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是
重庆工商大学的二级学院,也是重庆市最早从事新闻传播学教育的高等院校,学院设有重庆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传媒技术实验教学中心以及华龙新媒体学院。
办学历史
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的前身是原
渝州大学中文系,于1978年开始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本科招生。1982年开始招收新闻方向本科生,是重庆最早开办新闻传播教育的高等院校。1998年5月,又开设广告学专业。
2002年,渝州大学和重庆商学院的相关专业和师资整合,成立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2001年,学院开设广播电视学专业。
2007年,获批中国古代文学硕士授权点。
2018年9月,撤销中国古代文学二级硕士点。
2020年起,学院开始实行本科专业大类招生、分流培养方案。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6月,文学与新闻学院设有5个系、5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6月,文学与新闻学院拥有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专业硕士领域1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6月,学院有教职工80余人;有教授、副教授30余人;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2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3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重庆市青年学术骨干5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1年6月,学院建有华龙新媒体学院、重庆传媒与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与新华网、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广电集团、华龙网集团、爱奇艺、梨视频、五洲传媒集团、中科普传媒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重庆法制报社等合作紧密,建有多个实习实践及就业基地。
近五年学生在校期间发表新闻、文学作品一千余篇,获国家级、市级等各类荣誉奖项三百余项,百余名学生在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伦敦艺术大学、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继续深造硕士、博士等学位。学院为各级党政机关、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广电集团、华龙网集团、各区县融媒体、企事业单位等用人单位培养了不少人才。
学术研究
学院注重学术研究,近年来科研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学院教师出版了学术专著57部,教材4 部,发表论文699 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194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 项,省部级科研项目42 项(含教育部课题4 项、重庆市社科规划重大课题2项、市重点项目1项);获省部级科研奖二等奖3 项,三等奖13项,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创作)奖”1项。
学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践教学的基础上,实行班主任与学业导师相结合的指导方式,积极开展与专业教学紧密联系的第二课堂活动。学院有文艺创作协会、紫手工话剧社、九天传播社等学生社团,创办了《青春星空》、《青未了》等学生刊物,每年举办戏剧文化艺术周、中文之星素质拓展大赛、广告设计大赛、DV大赛等丰富多彩而富有特色的素质拓展活动。该院每届学生四年内在各类报刊发表新闻、文学作品2000篇以上。荣获“第九届全国新人大赛电视节目主持人大赛银奖”、“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电影节优秀记录片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比赛二等奖”、“广告艺术比赛西南地区一等奖”等奖项,并荣获市级奖多项。 通过对毕业生追踪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反映良好,普遍认为我院毕业生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不少毕业生已成为党政机关、新闻传播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教育部门的业务骨干和领导干部;有的已获得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以及国内高校的硕士、博士学位。
合作交流
学院经常性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讲学,促进学术交流,聘请了童兵、郑保卫、蒋晓丽、吴信训、张咏华以及英国拉夫堡大学的格拉汉姆.默多克等多位著名学者为客座教授。学院坚持“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重能力”的人才培养方针,注重学生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在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践教学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与专业教学紧密联系的第二课堂活动。学院与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广电集团、华龙网集团、五洲传媒集团、闻康集团等合作紧密,建有多个实习实践基地,强化实习、实践、实验、实训、实务等“五实”教育。历届学生在校期间发表新闻、文学作品平均上千篇,荣获国家级、市级等各种荣誉奖项数百项,毕业生就业率高。毕业生追踪调查结果表明,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我院毕业生勤奋踏实、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不少毕业生已成为党政机关、新闻传播机构、企事业单位以及教育部门的业务骨干、专家和领导干部;有的毕业生出国深造,获得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以及国内知名高校的硕士、博士学位。
现任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