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头闭壳龟
龟鳖目龟科动物
金头闭壳龟,是龟鳖目龟科闭壳龟属动物。1988年由罗碧涛、宗愉发现并命名。成龟背甲长约 150毫米。头部金黄色,头侧可见三条浅黑色细纵纹;喉、颈部黄色,背甲棕黑色或红褐色,脊棱明显;腹甲黄色,有大块不规则的散射状黑斑;四肢及尾巴背面灰黑色或橄榄色,腹面黄色;雄性尾巴粗长,雌性短而小。因其头部呈金黄色,故名。
动物学史
20世纪80年代末期,由罗碧涛、宗愉依据南陵获得的3号模式标本,从龟类形态分类学研究出发,认为该龟属于闭壳龟类新种,并命名为金头闭壳龟;从安徽铜山上新世的闭壳龟化石形态描述,金头闭壳龟与其比较极为接近,产地也相近,表明该龟为该区域内极古老的生物之一。按中国产龟鳖类分类研究划分,属爬行纲龟鳖目龟科闭壳龟属,学名:Cuora aurocapitata。
20世纪90中期以后,金头闭壳龟开始引起了中国国内各类人群及日本、美国、中国港台的科学家去往产地搜集,致使金头闭壳龟价格一路上扬,由几十元数每只涨到数万元每只。周婷等发表有关金头闭壳龟类饲养的科普书刊后,中国国内人工饲养金头闭壳龟水平有了大的发展,逐渐掌握了其生活习性、生长特点、繁殖习性。安徽芜湖二坝安徽省长江水生动物保护研究中心、湖北武穴中国万年龟养殖基地、江苏无锡绿毛龟研究中心等地及少数个人先后建立了繁育场,陆伟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繁殖子一代成功。因种种利益关系,子一代的稚幼龟多去向不明,中国国内尚无子二代报道,日本、美国等国家有人工成功繁殖的研究报道,甚至已有了子二代。中国国内人工繁殖普遍存在的技术障碍为:性成熟龟种少,尤其雄性龟种源更稀缺;人工饲养环境下,受精率低下。
形态特征
体中等,背甲长89.3-138.6毫米,宽65.6-92.6毫米,高29.2-50.8毫米,壳长与壳高之比为2.7-3.1。头大小适中,头背平滑,吻略突出于上颚,上颚微曲,下颚短于上颚。眶径明显大于吻长。
背甲卵圆形,前后缘圆,隆起较高,但脊部较平。有明显的脊棱,但无侧棱。颈盾短小,钟形;椎盾五枚,第一椎盾五边形,前缘中央向前突出,前缘较后缘宽;第二、三、四椎盾基本为六边形,宽均大于长;第五椎盾扇形,宽大于长。肋盾4对,第一肋盾外缘长,内缘短;第二肋盾最大,长方形,宽大于长;第三肋盾五边形,宽大于长,第四肋盾最小。缘盾12对,第一对较宽,第三至五、七至九缘盾微上翻,均为四边形,宽大于长。腹甲略短于背甲。腹甲前缘圆,后缘微缺,与背甲以韧带相连;胸、腹盾间亦以韧带相连,腹甲前后两部分能完全闭合于背甲。肛盾缝最长,肱盾缝最短,腹甲各盾缝之长度依次为:肛盾缝>胸盾缝>腹盾缝>喉盾缝>股盾缝>肱盾缝,其中喉盾缝是肱盾缝的1.5-2.5倍。肛盾2枚。前肢腹面有一横列大鳞,后肢蹠部鳞片较大。前肢5爪,后肢4爪,指、趾间有发达的蹼。尾较短,圆椎状,背面被细鳞,后段鳞片成对;腹面被成对鳞片,正中有一纵沟;雄性尾较细长,泄殖腔孔离基部稍远。
生活时头部为金黄色,头侧略带黄褐色,有三条细黑纹。上条细黑纹从吻端向后,在眶处中断,再经鼓膜上方到达颈部;中间一条短,仅位于鼓膜前上缘;下面一条自口角处沿鼓膜下方达颈部。鼓膜黄色,下缘及喉、咽部均为黄色。颈背褐色,其腹面及肩、腋部亦均为黄色。背甲黑褐色,鳞片接缝处明显色深。第二至第四、五枚椎盾棕红色,幼体在第二肋盾外缘各有一棕红色小斑,成体在相应部位亦有一浅色斑。腹甲黄色,左右盾片均有基本对称的大黑斑,在腹甲前叶及肛、股盾处的黑斑尤为明显。前叶的五块大黑斑组成梅花形,或肱胸盾缝上的黑斑连成宽横带。四肢背面灰褐色,外侧缘有1条黄色纵带,腹面及胯、股部亦为黄色,爪褐色,末端色稍浅。尾背有3条黑色纵纹,中间1条短,不明显。腹亦黄色。
生活习性
