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经西涯
明代李东阳诗作
《重经西涯》是明代诗人李东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写经过西涯看到景象,颔联写西涯的田地和柳树,颈联写西涯的房屋,尾联写山城的春天到来。全诗语言平淡自然,富有实感,呈现一派春色无边的景致,匠心独运的将宏观与微观景物相结合来描写自然。
作品原文
重经西涯1
缺岸危桥断复行,野人相见不通名2。
辘轳声里田田水3,杨柳枝头树树莺4。
看竹东林无旧主5,买山南国有新盟6。
不知城外春多少,芳草晴烟已满城。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西涯:指北京市什刹海西北角玉河水围之地,处于什刹海的核心地带。
2.野人:素未谋面的人。
3.辘轳:用以汲取井水的起重工具。 田田水:每一处田里都灌了水。
4.树树莺:每一棵树上都有莺啼。
5.“看竹”句:指其旧宅早已易主,有人谓东阳迁居西城后在什刹海仍有别墅。
6.“买山”句:东阳之祖籍在湖南茶陵,此语或表今后高老南返意愿,后实际未实现。
白话译文
再次经过西涯那残缺岸边的危桥,素未谋面的人遇见也不互相告知名讳。
水井打水的轱辘声不停,每一处田里都灌了水。 杨柳树上爬满黄莺。
遥看竹林东边已经没有原来的主人,在南方购买一处宅院。
不知道西涯城外的春天到来多久了,春天的香草已经铺满整个山城。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弘治十二年(1499年)。西涯是李东阳的祖居,他的童年、少年,是在这里度过的,后来便以西涯自号。他在内阁任职后,迁入孝宗所赐的新居,可他对西涯故仍然情深,于是作者创作这首诗。
作品鉴赏
作品赏析
诗的前四句描写西涯的城郊风光。诗人重经故居,但见缺岸危桥,风景依旧,而离开此地已久,迎面碰到的农民都已经不相识了春光之中辘轳声响,农民正辛勤地在车水灌溉,黄莺儿在柳树枝头宛转娇啼。诗用了“田田”、“树树”这对叠词,分别写出了水田相连、莺声成阵的景象,将西涯的自然风光描写得有声有色。诗的后四句写诗人重经西涯的感想。“看竹”二句写人事的变迁。前句写西涯旧邻的物故。李东阳另一首《重经西涯》诗有“旧邻十室九易主”之句,意思相近后一句写诗人准备离职后去江南居住。据李东阳(文后稿)卷十《奉谦斋徐先生书》记载,他曾托徐溥(号谦斋)在常州购置田地数亩,以备自己离职后去那里居住。结尾二句,诗人将西涯的春景进一步扩大,写北京城内外已充满春光。
这首诗描写北京城内外的普通景物与日常生活清新流丽,具有真情实感。它在表达对北京景物的观感时,还做到了微观与宏观相结合,对西涯的岸、桥、田、树作了细致的微观描写又对北京城内外的春光作了宏观的鸟瞰。
名家点评
北京燕山出版社主编乔晨华《中学古典诗歌阅读与欣赏》:“这首诗,前四句写西涯的风光,后四句写诗人重经西涯的感受,清新流丽,既有西涯的微观描写,又有京城内外的宏观鸟瞰,构成了一幅普通景物与日常生活的图画,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的真切感受。”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湖广茶陵(今属湖南)人。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上承台阁体,下启“前后七子”,以他为首的茶陵诗派,力主宗法杜甫。著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17:15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