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古城墙
重庆市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重庆古城墙,位于重庆市渝中区长滨路,切山为墙、辟峡为门,是世界建城史上最具特色的城墙之一,历史上曾4次大规模筑城,最早可追溯到2000多年前。
历史沿革
东周慎王五年、秦后元九年(前316年),秦将司马错,率兵一举灭掉蜀和巴这两个诸候国后,于东周慎王七年(前314年),将巴国的领域改名为巴郡,秦丞相张仪又在原巴国的首都(今重庆市市中区)建置江州城,这是重庆有史以来最早的一次建城的文献记载。
东汉建兴四年(226年),江州都督李严在旧城基础上新筑江州城。
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四川安抚制置副使兼重庆知府彭大雅为抗击元兵筑城;第四次就是明代戴鼎在宋城基础上筑城。
明洪武四年(1371年)夏,重庆府指挥使戴鼎大兴土木,垒石筑城。出身武夫然颇有心计的戴鼎,讲求风水,取“九宫八卦”之象。清乾隆《巴县志》记载:“明洪武初,指挥戴鼎因旧址砌石城,高十丈。周二千六百六十丈七尺,环江为池,门十七,九开八闭,像九宫八卦。朝天门、东水门、太平门、储奇门、金紫门、南纪门、通远门、临江门、千厮门为九开门。翠微门、金汤门、人和门、凤凰门、太安门、定远门、洪崖门、西水门为八闭门。”重庆古城便有了“九开八闭”十七道城门及城墙。
民国十年(1921年),杨森任重庆商埠督办,主张撤临江门,发展城郭间交通;民国十一年(1922年),重庆商埠督办扩建郭外马路二道,临江门瓮城、通远门瓮城及城墙分别被拆除;民国十五年(1926年)开始,潘文华任重庆市长时,为建筑马路,宏阔码头,朝天门、南纪门、西水门、定远门、太平门(瓮城门及城墙)等悉被撤毁或掩埋。民国二十年(1931年),在洪崖门至千厮门之间的二郎庙(现新城门街),建了一座新城门,此门是闭门,在发生紧急情况才启用。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因修建缆车,太安门被拆除,重庆古城墙自此逐渐衰败湮没。
建筑格局
重庆古城墙加上新城门共有18门,就是民间所说的“重庆城,开九门,闭九门”。重庆古城墙现存城墙共17处56段,总长约4404米,包括40米独立存在的宋代城墙。现状能完整显露的城墙段约为1295米,通过保护实施重新显露的城墙段约为2103米,共34段,待未来条件成熟再实施显露的城墙段长度约为1006米,共22段。现存城门和瓮城遗址共7处,包括东水门、太平门、通远门等3座现存开门,人和门等1座现存闭门,千厮门、南纪门、储奇门等3处部分瓮城遗址。现存炮台1处,位于通远门城墙段。
主要建筑
开九门
重庆古城墙的开九门建筑规模都比闭门大。有的还附有瓮城。瓮城是附于城门之外的小城,又称月城,用以掩护,便于防?守。没有瓮城的城门,城门的名字直接横书在城门上,有瓮城的?城门,城门的名字横书在瓮城的门上,而在城门上是另外横书四字,概括此门的作用、位置或气象。
朝天门在城东北。是重庆各城门中的正门、大门。在十八门中要算最宏伟的,外有瓮城,内有三重,一门洞、二门洞、三门洞。朝天门的瓮城门面对下游,即北向,门上书“朝天门”三字,入内在朝天门正门额上横书“古渝雄关”四字。门名朝天,是面朝封建君王一真龙天子之意。是王维《凝碧池》诗“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的朝天。清代以前,是迎接皇帝下达诏谕圣旨,封建王公官吏的码头。
东水门在城的正东。没有瓮城,城门不面江,过去到南岸,出此门渡江到龙门浩是最重要的路。此门内颇为繁盛,江南会馆、湖广会馆,禹王庙均靠城门。东水门是过去城门中一直保存到现在还较为完整的一座城门,门额上的“东水门”三字,石已风化。
太平门在城的正东南。此门过去也是一座重要的城门,城门额上横书“拥卫蜀东”四字。历来重庆府署、巴县署及其所属各署都在此门内。宋彭大雅时立此门。太平门外早先是木竹集中的地方,“太平”二字,是祝祷木材货运水路平安顺利之意。重庆开埠以后,外国商船在此停泊,木材集中地才向上游转移到黄沙溪。
太平门在城的正南。瓮城门面上游,即西向。储奇含有预兆城丰,宣扬城市昌盛之意。储奇门一带是重庆山货,药材行业集中的地方,到处是山货、药材的字号和堆栈。
金紫门也在城的正南,正对原重庆镇署(见古城图),紧靠储奇门,十七门中只有此两开门之间无闭门,相距又近,古有庙宇“金紫寺”于此。附近又有封建王朝设在重庆的金银库,故名金紫门。金紫门江边过去是柑船集中的地方,此门因修缆车道被侨毁,遗址无寻。
南纪门在城南偏西南角,瓮门面上游,西向。城门上横书“南屏拥翠”四字。南纪二字,出自《诗·小雅·四月》“滔滔江汉,南国之纪”纪者理律也,总汇也。此门为水陆两通的门,是一座较为重要的城门,出门向西沿江岸行,与通远门出城大道同方向,经佛图关南坡下,为佛图关所控制。
