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松寿(1920年3月-2013年5月24日),男,籍贯
义乌稠城镇,著名化学家,1991年
诺贝尔化学奖推荐人之一。原
杭州大学化学系主任、催化研究所所长,中国化学会理事、浙江省化学会副理事长,
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出版有《量子化学基础及其应用》、《有机催化》、《控制论化学》(获得第8届“中国图书奖“)、《选择性分子间力与集团结构适应性(英文版)》、《控制论化学及应用(英文版)》、《
选择力学概略》等。
人物简介
金松寿,男,毕业于
浙江省义乌中学,
诺贝尔化学奖提名人、著名物理化学家。金松寿发现了三个化学规律,提出了催化新理论,都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与好评。他善于总结,勤于笔耕,写了近120篇学术论文,其中6篇发表在国外学术刊物上。同时撰写了十余本书著,约400万字,其中《选择性分子间引力和集团结构适应性》、《控制论化学》及其应用是用英文写的书著。后者是国家教育部的重点书著。金松寿还把时间观念引进了化学,他不仅写了多篇论文,还写了一首反映“时间化学”的小诗,长达56句。从“自惭一生随世俗”开始,勇于解剖自己,继而阐明化学中运用时空概念的重要性及“分子力赖总时间”的客观规律,坚信“二十一世纪化学行,时间化学要发展”的坚定信念。
1934年,金松寿在义乌中学初中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杭州市高级中学,并于1937年毕业,顺利地考入了“名噪全国”的
浙江大学化工系。1938年10月进入浙江大学正式就读。1943年夏毕业。金松寿说:“虽然自己在浙江大学几度中断学习,但在四年的学习生涯中,无时无刻会受到母校倡导的“
求是精神”的熏陶,受到
竺可桢校长高尚人格力量的鼓舞。这是自己永生难忘和享用不尽的精神财富!”金教授脑中经常索绕着二个问题:一是怎样去求是?二是怎样才能求到“是”?后来他一是悟到只有经常去问个为什么,对
权威的理论亦要不断验证,不迷信,这样去求是;二是要做到真真的虚心和充分自信,才能克服困难求到是,以后这成为他的座右铭。
2001年10月28日,81岁的金松寿参加了在母校
浙江大学召开的国际
超分子化学学术会议。金松寿从容自若地登上讲台,发表了《Functional Supramlolecular System and Selective Intermolecular Force(SIF)》为题的英文演讲,长达30余分钟。他以创新的学术理论征服了海内外学者。演讲结束后,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外,国际著名
超分子化学家、国际会议主席之一的领史达夫(H.Ringsdorf)教授当场写下“It was wonderful to listen to you(听你演讲,精彩极了)”的评语。
人物事迹
发现新溶解度规律
他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家庭。父母节衣缩食,培养他读书,他非常珍惜宝贵的机会,刻苦学习,自幼喜欢思考问题,并问为什么。在进入
义乌中学后,为寻找为什么的答案,几乎看完了学校图书馆的全部藏书。1935年,他考入杭州高级中学,班中聪明的同学比比皆是,课业压力也很重,而他身体素质不强,要想在学习中冒尖,不能靠起早摸黑拼命学习,于是便逐渐养成了多思巧学、抓重点,注意“前后联系,左右比较”等高效率的学习方法。那时,他就已经对物质的溶解现象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了解到很多反应由溶解度决定,但溶解过程中的一些规律不是很清楚,他便一直苦苦思考研究。1946年,他在浙大当助教,却仍然执着地研究着,最终攻克难题,发现了新的溶解度规律。他认为他攻克科学难题的利器,是靠了“虚心”和“恒心”。
出版多部化学专著
金先生学养深厚,诲人不倦,严而不苟,呕心沥血,桃李满天下,盛名传四海。金先生执教
物理化学逾半个世纪,授课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观点精辟,深受学生爱戴。先生的弟子遍天下,著作颇丰厚。
金先生所著的《量子化学应用简程》是我国最早介绍
量子化学的专著。我国很多知名的理论化学家都表示,他们就是通过这本书跨入了
