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银忍冬
忍冬科忍冬属植物
金银忍冬(Lonicera maackii (Rupr.) Maxim.),忍冬科忍冬属多年生落叶灌木。茎干直径较大且挺直;幼枝、花苞、茎叶外面都有细毛;叶子是较硬且形状变化较大,通常为椭圆形和卵状披针形,叶子顶端渐尖,基部呈圆形;花芽较小且为圆形,总花梗比叶柄短;果实是暗红色的圆形。花期5-6月,果期8-10月。“金银”指的是花的颜色,初开为白,对应银,快凋谢时为黄,对应金,忍冬顾名思义耐寒,故名金银忍冬。
植物学史
“金银”指的是花的颜色,初开为白,对应银,快凋谢时为黄,对应金,忍冬顾名思义耐寒,故名金银忍冬。
形态特征
金银忍冬是落叶灌木,高达6米,茎干直径达10厘米;凡幼枝、叶两面脉上、叶柄、苞片、小苞片及萼檐外面都被短柔毛和微腺毛。冬芽小,卵圆形,有5-6对或更多鳞片。
纸质,形状变化较大,通常卵状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稀矩圆状披针形或倒卵状矩圆形,更少菱状矩圆形或圆卵形,长5-8厘米,顶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叶柄长2-5 (-8) 毫米。
芳香,生于幼枝叶腋,总花梗长1-2毫米,短于叶柄;苞片条形,有时条状倒披针形而呈叶状,长3-6毫米;小苞片多少连合成对,长为萼筒的1/2至几相等,顶端截形;相邻两萼筒分离,长约2毫米,无毛或疏生微腺毛,萼檐钟状,为萼筒长的2/3至相等,干膜质,萼齿宽三角形或披针形,不相等,顶尖,裂隙约达萼檐之半;花冠先白色后变黄色,长 (1-) 2厘米,外被短伏毛或无毛,唇形,筒长约为唇瓣的1/2,内被柔毛;雄蕊与花柱长约达花冠的2/3,花丝中部以下和花柱均有向上的柔毛。
果实暗红色,圆形,直径5-6毫米;种子具蜂窝状微小浅凹点。
花期5-6月,果熟期8-10月。
近种区别
生长环境
性喜强光,每天接受日光直射不宜少于4小时,稍耐旱,但在微潮偏干的环境中生长良好。金银木喜温暖的环境,亦较耐寒,在中国北方绝大多数地区可露地越冬。环境通风良好有助于植株的光合作用顺利进行。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东部,河北、山西南部、陕西、甘肃东南部、山东东部和西南部、江苏、安徽、浙江北部、河南、湖北、湖南西北部和西南部(新宁)、四川东北部、贵州、(兴义),云南东部至西北部及西藏(吉隆)。生于林中或林缘溪流附近的灌木丛中,海拔达1800米(云南和西藏达3000米)。朝鲜、日本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中国南北各省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南部暖带落叶阔叶林区、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区、中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林区、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
繁殖方法
金银忍冬主要有播种、扦插、分株、压条四种繁殖方式。春季可以播种繁殖,夏季可以采用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进行嫩枝扦插。也可以秋季选取一年生健壮饱满枝条进行硬枝扦插。
播种
每年10-11月种子充分成熟后采集,将果实捣碎、用水淘洗、搓去果肉,水选得纯净种子,阴干,干藏至翌年1月中、下旬,取出种子催芽。先用温水浸种3h,捞出后拌入2-3倍的湿沙,置于背风向阳处增温催芽,外盖塑料薄膜保湿,经常翻倒,补水保温。3月中、下旬,种子开始萌动的即可播种。苗床开沟条播,行距20-25厘米,沟深2-3厘米,播种量为50g/10㎡,覆土约1厘米,然后盖农膜保墒增地温。播后20-30天可出苗,出苗后揭去农膜并及时间苗。当苗高4-5厘米时定苗,苗距10-15厘米。5、6月各追施一次尿素,每次每667㎡施15-20kg。及时浇水,中耕除草,当年苗可达40厘米以上。
扦插
一般多用秋末硬枝扦插,用小拱棚或阳畦保湿保温。10-11月树木已落叶1/3以上时取当年生壮枝,剪成长10厘米左右的插条,插前用50×10-6的ABT1号生根粉溶液处理10-12h。扦插密度为5厘米×10厘米,200株/㎡,插深为插条的3/4,插后浇一次透水。一般封冻前能生根,翌年3-4月份萌芽抽枝。成活后每月施一次尿素,每次每667㎡施10kg,立秋后施一次N-P-K复合肥,以促苗茎干增粗及木质化。当年苗高达50厘米以上。也可在6月中、下旬进行嫩枝扦插,管理得当,成活率也较高,也可以秋季选取一年生健壮饱满枝条进行硬枝扦插。剪取插条长约15至20厘米,保留顶部2至4片叶。将插条插入干净的细河沙中,深度为其长度的1/3至1/2。插后适当遮荫保湿,待根系足壮后移植于圃地。
栽培技术
准备插条
生长适温为14-28℃,越冬温度不宜低于-15℃。金银木每年都会长出较多新枝,因此应该将部分老枝剪去,以起到整形修剪、更新枝条的作用,如此处理也有助于生产出品质优良的金银木插条。
首先要选当年健壮母株上生的当年条;扦插时间为6-8月份;扦插前用100PPMABT生根粉泡两个小时;深2-2.5公分;温度保持在20-30度;保持一定湿度;则成活率98%以上。
二级育苗
繁殖后第2年春天,及时移苗扩大株行距,可按40厘米×50厘米株行距栽植。每年追肥3-4次,经2年培育即可出圃。或者隔一株去一株,变成50厘米×80厘米,继续培养大苗。若培养成乔木状树形,应移苗后选一壮枝短截定干,其余枝条疏除,以后下部萌生的侧枝、萌蘖要及时摘心,控其生长,促主干生长。
