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大学
中国重庆市公办高校
重庆交通大学(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简称重庆交大(CQJTU),是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管,是由重庆市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共建的一所交通特色、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重庆交通大学前身为西南交通专科学校。1951年,为建设川藏公路急需,邓小平领导的西南军政委员会决定在重庆设立西南交通专科学校;11月7日,西南交通专科学校正式成立。
此后学校经历多次更名,1952年,学校更名为中专性质的西南交通学校。1953年,更名为重庆公路学校,属中央交通部西南公路管理局领导。1954年,更名为交通部西南公路学校,9月起,由中央交通部直接领导。1955年,更名为交通部重庆公路工程学校,由交通部直接领导。1956年12月,交由交通部公路总局领导管理,同年11月,又交给交通部教育局管理。1958年7月,交通部所属中等专科学校体制下放,交通部重庆公路学校下放归四川省交通厅管理。8月,学校更名为四川省重庆公路工程学校,这是中专时期的最后一次更名。
1960年8月,成都工学院土木系、武汉水运学院水工系、四川冶金学院冶金系迁入四川省重庆公路工程学校,共同组建重庆交通学院,办学地点为重庆市南岸区七公里。1963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重庆交通学院又划归交通部领导。1971年9月,重庆交通学院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合并。1972年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合并。1979年恢复重庆交通学院建制,重庆航务工程学校并入。
1979年1月,交通部决定恢复重庆交通学院,并由交通部直接管理。同年5月,重庆航务工程学校与重庆交通学院合并,学校本部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迁出至重庆航务工程学校校址——重庆市渝中区黄沙溪。1984年7月,重庆交通学院本部陆续迁回重庆市南岸区七公里。198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重庆交通学院增列为第三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6年,交通部西南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并入重庆交通学院。1999年12月,重庆交通学校(河运校)成建制划归学校;2000年1月,学校由交通部划转重庆市,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重庆市为主的管理体制。2000年12月,重庆市交通技工学校(重庆交通科技学校)划归学校管理。
更名发展
2006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重庆交通学院更名为重庆交通大学。办学地点在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66号。同年,学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6月,学校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名单。2007年,学校接受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结论为“优秀”。2009年,国家批准在重庆交通大学设立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0年,学校成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1年7月,占地2400亩的重庆交通大学双福校区(今科学城校区)一期工程建成。重庆交通大学形成双校区办学格局。9月,学校入选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3年1月,学校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2016年8月,学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8月,学校成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2017年3月,与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共同发起成立“一带一路”中波大学联盟。7月,入选重庆市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0年5月12日,与四川大学等高校共同发起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2022年1月13日,入选重庆市高水平“四新”建设高校立项(培育)名单(新工科建设高校立项培育名单)。
2024年11月27日,重庆交通大学前沿技术交叉研究院建设方案通过论证。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3月,重庆交通大学设有20个学院(部),本科专业67个,覆盖工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法学等7个学科门类和15个专业大类。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11月,重庆交通大学有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土木工程等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土木水利等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获批重庆市3个市级一流学科、16个市级重点学科,4个市级“人工智能+”学科群,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学科专业群7个。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3月,重庆交通大学有教职工2210人,其中专任教师1648人,高级职称教师约900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交通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交通部“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交通部青年科技英才、重庆英才计划、重庆市“百名杰出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人选、巴渝学者等各类高层次人才200余人次。聘请多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以及中国工程设计大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等业界人士担任学校特聘或兼职教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全国十大桥梁人物、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重庆市最美科技工作者、重庆市名师等获得者30余人。
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3月,重庆交通大学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重庆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8个。3个国家特色专业,水利水电工程等7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有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15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2门,市级一流本科课程达119门。建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水利水运、交通运输工程、力学、材料、航海等5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2个,1个重庆市级实践教育基地。
