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屯镇
黑龙江省伊春市金林区下辖镇
金山屯镇位于小兴安岭地区。是黑龙江省伊春市金林区下辖镇,金林区政府所在地,是一座旅游为主导产业的小镇。金山屯镇北接西林镇,南临南岔县,东部与鹤岗市相连。
历史沿革
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21年),金山屯境域为肃慎族居住地。始有肃慎人散居,且流动频繁。公元前475年金山屯境域为貉地。
汉代(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金山屯属秽貊地。在北山大砬子一带形成肃慎族的较大古代居住地址。
三国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至589年),金山屯为夫余地。公元420年后,归属勿吉。
隋唐(公元581年至907年),金山屯属黑水林福部。公元618年,归黑水末靺鞨。
辽(公元907年至1211年),金山屯境域称为生女真领地,属五国部之盆奴里国。旋属汤旺河兵马司及五国部节度使司。
金(公元1115年至1234年,)金山屯属屯河猛安。金宣宗贞祜五年(1217年)金人于横山(今横山森林经营所)屯军,设都统所。
元(公元1271年至1368年)金山屯为斡赤斤分地,属桃温万户府。境域名曰阿尔坦阿布拉爱拉(蒙语),意为产金子的山村。
明(公元1368年至1661年),金山屯属奴几干部司屯河卫。
清初(公元1636年至1663年),金山屯境域名为查拉巴旗(满语),意为大松树。至伪满康德2年( 1935年)称岔巴气
康熙三十年(1692年),境内为齐齐哈尔副部统辖地,名曰屯窝集。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金山屯属巴彦州。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金山屯境域划归汤原县。
1939年(伪满康德6年)2月,伪汤原县山林警察骑兵队成立,第二小队在盆巴气驻防,小队长姜连春,全队20多人。护卫大陆公司修筑丰茂至桦阳、岔巴气至桦阳季节性简易公路。
1940年,三江省佳木斯日本关东军陆军特务机关谍报室,为监督山区边防,搜集抗联军事情报,指派中尉机关长横泽,在岔巴气组织俄人建立特务组织——日本开拓团,共27人。是年日本柜头腾野组在大荒沟修建神社和龙王庙各1座。
是年由满洲铁路株式会社大仓组承担,动工修筑汤林线(南岔至西林段)铁路。其中岔巴气段长23公里。1942年秋,修完岔巴气段。
1943年(伪满康德10年),在岔巴气设关址车站,并设立南岔警察署关址警察分驻所。翌年4且1日,汤林线(南岔至伊春段)铁路投入临时营运。
1945年8月12日,汤旺河水猛涨,汤林线铁路多处冲坏,交通中断。
1947年,东北民主联军某团于金山屯设立金矿局,在老白山开采金矿。翌年夏,撤离。秋,汤林城铁路修复通车,关址车站改名金山屯车站。
1948年1月20日,佳木斯市移民93户,320人,于金山屯辖区(今金峰生产大队驻地)成立学习村。隶属汤原县五区(南岔)管辖。
1952年年初,伊春森林工业管理局局长赵树森率领有关人员,来大荒沟(金山屯在日伪时期的另一旧称)踏查,发现森林茂密,资源丰富。故特大荒沟更名为大丰沟。大丰林业局由此而得名。
1964年8月30日,实行政企合一,区人民委员会与林业局合署办公。
1983年12月24日,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大丰区更名为金山屯区。
2019年6月29日,经国务院(国函〔2019〕63号)批准,撤销伊春市西林区、金山屯区,设立伊春市金林区,以原西林区、金山屯区的行政区域为金林区的行政区域。
行政区划
2022年辖12社区2村:
地形地貌
金山屯镇辖内山峦叠蟑,沟壑纵横,河流交错,是以花岗岩为主体的低山丘陵地带。低山占62%,丘陵占26%,河漫滩台地占12%。施业区平均海拔506米,最高海拔(对青山) 1068.6米,最低海拔 184米。超过1000米的山峰6座。由西北向东南走向的分水岭把施业区分成南、北两大沟系。分水岭以东为大丰河流域。分水岭以西为卧龙河、小昆仑河和大昆仑河流域。总的地势是东北高,西南低,河谷宽阔,沟系深长,坡度较缓,阳坡陡短,阴坡缓长。平均坡度15至25度,最大坡度40度左右。
气候
金山屯镇地处中高纬度,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征是晚春早霜,气温、降水变化幅度较大。春季干燥多风,降雨少;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气候湿热,降雨集中;秋季降温急剧,易发生早霜危害;冬季受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常为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压所控制,天气寒冷而干燥。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31 11:1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