(1981年),故定名为中国电影金鸡奖,以金鸡啼晓激励电影工作者为中国社会主义电影事业的兴旺发达而奋发努力。又因为安徽怀宁洪铺镇有“金鸡碑”。“金鸡碑”为戏神碑立于清雍正八年。是中国研究戏剧史的活化石,全国仅存两座。1984年7月,怀宁县文物普查中发现。“金鸡碑”位于洪镇乡学堂村。碑高1.1米,宽0.75米,白色石料刻成。碑的正文为“金鸡社令直之神位”,正文两侧冠“日”、“月”二字。上款“庚戌岁冬月吉旦众生祀奉”,下款为立碑人“本社”、“信官”、“信士”、“生员”杨文堂等25人姓名。碑边刻缠枝花纹,碑文楷书阴刻。
奖杯奖座
金鸡奖奖杯是以昂首啼鸣的金鸡雕像为模型进行倒模而成的。奖杯的重量在2公斤左右,高度则为35厘米,为铸铜镀金构造。因铜有着和金一样的承重感,所以会选择铜作为底料。铜质底座上,还专门有一块可以镶嵌卡片(镶金的金属卡)的地方,卡片上则刻上获奖电影的名字和获奖人的名字,所有奖项奖杯都是一样的。因金鸡奖有下“双黄蛋”的习惯,每次奖杯制作都会多制作3个以上的奖杯。
因2010年开始,获得金鸡奖提名者,都要有提名奖杯,因此奖杯又要多制作100个左右。但提名奖杯与金鸡奖杯不同,制作相对廉价,但也讲求做工。
自2019年第32届起,金鸡奖采用由中国美术馆馆长
吴为山设计的新奖杯样式,吴为山在解读奖杯时称其象征着“时代精神是昂扬的、创新的,永远大踏步前进的,也代表中国电影立于世界电影艺术之林”。屹立在厦门
海峡大剧院前的金鸡雕塑也采用同款设计样式。
奖项设置
评选规则
评奖范围
金鸡奖每两年评选一次(2019年开始金鸡奖每年评选一次),每届参加各片种评奖的影片以及参加各单项奖评奖的创作人员,一般以该评奖年度摄制的作品为限,并采取报名截止日期的办法。
申报的参评影片及单项,经主办单位组织有关专业人员进行初选后,方能取得参评资格。
评选委员
当届评委人选从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数据库中产生。报中国文联批准后,组成评选委员会。当届参评作品的署名人员不得担任当届评委。为保持金鸡奖的连续性,评委可以延续聘任,但连任不超过二届;担任过上届评委的人数一般不超过三分之一。主办单位负责人评委,一般不超过二人。评选委员会设主任一人(必要时可设副主任一至二人),主持评委会工作。组委会评奖办公室协助评委会处理评奖活动的日常工作。
评委必须是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
1、拍摄过五部故事片或其他片种十部以上,具有高级职称,且有作品在社会上引起较强烈反响的主要艺术创作者(与人合作须是第一署名者);
2、曾获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影金鸡奖、大众电影百花奖或国际公认的电影大奖中的最佳单项奖及最佳故事片奖中的主要艺术创作者及其它片种奖的编导;
3、在电影界享有较高威望、成就显著的评论家、事业家或教育家;
4、主办单位的负责人。
评选办法
由各电影制片单位推荐本单位参加各片种的评奖影片一至数部及各单项奖的创作人员(多人合作者可一并推荐,角色须由演员自己配音)。各单位推荐参评影片和人选时,须认真填写影片参评申报表和单项参评申报表。
评选委员会的评奖分为初评和终评两个阶段。
1、初评,评选委员会对取得参评资格的影片和人选在进行认真讨论后,通过无记名投票表决产生各奖项的“评委会提名名单”。
2、终评,由评选委员会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投票表决,根据投票结果产生各奖项的最佳获奖名单。
宗旨风格
评奖宗旨:学术、争鸣、民主。
评奖风格:六亲不认,只认作品;八面来风,自己掌舵;不抱成见,从善如流;充分协商,顾全大局。
历届回顾
历届百科
影片导演、男女主角
配角新人
港台相关
(以上只统计导演类、编剧类、表演类奖项,不统计技术类奖项,参考资料:)
奖项之最
影片奖项
编导奖项
表演奖项
技术奖项
(奖项之最参考资料来源)
奖项轶事
(参考资料来源)
奖项评析
金鸡奖评选的“学术、争鸣、民主”六字方针和“六亲不认,只认作品;八面来风,自己掌舵;不抱成见,从善如流;充分协商,顾全大局”三十二字原则,充分体现了艺术民主、学术至上的原则,是引领金鸡奖的发展方向。金鸡奖在电影界所具有的权威性和影响力,与六字方针和三十二字原则是分不开的。(
燕赵都市报评)
电影工业的发展,对电影类奖项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金鸡奖如何在电影发展中发挥好引领和推动作用呢。回顾金鸡奖的历史,就会发现,纵然中国电影在进步,中国观众在提升,但金鸡奖的核心内涵永远不会过时,而且越来越能够吸引更多主流观点向自己的评审标准靠拢。在中国老电影人看来,金鸡奖依然是中国电影情怀的归宿,也依然是能令电影人“闻鸡起舞”的所在。(
新华网评)
金鸡奖的评奖宗旨,可谓严谨精准充满自律。然而每年都有媒体的质疑声。严格意义上说,奖项空缺不能和评选严谨画等号,不能因为端不平“这碗水”而简单粗暴。一个权威奖项应具有鼓励优秀作品和引领创作的作用,一个真正权威自律的奖项更不能忽视作品的影响力和社会的公信力。希望金鸡奖能走稳步伐,而不被公众直言“无力吐槽”。(
光明日报评)
颁奖是为了鼓励创作,让电影节、电影奖成为电影市场、电影创作的指挥棒。但金鸡奖非但没有成为电影市场风向标,没有成为观众意见和拍片潮流的传感器,反而屡屡引起观众和媒体不满。中国电影奖项其实有“梯度”之分,简单而言,“华表”是电影政府奖,“金鸡”是电影专家奖,“百花”是电影观众奖。三大奖项明确了自己的定位,也就要体现其功能:政府奖谋划产业全局,艺术奖精抓专业和技术,观众奖评价市场和娱乐。然而,金鸡奖自身定位越来越模糊,没有独到的眼光见解,金鸡奖对创作的嘉奖也越来越滞后,如果电影评奖不能“实话实说”,获奖名单老唱“同一首歌”,那么这样的奖项最终会失去生命力。(
成都日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