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从鉴(975—1047),本姓刘,字正容;号柏杯,浙江东阳巍山茶场人。于北宋景德年间由孝第荐试秘阁正字,天圣六年任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家中四子十三孙合食不析。
简介
金从鉴(975—1047),本姓刘,字正容,号柏杯,浙江东阳巍山茶场人。于北宋景德年间由孝第荐试秘阁正字,天圣六年任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家中四子十三孙合食不析。后来子孙七世同居,共灶吃饭大小500余口,和睦相处,没有家庭纠纷。不仅乡里闻名,还远播京都。宋徽宗御赐“江南第一家”。诏书下达,合第欢庆,在家庙立匾,上书“七世同居,江南第一”。
生平
金从鉴出生于北宋开宝八年(975)十二月二十六日。天性敏捷,品格轶群。幼即能通经史,善属义辞,性至孝。“祖景明自天台徒邑之巍山始合爨,历子定中、孙藻,至从鉴,同居已四世。因从鉴,有良德,景德间由孝弟荐试秘阁正字,充江南西路转运副使,生四子十三孙……”
金从鉴官封江南西路转运副使于天圣六年(1028)七月十三日。金从鉴不负皇命,服官效劳,居家敦谊,亲贤睦族,一门聚顺,七世同居,孝友为政,于家仁让,声闻于国。
金从鉴居官唯守廉节,上筹国计,下恤民生,在家族中承上衍下, 七代不分家而和睦相处,其德政贤声播于朝野。后致仕归里,适于林泉,常拄杖寻访美景。见东阳至天台通衢,中流溪涧,往来之人苦于跋涉,即捐资,命工架造石梁。桥成,有异遇,疑是吕仙下界,遂取名为“洞宾桥”(今存)。后又斥资置窑烧砖,志从巍山修路到义乌东江桥,后因受阻修至白坦附近的法兴街头。余资于金华祥符寺造了七层宝塔。
元祐九年(1094)三月二十六日,提刑罗适过其里,知其孝义,欣然题写谱序:“人之子孙,相聚及七世不析居,同爨而食者凡五百余口,无憎爱,无亲疏,无怨不足者,亦难有也。彼兄弟不相让,父子有间言者闻之,得无愧乎?子孙当守而终之,更能教子孙以道义,使世学为儒为君子,此善之终者也。”又书“义门”两大字而去。这是对崇尚孝义,七世同居,和谐相处“金义门”的高度评价。罗适把察访实情奏于朝廷。政和二年(1112)八月十五日,宋徽宗赵佶下了一道《赠中奉大夫光禄卿金从鉴》的圣旨,其中有语云:“七世同居。俾天下之俗皆然,斯唐虞之治可并。兹特赠为中奉大夫光禄卿,赐紫金鱼袋,有司仍立‘义门’,书‘江南第一家’以旌异之,庶善知所劝,民皆向风矣,故敕。”
刘金氏“江南第一家”的芳誉比明朝浦江郑氏“江南第一家”早273年。金从鉴卒于庆历七年(1047)七月初七日。
明朝兵部尚书张国维题金氏宗谱赞语云:“吴宁县志人物,首推金柏杯公。公其千载伟人欤?《语》曰:‘水盛则扬,木盛则华。’故德厚者则流光,理之必然也。柏杯公以同居奕叶,荷旌序之渥眷,声扬朝野,名甲吴宁,如日之升。”
金从鉴的事迹被明《隆庆志》及《征献略》、《太白山斋稿》等书录入,并推举为“本邑宋名宦第一”(见道光《东阳县志》)。
金从鉴墓在胡村东新南里柏岭六二山上,为东阳市重点文物保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