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洞河镇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下辖镇
野洞河镇,隶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黄平县,地处黄平县城西部,东与新州镇重安镇接壤,南与凯里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相连,西抵上塘乡、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北抵旧州镇新州镇。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5千米。总面积150.1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民国年间,设崇仁乡(联保)。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废联保改为崇仁乡。
1953年,崇仁乡分设崇仁、野洞2乡。
1959年,并入崇仁公社。
1984年,撤社复乡。
1992年,崇仁、野洞2乡合并合崇仁乡。
2005年1月21日,崇仁乡更名野洞河乡。
2013年4月25日,撤销黄野洞河乡,设置野洞河镇。
行政区划
民国年间,辖9保。
2011年末,辖万丈、泥巴寨、野洞、新华、龙角、茶山、龙井、崇仁、下坝、仁里、新阳、老王屯、团坡、建良、金塘、万丰、白仓、章卞18个村,下设161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野洞河镇辖10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仁里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野洞河镇地处黄平县城西部,东与新州镇重安镇接壤,南与凯里市、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相连,西抵上塘乡、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北抵旧州镇新州镇。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5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16.8千米,南北最大臣离18千米,总面积150.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野洞河镇境内地形多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层峦叠嶂;最高峰位于泥巴寨村的长高坡,海拔1208米;最低点位于新华村的脚杆坡,海拔609.8米。
气候
野洞河镇多年平均气温15.8℃,1月平均气温3.6℃,7月平均气温24.9℃。平均相对湿度81%。无霜期年平均280天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360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5—8月。
水文
野洞河镇境内主要河道有野洞河、苗里河2条河流,总长16千米;河网密度0.1千米/平方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野洞河,从野洞村蒿菜坪至新华村山脚,流经乡内野洞街凉桥、下野洞、桐木场、山脚,流程长11千米。
自然灾害
野洞河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洪涝、滑坡、泥石流等。滑坡灾害年均发生2次,主要发生在5—7月,最严重的一次滑坡灾害发生在1996年6月的野洞地区,洪灾导致山体滑坡造成1滑坡灾害户房屋被埋,3人失踪,泥沙冲击农田,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万元。
自然资源
野洞河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钡盐、铝矾土以及尚未勘探的煤炭等。拥有林地面积11.50万亩,拥有烤烟、中药材最佳优产区。
2011年,野洞河镇有耕地面积15015亩,是黔东南州重要的烤烟生产基地。
人口
2011年末,野洞河镇辖区总人口22287人。另有流动人口8001人。总人口中,男性11735人,占52.7%;女性10552人,占47.3%;14岁以下4428人,占19.9%;15—64岁15581人,占69.9%;65岁以上2278人,占10.2%。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0564人,占47.4%;有苗、仫佬、布依、侗等少数民族,共11723人,占52.6%。超过千人的少数民族有苗、仫佬2个民族,其中苗族7785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66.4%;仫佬族1202人,占10.3%。2011年,野洞河镇人口出生率11.4‰,人口死亡率5.5‰,人口自然增长率5.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41人。
截至2018年末,野洞河镇户籍人口21360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野洞河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523元。2011年,野洞河镇地方财政收入120万元,比上年增长1.2%。
2018年,野洞河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个。
农业
野洞河镇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5665吨,其中水稻3025吨,玉米2640吨。主要经济作物有烤烟、太子参、前胡等。2011年,烤烟种植面积0.51万亩,产量575吨;太子参种植面积0.47万亩,产量480吨;前胡种植0.15万亩,产量240吨。
野洞河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2万头,年末存栏8000头;羊饲养量200只,年末存栏140只;牛饲养量1200头,年末存栏1000头;家禽饲养量6万羽,上市家禽3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51吨,其中猪肉32吨,牛肉15吨,羊肉2.5吨,禽蛋1.5吨;畜牧业总产值200多万元。
截至2011年末,野洞河镇累计造林0.12万亩,其中防护林0.08亩,林木覆盖率44.5%,活立木蓄积量4.6万立方米。2011年,大型农业机械1台;名优特农产品有烤烟、中药材等;
交通运输
野洞河镇有余凯高速、余安高速过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野洞河镇有小学6所,在校生1495人,专任教师86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8%,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95.6%。
文化事业
2011年末,野洞河镇有农家书屋12个,建筑面积480平方米,藏书13.6万册。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野洞河镇有卫生院1所;病床1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2张,固定资产总值25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2人,其中执业医师1人,执业助理医师4人,注册护士2人。
2011年,野洞河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8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9407人,参合率94.7%。
社会保障
2011年,野洞河镇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607户,人数4696人,支出84.05万元,比上年增长2%;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6人,支出7.8万元,比上年增长1.5%;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88人次;农村临时救济20人次,支出0.4万元,比上年增长1.5%。自然灾害受灾人口1520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9500亩,直接经济损失760万元,救灾支出12万元,比上年增长6%。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因国家3A级旅游景区神秘野洞河而得名。
特色文化
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花灯、舞龙、傩戏等。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5 15:35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