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盆围
龙南市客家围屋
金盆围位于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九连山镇墩头村扶犁坑小组,清乾隆五年由刘氏始建。
历史沿革
刘氏先祖刘宗桂于明朝从福建迁徙至墩头扶梨坑立基,其后人在此建造围屋,经过十多年的建造,围屋初具规模。围屋后背围龙拱聚,门前两边碉楼高耸,前面则挖筑有一口半月形大池塘,池塘外形很像一只聚宝盆,所以在起围名时就把这座围屋叫作“金盆围”。
建筑特点
金盆围坐西南朝东北,平面结构系围龙屋形式,前方后圆、前低后高,面阔59米,进深43米,占地面积约2280平方米,平面布局为“四排两横一围龙”结构。外墙高两层约5米,两侧建有三层炮楼,房屋及炮楼均为悬山顶结构。中轴线设三进式祠堂,两侧厢房并列,共三排,四周沿外墙设围房。
历史文化
建围故事
以前,为避战乱,刘氏宗桂拖家带口,从福建上杭一路迁徙。当初与家人约定,迁徙途中,担子的箩绳断在哪里,就在哪里落脚安家。
刘宗桂挑着的担子,一头是装着父亲骸骨的金坛,一头是上杭老家供奉的菩萨。老婆孩子跟在他的后面,一家人一前一后地走着。他们跋山涉水,也不知走了多少路程,只知道在路途已有好几个月了。
这天,日出时分,他们收拾好行装,又像往常一样继续上路。走了整整一天,当来到九连山麓一处山坳时,天色已近黄昏。刘宗桂不小心被路上的树根绊了一脚,一个趔趄,箩担重重地顿在地上,箩绳断了。刘宗桂说:“天快黑了,今晚先在这里歇脚。”他见不远处有棵大梨树,就将两只箩筐挪移到梨树下,一家人围坐在梨树下,扶着这棵梨树过了一晚。后来人们把这条山坑取名“扶梨坑”。因为谐音的缘故,后人误以为是“狐狸坑”或“扶犁坑”。
刘宗桂想到在老家出发前立下的誓约,再看看周围的环境,这地方虽然荒无人烟,但还算开阔,有山有水,周围山峦翠绿,一条小溪从眼前流过。他决定就在这里安顿下来。他先找到一处山地把父亲的遗骸安葬妥当,接着在附近搭了个草棚安置好菩萨,最后在那片开阔地带建起个茅寮,算是有了自己的家。
刘宗桂带领一家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披荆斩棘,刀耕火种。他的后人也继承了祖先勤劳的品质,他们每天勤勤恳恳劳作,日子过得比先前宽裕了许多,于是决定择一处风水宝地,建造一座围屋,改善居住条件,同时也为了安全居住。因为深山老林,除了有猛兽出没此间,偶尔还会遭遇过路的土匪山贼。
经过十多年的建造,围屋初具规模。后背围龙拱聚,门前两边碉楼高耸,前面山窝挖筑成半月形的池塘,用于盛水浇灌。池塘挖好后,大家怎么看怎么像只聚宝盆。所以在起围名时就把这座围屋叫作“金盆围”。
红色故事
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追击败退的国民党23军时,在墩头遭到土匪阻击,解放军不得不掉转枪口对付土匪。驻扎在大吉山的中国人民解放军143师派了一个营的兵力开进了墩头地区的中迳,驻扎在金盆围,与以袁雅发为首的100多名惯匪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一连打了几仗,其中较大的战斗有8次。在攻打坪坑坳和包围礁下围中,牺牲了几名解放军战士。1949年冬,攻打袁雅发老巢石灰屋时又牺牲3人。1951年春,追剿盘踞在朝阳山的土匪时,又牺牲了2人。
遗骸安葬在扶梨坑圆墩烈士墓的有4位解放军战士,他们都是1949年8月下旬解放墩头时,在围歼国民党溃逃败军的战斗中牺牲的。他们是: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47团第2营机炮连副班长、中共党员孙继魁烈士。孙继魁祖籍吉林省双阳县齐家区管家村,时年28岁。孙继魁是在坪坑战斗中牺牲的,1951年6月15日墩头乡人民政府将其葬于扶梨坑圆墩。
中国人民解放军429团战士张远和贾志存烈士,他们在解放墩头时牺牲。他们的遗骸于1955年4月25日从墩头迁葬至扶梨坑圆墩,两人同一墓碑。
中国人民解放军429团战士梁志法烈士,解放墩头时牺牲。
还有两位烈士也是在墩头的革命斗争中牺牲的,他们是:钟兰苟,原翁连虔龙总队武工队战士,神枪手,1950年11月在墩头剿匪时牺牲;廖彩添,墩头乡农会主任、墩头乡第一任乡长,建党对象,1950年11月在墩头剿匪时牺牲。
为了缅怀先烈,金盆围的村民们每年的清明和冬至时节,都会备好“三牲”、水果盘和当地米酒,来到烈士墓前祭拜,铲除杂草,燃放鞭炮。当地学校的老师,每年的清明节也会组织少先队员们前来扫墓,给烈士敬献鲜花。
保护措施
2022年,龙南市实施围屋保护修缮利用工作,对金盆围进行了保护性修缮。
旅游信息
地址:金盆围位于江西省赣州市龙南市九连山镇墩头村扶犁坑小组。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19 15:5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筑特点
历史文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