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红光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工程热物理学家
金红光,男,朝鲜族,1957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工程热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导,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
人物经历
1978年9月,考入东北电力学院动力系。1982年7月,进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就读研究生。1985年7月硕士毕业后,进入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工程师。
1991年4月,前往日本,在东京工业大学资源化学研究所担任访问学者,1992年1月,开始在日本东京工业大学资源化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教授。
199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999年1月,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4月加入中国民主促进会。同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2009年,担任973项目《多能源互补的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基础研究》的首席科学家。
2011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7年12月6日,当选中国民主促进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
2023年3月,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
担任职务
第十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金红光主要从事能源环境系统集成技术研究,如燃煤联合循环、化工-动力多联产系统、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能源动力系统,多功能分布式冷热电联供系统等;能源转换利用新技术,包括吸收式制冷/除湿技术、不同化石能源互补能量转换技术、中低温太阳能热化学新技术、太阳能海水淡化等。
金红光在能源动力系统和CO2控制领域,围绕燃料化学能梯级利用主线,开展了原理、方法与系统集成、应用三个层面的系统性、创新性研究。阐明了燃料化学能梯级利用和低能耗捕集CO2原理,创建了太阳能品位互补与方法,原创性提出了捕集CO2的化学链燃烧动力系统。成果应用于分布式冷热电联供、太阳能热发电等新兴能源领域。
在基础理论与实验研究方面,首次在国际上研究发现了新的化学环境现象,提出了根除NOX和回收CO2新途径的第三代能源环境动力系统,该研究处于国际前沿领先地位,并获美国和日本专利。在吴仲华、蔡睿贤院士指导下,参与建立了总能系统理论体系以及能的梯级利用原理。原创性提出了化学能与物理能综合梯级利用原理和系统集成的技术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部分气化联合循环、双燃料重整的多联产系统以及无调整适度循环的多联产系统等,申请并获得了若干国家发明专利。
在应用技术研发方面,率先在中国发起和推动冷热电联供系统技术研究,承担了国家层面的首台冷热电联供示范项目。
截止到2016年,金红光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一完成人)、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石油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多项奖励。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石油科技进步奖,具体的主持项目和获奖情况如:
截止到2016年,金红光发表期刊论文206篇,SCI收录74篇、EI收录159篇;他引2363次,SCI他引621次,单篇SCI最高他引76次;学术著作4部,获得国际学术会议ASME IGTI的最佳论文奖。获美国、日本专利两项,国家发明专利26项。
出版著作
人才培养
金红光课题组和欧盟、美国、瑞典、英国等多所大学与研究机构开展温室气体控制、生态工业园等领域的密切合作,多名博士生在就读期间出国培训或联合培养。截止到2017年7月,在金红光直接和联合指导下已培养出35名博士、28名硕士,除了在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还在北京化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培养学生,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工程技术数字研究馆信息、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联盟,培养学生情况如下: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金红光对化学链燃烧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2005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特别报告评)
金红光在国际温室气体控制领域开创并引领了新的方向,他提出了捕集CO2的化学链燃烧方法已经成为国际公认的三种CO2捕集方法之一,标志着中国学者在国际前沿领域的领先地位,为温室气体减排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何梁何利基金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5 17:46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