理论化学的门槛。先生所著的《化学动力学》是我国较早的动力学专著,在国内影响很大,是我国化学研究人员和大专院校化学专业的重要教学参考书。先生一生还撰写和编著出版了《量子化学基础及其应用》、《有机催化》、《控制论化学》、《选择性分子间力与集团结构适应性(英文版)》、《控制论化学及应用(英文版)》、《
选择力学概略》等等大量中英文力作,促进了我国化学学科的发展,《控制论化学》获得了第8届“中国图书奖“。
口授和谐教育学
金老师将一生都献给了国家的科学和教育事业,一生奋斗,孜孜不倦,生命不息,战斗不止。晚年他虽已退休在家,仍然一刻不停地观察、思考和研究。在90高龄眼睛半盲之际,还撰写出版“选择性力概略”。2012年,其夫人过世,他仍不放弃,尽管双眼全盲,依然通过双耳关心社会。2012年4月,召集当过大学校长的多位弟子畅谈他的教育观,并依靠口授笔录完成了最后的著作“和谐教育学”。
淡泊名利提携后学
金先生一生为人正直,淡泊名利,努力提携后学。他一直教导弟子不畏
权威、崇尚实践、
解放思想、追求
真理。他的人格魅力始终激励着弟子们奋力向上,努力拼搏。
金松寿的一位学生说:“金老师是没有博导头衔的
博士生导师,是不拿国务院津贴但有特殊贡献的科学家,是没有院士称号的名符其实的
院士;是与
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由中国自己培养的化学家。”这样评价他一生的贡献,一点都不为过。
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1980年起,金松寿发表选择性分子力等论文,并写进了教科书。世界著名化学家纷纷来信祝贺,其中
鲍林教授的贺信是1993年
杭州大学为金松寿从教50周年庆祝会时收到的,因此,在会上宣读了他的贺信。金松寿揭示了超分子力的本质,国际
超分子研究曾获1987年
诺贝尔奖,金教授的选择性分子间引力的一些结果与超分子十分类似,只是早期多以中文发表,鲜为世知而已,金松寿就这样与
诺贝尔化学奖擦肩而过,令人惋惜,但学术界不会忘记金松寿所作出的杰出贡献的。
学术兼职
早年荣任
杭州大学化学系系主任外,还兼任第20、21届
中国化学学会理事,浙江省化学学会副理事长,物理化学学报、催化学报、高等学校化学通报、数理学报分子科学与研究学报编委,是美国传纪研究所顾问。
奖项荣誉
1978年金松寿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并荣获国家著名老教授荣誉,是1991年
诺贝尔化学奖推荐人之一。他的卓越业绩公认超出同时代的人,是20世纪500位可羡慕的人物之一,并收入《国际杰出先导者》、《第一个五百》、《世界五千人》、《知识分子名人录》、《著名的男人和女人》等名人录(英文)。
人物逝世
杰出的、知名的物理化学家和教育家,原
杭州大学化学系主任、催化研究所所长,中国化学会理事、浙江省化学会副理事长,
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金松寿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3年5月24日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去世,享年94岁。5月31日,两百余位亲属、各级领导、同事及学生参加了告别仪式。
人物轶事
自1970年以来,金松寿受大儿子
金观涛的启发,把“
控制论”引进到化学领域,在国际上首创控制论化学新学科,被《科学》刊列为科学前沿之一(Vol.47,No.4,1995),分别于1989年3月出版了《控制论化学》和2000年12月出版了《控制论化学及其应用(英文版)》两部专著,受到化学界同行的好评。
他把思考问题的条幅贴满四壁,中心意思是他要把一生所学的知识、人类的各门学科,加以
融会贯通,这确实是个难解的哲学课题,由此说明九十高龄的金老师创造性思维仍十分活跃。
1974年,两次
诺贝尔奖荣获者、美国
鲍林教授来杭州访问,几次问金松寿墨砚的成份问题,金松寿答不知道。为了显示中国学者的尊严,金松寿谈起选择性分子间引力的发现,鲍林教授既惊又喜,傲慢势一扫而光,一边向金松寿表示祝贺,一边亲切拥抱,并希望金松寿早公诸于世。
主要著作
《量子化学基础及其应用》、《有机催化》、《控制论化学》、《选择性分子间力与集团结构适应性(英文版)》、《控制论化学及应用(英文版)》、《选择力学概略》等
主要成就
金先生在化学研究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在
溶解度理论、物质结构、
化学动力学、
催化化学及科学研究方法论方面均有突出建树。获
诺贝尔化学奖提名人。
1.他发现了“无机盐溶解度规律”,1952年前后,在
苏联《物理化学杂志》上一连发表六篇论文,受到了国内外