南纪门在城正西,瓮门东北向。城门上横书“克壮千秋”四字。此门为全城的后门,历来攻守都在此门,佛图关有失.便退守此门。通远门最险,门设城内最高处,门前一片深壑,无路可行,只一线西行可通,都在城桓的控制下,其险也若此。为古重庆通向成都等地起点。民国初经人工凿低岩层2.08米,使城门洞高达7.41米,改变原面貌。
临江门在城北,靠西。城门面江,瓮城门也面江,城门上书“江流砥柱”四字。此门与南纪门虽同为水陆两通的城门,但由此门通陆,颇受限制,因西行很崎岖,到处是夹谷。临江门一带修建马路,原址已不存,今临江路西北区路的十字路口上,有地道石拱洞,大致是临江门原址。
千厮门在城北,靠东。瓮城门面上游,西向。此门隔嘉陵江对江北城。《诗.小雅.甫田》:“乃求千厮仓,乃求万厮箱。黍稷稻梁,农夫之庆。报以介福,万寿无疆”。盖以千厮门内外,有千仓万仓,预祝丰收满仓之意。过去此门为粮货仓房集散地方。千厮门遗址,位于千厮门正街6号附近,面向嘉陵江。
闭九门
翠微门在朝天门与东水门之间,面向长江,当地人称为白鹤门。城门在白鹤亭25号居民家后壁,可见石砌城门遗迹。
人和门在太平、储奇二门之间,城外人和码头,规模甚大,有卷洞十一,卷洞上大书“人和码头”字大二米多见方,围以圆圈。人和门今已埋在街道地下,嵌在堡坎当中,遗迹难见。
太安门在东水门与太平门之间,记载中很少提及这座闭门,太安门一带城基虽在,但遗址无存。(4)凤凰门在金紫门、南纪门开门之间,以凤凰台而得名。凤凰门遗迹原在解放西路207号与211号之间,1990年10月房屋基建时被折毁,遗迹已无存。
金汤门在南纪门与通远门之间的山半腰,遗迹难考证。
定远门在通远门与临江门之间,面向嘉陵江。城内西为莲花池,东为巴蔓子墓。现城门已毁,遗址无存。
洪崖门在临江、千厮门之间,城门之东有洪崖洞,即洪崖滴翠所在,为古代一大名胜。据明曹学《蜀中名胜记》说:“城西雉碟下有洞曰洪崖.复以巨石,其下嵌空,飞瀑时至,亦名滴水崖。有元丰的苏轼、任仲仪、黄庭坚题刻”。洪崖洞旧址于今盐河巷93号附近,1983年修建排水沟,成为污水横流处。洪崖门城门已毁,在今沧白路张培爵烈士纪念碑左侧人行道下半坡上,可见遗址。
西水门在千厮门与朝天门之间。《增广重庆舆地图》中.西水门内绘有直显庙,城外有西水横街,现城门已毁,遗址无寻,只存有部份城墙遗址。
历史文化
古重庆各城门,都有不同分工和用途,过去民间流传些口碑谚语:
朝天门,大码头,迎官接圣。开。
翠微门,挂彩缎,五色鲜明。闭。
千厮门,花包子,白雪如银。开。
洪崖门,广开船,杀鸡敬神。闭。
临江门,粪码头,肥田有本。开。
太安门,太平仓,积谷利民。闭。
通远门,锣鼓响,看埋死人。开。
金汤门,木棺材,大小齐整。闭。
南纪门,菜篮子,涌出涌进。开。
凤凰门,川道拐,牛羊成群。闭。
储奇门,药材行,医治百病。开。
金紫门,恰对着,镇台衙门。开。
太平门,老鼓楼,时辰极准。开。
人和门,火炮响,总斧出巡。闭。
定远门,较场坝,舞刀弄棍。闭。
福兴门,溜跑马,快如腾云。闭。
东水门,正对着,鲤跳龙门。开。
文物价值
重庆古城墙,其创建、演变的悠久历史过程,充分反映了巴渝儿女的勤劳、勇敢与智慧,也反映了重庆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作为重庆母城的重要史证,对历史的陈迹有着重要意义,对重庆古城考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保护措施
1992年3月19日,重庆古城墙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9月7日,重庆古城墙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直辖后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3月5日,重庆古城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8年,太平门至人和门段城墙及城门保护工程启动修复。根据2018~2019年重庆主城区人行步道建设计划,重庆古城墙步道分两期实施,分别为一期(定远门-临江门段)和二期(南纪门-金汤门-通远门段)。一期(定远门-临江门段)已全部完工。定远门—临江门段起点为达美城市花园小区民生路入口,终点为北区路与临江路交汇处空地,全长960米。
旅游信息
重庆古城墙位于重庆市渝中区长滨路。
重庆市人民政府距离约重庆古城墙8千米,自驾前往15分钟左右。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8 10:2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