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深化论
经济学术语
金融深化论亦称“金融自由化理论”。研究发展中国家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要发挥金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必须放弃他们所奉行的 “金融压制”政策,推行“金融自由化” 或金融深化。也就是说,政府当局应放弃对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过分干预,放松对利率和汇率的控制,并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使金融和经济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金融深化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当代经济学家麦金农、E·肖、弗莱和西班牙经济学家加尔比斯。
理论基础
多数经济学家认为货币与实质资本的关系是替代关系,即保有的货币余额多些,实质资本数量就会少些;反之,若在一定的收入水准下增加实质资本的数量,就应相应减少人们保有的货币余额。麦金农认为,这种替代关系的假说并不适用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因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大都是“分割”经济,即企业、政府机构和居民等经济单位相互隔绝,因而,各部门既无法获得统一的土地、劳动力资本品及一般商品价格,也难以获得同等水平的生产技术。由于资本市场极为落后,间接金融的机能也比较软弱,因此,众多的小企业要进行投资和技术改革,只有通过内源融资即依靠自身积累货币的办法来解决。
在投资不可细分的情况下,投资者在投资前必须积累很大一部分货币资金,计划投资规模越大,所需积累的实质货币余额就越多因此,他认为,在发展中国家货币与实质资本的关系是同步增减的互补关系,并用一个简单的图形加以表述:
理论推导
如图1所示,实线代表“低投资高消费”企业的现金积累行为,从其获得收入开始积累现金至B点,将其用于不可细分的投资,之后又开始另一个积累循环。
由于这类企业的全部或大部分收入用于消费,消费支出比较稳定,图中的A点即为其平均实质现金余额的持有量。图中虚线代表“高投资低消费”企业的现金积累行为。由于这类企业具有较强的内源融资偏好,因此总是保有较多的平均现金余额,即图中的B点。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21 11:55
目录
概述
理论基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