物理化学界的高度评价;
2.金先生提出了“同组元素原子模型的松紧规律”,深入揭示了键长、键的极性与键能间的关系,使许多难以解释的现象迎刃而解;金先生发现了“选择性分子间作用力”,得到了
理论化学奠基者两次
诺贝尔奖获得者
鲍林的高度评价和赞赏;
3.金先生还是我国较早展开
催化理论和工业催化剂研究的知名教授之一,他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就承担了国家重点项目“多相催化动力学”和“均相催化动力学”,完成了一系列国家急需的催化课题,受到了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的表彰;
4.在该理论的指导下,研制成功了多种工业催化剂,如“NZP系列有机废气净化处理催化剂”推广全国并出口日本,至今仍在为我国环保事业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
5.在先生毕生的化学研究实践中,现代科学方法论的应用始终是他的一个追求和特点,先生在国际上首创了“控制论化学”学科,得到了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的广泛赞赏和推崇;
金先生在科学研究上的成果得到国家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曾获国家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际尤卡发明金奖、及省部级的众多奖项。
个人生活
家庭成员
父亲:金承心;母亲:吴福兰
女儿:金心雯,西湖区人民医院内科副主任;女婿:包文俊,西湖区人民医院院长
老伴心中的不老金松
金松寿除了钻研学问外,还提倡科学地对待生活。毛瑞雯:“如果不是老伴科学地对待我的疾病,恐怕我早已不在世”。1951年,毛瑞雯在沉重家务和经济困难两副重担压肩下,患上了
肺结核,尔后右肺萎缩。他们用科学的态度来与病魔作斗争,度过了大难,逃过一劫。1963年,毛瑞雯又连续出现左边头痛和左眼眼花,又是金松寿及时提醒她抓紧检查治疗。当左眼开刀后,医生说
癌症病灶已全部切除,可以放心回家。但金松寿信
科学,讲证据,一再请求医院在切除癌变部位的周边切片进行
病理检查,发现仍有大量癌变细胞的存在,于是继续用镭锭治疗,直至完全根除癌变细胞,几十年过去,毛瑞雯虽然失去了一只眼睛,由于科学地对待疾病,终使残存身上的癌细胞及时根除,未予扩散。而今,她身体健康,与金松寿相依为伴,安度着晚年。事实证明,金松寿却是毛瑞雯心中的不老金松。
教育子女
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金松寿主张“要多讲,要多做,要多爱。”他还说,只有带着爱心去讲,别人才会听你的话;带着爱心去做,别人才会感到温暖。
教书育人
在
浙江师范学院时,有一上海籍学生经常逃课,惟独对金松寿的化学课情有独钟,爱听不逃,可见金松寿“教书育人”的独到之处。他不论对在校学生,还是社会青年,都是爱护有加,热情解答他们的疑问,和他们交朋友,帮助他们求知上进。
人物观点
金松寿例举了
学术界坚持“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重要性的例子,深感在知识经济时代,更要坚持创新。长期来有一个守旧的习惯势力,冲破这种旧势力十分艰难。例如,
溶解度与
温度的关系,如果用克分子作纵座标,温度作横座标,关系曲线十分清晰,但近百年来,人们总习惯用“克”作纵座标,温度作横座标,这样,曲线就杂乱无规律,给学习者带来不便。
座右铭
信心要足,价值要高;见事,不究其因缘不快,闻理,不厌多验证而乐;做到真正的虚心,时时要讲究效率。
凡事要问一个为什么?要亲自验证,决不盲从、轻信,要树立信心,追求事物的真谛。
人物评价
温州师范学院原院长
谷亨杰、蒋碧如夫妇,是金松寿的高足,他俩送了一个大镜框,上书“师门恩深,永铭吾心”8个字,就是金松寿“教书育人”光辉业绩的诠释。
在金松寿夫妇80华诞纪念会上,原
杭州大学校长金松寿高足郑小明教授激情难抑地说:……我们要感谢金老师的培养与教育。金老师不喜欢交际,常常失神地沉醉于思考,不大讲话。但上起课来,劲头十足,讲得非常生动,且富启迪。”这是对金松寿个性及教学工作的中肯评价。
上海著名的
黄耀曾教授在全国第一次
量子化学会议的总结中称赞金松寿是我国最关怀青年学者成长的老科学家之一。
自我评价
“几十年来,‘求是’校训像一个罗盘指引着自己的航向,像一盏明灯照亮自己前进的路!”金松寿动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