金头闭壳龟生活于丘陵地带的山沟或水质较清澈的山区池塘内,也常见于离水不远的灌木草丛中。多昼伏夜出,白天隐藏于石块或石板下,夜间外出觅食。喜食鱼虾、蝌蚪、各种昆虫,特别是蜻蜒幼虫。饲养条件下,可食小鱼、小虾、螺肉、蝌蚪等,兼食少量植物。每年5-10月份为摄食、活动期,11月份至翌年4月份为冬眠期。金头闭壳龟胆子大且颇通人性,有时在主人喂食前后,它会爬过来同主人嬉戏或跟着主人爬行,饱餐之后频频向主人点头。
人工饲养状态下,金头闭壳龟常潜于深水区域,喜躲藏在水底石块缝隙中。当环境温度为15℃左右时,会出现停食或少食现象,10℃左右进入冬眠状态,20℃时能正常进食。每年11月至次年3月为冬眠时间,6月至8月水温超过30℃时进入半休眠状态。
分布范围
金头闭壳龟为中国特有种,分布于安徽山区;在安徽分布于长江支流青弋江流域,包括泾县琴溪河支流漕溪河古坝段(古坝河)和汀溪河爱民至蔡村段,孤峰河孤峰至昌桥段,黟县清溪河美溪以上河段(美溪河),行政区域包括泾县蔡村镇、泾川镇、昌桥乡和黟县洪星乡、美溪乡,累计分布范围不超过120平方公里。
繁殖方式
体重300克以上的雌龟可达性成熟。雄龟一般体重达120克以上即已性成熟。每年4-5月和9-10月是金头闭壳龟雌性的发情期,雄龟在除冬眠期以外的任何时间都可发情。产卵期为7月底到8月初,每年产卵1次,可分二批产出,每批产2枚。卵乳白色,椭圆形,卵径39.5-41.5毫米×20.7-22.4毫米,重12.0-14.8克。60天左右孵出小龟。
养殖技术
金头闭壳龟是水栖龟,可活动于深水域,但水中必须散布有露出水面的石块供龟休息。若饲养缸大或在水泥池中饲养,则要布置成“水陆”式,陆地面积小于池面积的1/2。
金头闭壳龟虽为稀有龟类,但养殖方法难度不大。投喂上应以鲜鱼虾为主。20℃以下停止喂食。饲养金头闭壳龟要特别注意水质的保持,及时换水。秋季当气温低于15℃时,将龟移入室内容器中越冬,容器中放水,水深以达龟背为度,保持4-10℃。越冬成活率一般可达100%。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0年 ver 3.1)——极危(CR)。
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爬行类)——极危(CR)。
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极危(CR)。
列入《2000年农业部修订的中国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Ⅱ级。
1992年安徽省将金头闭壳龟列为安徽省Ⅰ级保护动物。
种群现状
金头闭壳龟的野生自然资源极为稀少,截至2007年,据估计,全中国野外生存及家庭饲养的总数可能不超过1000只。
濒危原因
金头闭壳龟生态环境受协因素主要有:植物群落结构遭到破坏,主要表现为天然林和次生林常遭砍伐,山体滑坡,部分区域栖息地居民在溪流出水口私自接饮用水管道,造成旱季间歇式断流;受人工建筑需求,大量沙地被取掘;溪流水体环境趋向恶化,有大量生活用水流入,垃圾随意倾倒;人为肆意盗猎行为一直存在;支流河道均有与工、农业生产用水倾注,汀溪河段过度旅游开发(出现各类时尚的人工漂流游等);支流河道存在多道人工拦河坝、水电站、造纸厂;支流河道内人为张捕鱼虾。有诸多受协因子,应为导致与青弋江相通的漕溪河、孤峰河、汀溪河、清溪河的主河道内金头闭壳龟基本无生存条件的重要因素。
保护措施
仅有黟县县政府已于2007年正式下文批准,在洪星乡规划建设黟县清溪自然保护区,2010年安徽省林业厅将该物种的保护列入“濒危野生动物生境维护与改造”项目。该项目因缺乏相关的政策性项目资金支持而难以为继;在金头闭壳龟捕获较多的泾县却仍然没有专门的保护与管理机构。
保护建议
主要价值
金头闭壳龟可供食用及观赏,甲可入药,并可用于培养绿毛龟。
参考资料
Cuora aurocapitata.iucnredlist.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08 19:04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