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早期建筑,位于重庆市
重庆大学A校区内,总建筑面积约8249.51平方米。
历史沿革
民国十四年(1925年),重庆大学始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校址由菜园坝迁入沙坪坝,并建造了第一栋教学楼即理学院楼。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建文字斋。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10月,建A校区校门。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建工学院楼。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9月、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5月和7月,重庆大学工学院在上百架次日寇战机狂轰滥炸中3次遭遇破坏,死伤师生250余人。
民国三十四年(1935年),建重庆大学图书馆。
建筑格局
重庆大学早期建筑位于今重庆大学A区(现重庆大学与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而成,A区为本部老校区)。由理学院、工学院、文字斋、寅初亭及周边自然环境所构成,总建筑面积约8249.51平方米。
主要建筑
A校区校门
A校区校门,灰石青砖、形拙意朴,是一座砖石结构的建筑,由四尊底边为2米左右、削去了锥顶的四菱锥体门柱组成。中间的两尊大约7米高,相距约8米,形成了车辆过往的主干道,两边的门柱高度次之,大约6米左右,与中间的门柱以5米的间距构成了行人出入的人行道。
理学院楼
理学院楼,红檐青瓦。是重庆大学具有中国古典建筑的第一教学楼(原理学院楼),由重庆大学的创建人之一沈懋德先生设计。建筑主体部分采用近现代木构桁架结构体系,呈“山”型中轴对称布局,建筑面积约3322平方米。双层带阁楼,雕梁画栋,飞檐挑阁,青瓦灰砖,朱红门柱,屋顶为重檐歇山形式,屋面坡度较陡。
工学院楼
工学院楼为中西合壁式样,由留法学者刁泰乾设计,带着浓厚的欧式风味又具本土色彩。该建筑坐南朝北,面阔42.7米,进深12.2米,建筑面积2456.56平方米。建筑平面呈曲尺型布局,入口处设六边形塔楼,各层屋架均用杉木制作,墙体全部用条石砌筑,开创了重庆石建筑的先例。它既有中式的红格窗,又有西式教堂典型的玻璃彩窗,既有中式的弧顶门框,又有西式的镂花灯饰。
文字斋
文字斋是重庆大学的一座古色古香的平房建筑,以青砖黛瓦砌筑,红色立柱支撑,是纯正的中国传统建筑,也是重庆大学保存最完好的近代建筑之一。该建筑坐北朝南,平面呈“工”字形,中轴对称。砖木结构,穿斗式梁架,建筑面积约873平方米。内部结构则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民国时期中国建筑师探索中式建筑风格的典型例证。曾作为自动化系和计算机系的办公场所,现为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所用。
重庆大学图书馆
重庆大学图书馆是重庆大学最早的校舍之一,砖木结构,最初是学校图书馆馆舍。是重庆大学博雅学院教学办公场地。
历史文化
文化活动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邓颖超受邀在理学院楼演讲,从抗战的形势讲起,在这里发出“坚持抗日、反对各种投降逆流”的铿锵之声。同年,国民参政会第一届四次大会在理学院楼举行,会议通过了《声讨汪逆兆铭案》。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时任美国副总统华莱士也在理学院楼进行演说。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受重大师生邀请,周恩来到理学院楼进行演讲。郭沫若、黄炎培、邹韬奋、马寅初、于右任、王芸生、陶行知等一代文人志士也都在理学院楼留有足迹。
文物价值
重庆大学早期建筑研究抗战期间具有重大影响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历史事件提供了珍贵材料,反映了中国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同时,该建筑群是中国近代典型中西合璧与文化地域特色的时代风格与技术水平的代表,反映了中国近代具有代表性的建筑营造技术水平,对研究近代西部建筑技术史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保护措施
2019年10月,重庆大学早期建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重庆大学早期建筑位于重庆市重庆大学A校区内。
交通信息
自驾:自重庆市人民政府开车前往重庆大学早期建筑,路程约11.4千米,用时约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