采前管理
栽种密度为每2-3平方米1株。金银忍冬稍耐旱,但在微潮偏干的土壤环境中生长良好。除在定植时给植株施用适量猪粪作为基肥外,生长旺盛阶段还应每隔半月追施一次液体肥料。金银忍冬性喜强光,每天接受日光直射不宜少于4小时,其在疏荫的环境中生长良好。环境通风良好有助于植株的光合作用顺利进行。金银忍冬喜温暖的环境,亦较耐寒,在中国北方绝大多数地区可露地越冬。它的生长适温为14-28℃,越冬温度不宜低于-15℃。金银忍冬每年都会长出较多新枝,因此应该将部分老枝剪去,以起到整形修剪、更新枝条的作用,如此处理也有助于生产出品质优良的金银忍冬插条。
下级分类
红花金银忍冬Lonicera maackii (Rupr.) Maxim. var. erubescens (Rehder) Q. E. Yang, Landrein, Borosova & J. Osborne
主要价值
金银忍冬是园林绿化中最常见的树种之一,花是优良的蜜源,果是鸟的美食,并且全株可药用。
经济
茎皮可制人造棉,花可提取芳香油,种子榨成的油可制肥皂。
观赏
金银忍冬春末夏初繁花满树,黄白间杂,芳香四溢;秋后红果满枝头,晶莹剔透,鲜艳夺目,而且挂果期长,经冬不凋,可与瑞雪相辉映,是一种叶、花、果具美的花木。适合园林中庭院、水滨、草坪栽培观赏。
金银木花果并美,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春天可赏花闻香,秋天可观红果累累。春末夏初层层开花,金银相映,远望整个植株如同一个美丽的大花球。花朵清雅芳香,引来蜂飞蝶绕,因而金银木又是优良的蜜源树种。金秋时节,对对红果挂满枝条,煞是惹人喜爱,也为鸟儿提供了美食。在园林中,常将金银木丛植于草坪、山坡、林缘、路边或点缀于建筑周围,观花赏果两相宜。金银木树势旺盛,枝叶丰满,初夏开花有芳香,秋季红果缀枝头,是良好之观赏灌木
药用
《名医别录》记载金银忍冬可以祛风、清热、解毒;它的叶子对变形杆菌有的抗菌作用。
化学成分
经研究确定,金银忍冬的有效成分为总黄酮类化合物和绿原酸、异绿原酸,含量测定表明金银忍冬中总黄酮和绿原酸的含量高于金银花;另外,野生和栽培的金银忍冬叶中均含有绿原酸和异绿原酸,其总黄酮和绿原酸的含量基本相似,而且测定表明金银忍冬花、枝、叶、果的总黄酮含量,依次为叶>果>花>枝。
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对吉林省不同产地的金银忍冬中的绿原酸、异绿原酸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测定金银忍冬中的绿原酸类含量为2.06%3.40,与对新疆地区金银忍冬测定的结果一致,并且还测出金银忍冬未成熟花蕾中绿原酸含量低于成熟花蕾。对金银忍冬果实中非环烯醚萜苷类化学成份进行研究,利用柱层析、薄层层析、重结晶、色谱技术等分离手段,从其氯仿提取物的石油醚、丙酮溶解部分,分离得到17个化合物,经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了这17个化合物。
金银忍冬叶中的黄酮类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鉴定出其含有的黄酮类化学成分为六羟基穗花杉双黄酮,5,7,4′三羟基黄酮,4,5,7'三羟黄烷酮。对于金银忍冬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有人确定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为1∶30,温度为70℃,浸提4 h,提取2次。
黑龙江药品检验所对金银忍冬叶中的绿原酸进行了定性鉴定和含量测定,以此来完成强力止咳宁胶囊的质量标准研究。 此外,对于金银忍冬和金银花在化学成分上的差异,有人也做过了两者的紫外光谱鉴别和TLC鉴别,均获得了理想的鉴别效果。
临床疗效
11种细菌的体外抑菌实验表明,金银忍冬叶中总黄酮部分、绿原酸部分均与金银花的作用相似或偏高,其抑菌机理认为是金银忍冬中含有几丁质合成酶Ⅱ抑制剂,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达到抑菌的目的,抑菌作用可达81.5%。
金银忍冬在提高免疫力、解热、抗炎等功效方面与正品金银花比较,实验表明:金银忍冬水煎液、口服液、注射液对角叉菜胶、三联菌苗致热有不同程度的退热作用,对蛋清、角叉菜胶、二甲苯所致足肿胀均有不同的抑制作用。金银忍冬临床作为清热解毒剂治疗感染性疾病主要是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实现的。金银忍冬煎剂治疗20例风热感冒,总有效率为90%,对体温升高及咽喉肿痛疗效尤为显著。用金银忍冬冲剂治疗小儿肺炎100例,对其进行疗效观察,治愈84例,好转16例。因此确定本药对于肺热型小儿支气管炎疗效最好。
根:解毒截疟。 茎叶:祛风解毒,活血祛瘀。 花:淡,平。祛风解表,消肿解毒。产地作金银花入药。
植物文化
清代陈曾寿作《忍冬花》“独表芳心三月尽,忍冬宜唤忍春花。”以表达对金银忍冬的喜爱之情。忍冬有着相互陪伴、财源广进、勇敢顽强的花语。
参考资料
金银忍冬 Lonicera maackii (Rupr.) Maxim..中国植物物种信息数据库.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7:39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