2022—2023学年,重庆交通大学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共立项180项,其中国家级28项,市级84项,校级68项。结题验收191项,发表论文100余篇,专利60余项,形成调查报告60余份,软件、著作等共37份,实物52件,竞赛获奖共100余项,其中,国家级33项、省部级54项。获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市赛金奖2项、银奖4项、铜奖8项,入围国赛1项;获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金奖17个,银奖10个。
2023年,重庆交通大学立项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8项,重庆市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51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3月,重庆交通大学先后与30余个国家近100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发起成立了“一带一路”中波(波兰)大学联盟,并担任轮值主席。此外,学校还是中俄交通大学联盟核心成员。学校在非洲贝宁和美国华盛顿开办孔子学院,拥有欧洲研究中心和贝宁研究中心共2个教育部备案的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和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委托培养院校,来华留学生规模约600人次/年,留学生曾在中央电视台和国家汉办联合举办的“汉语桥”在华留学生汉语大赛中摘金夺银。学校先后与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高校合作举办了6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泰国、斯里兰卡和贝宁等国高校和机构合作举办了3个境外办学项目。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3月,重庆交通大学拥有3个国家级重点科研平台,水利水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桥梁结构工程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力学治沙与生态碳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城市轨道车辆系统集成与控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智能物流网络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山地城市交通系统与安全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绿色航空能源动力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西部交通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48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西南水运科学研究院、沙漠土壤化研究院等20余个研发机构。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3月,重庆交通大学在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寒区工程、冻土生态航道、轨道装备、运输物流、绿色航空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学校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17项,省部级及学会科技奖励600余项。
学术资源
截至2024年5月,重庆交通大学图书馆创办于1951年,图书馆由南岸校区图书馆、科学城校区图书馆组成,馆舍面积约3.6万平方米,馆藏文献441.55万册,其中印本文献232.05万册,电子图书209.5万册,具有SCI、EI、Elsevier、CNKI、万方、维普等中外文数据库50余个,形成了印本文献和电子文献相结合、覆盖学校所有学科专业的馆藏体系,满足了学校的教学科研需要。
应用数学和力学》(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于1980年创办,双月刊,是由重庆交通大学主管和主办的全国性学术刊物。主要刊登力学、力学中的数学方法和与现代力学紧密相关的应用数学方面的创造性学术论文。期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科协评定为择优资助基础性、高科技学术刊物,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评定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被中国知网、中国万方、中国维普、荷兰爱思唯尔公司Scopus数据库、美国数学评论、英国科学文摘、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等二十余个文摘或数据库收录。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2年,双月刊,是由重庆交通大学主管及主办的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主要刊登交通土木类在实验、理论及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桥梁与隧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港口航道工程、水利水电工程、资源环境工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该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公路运输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2级期刊。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于2001年1月创刊,双月刊,是由重庆交通大学主管和主办的综合性社科类学术刊物。学报主要栏目有“政治法律”“人文交通”“经理管理”“文学艺术”“语言学研究”等。期刊为中国学术期刊综合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全文收录期刊。首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执行优秀期刊,重庆市社科规划资助期刊。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重庆交通大学徽志为圆形构图,是以秦汉篆体“交大”二字变形组合,图形如多人排列,暗示“人人交大、交大人人”,图形底部“1951”为建校时间;外环上方为“重庆交通大学”中文校名,下方为英文校名。学校徽章为印有学校徽志的圆形证章和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教职工的徽章为红底金字,学生的徽章为白底金字。
重庆交通大学校旗为标准色长方形旗帜,正中是中英文校名及学校徽志,色彩按照学校视觉识别系统规定的标准色和辅助色搭配应用。
精神文化
重庆交通大学校训为“明德行远、交通天下”。
其意为唯明德日新方能行远;唯研学不休、实干不懈、行远不息方能交通天下。“明德”是学校办学育人的一贯目标,是师生员工治学为人的根本要求。“行远”指交通人的特质和使命,寓意重庆交通大学人一直在路上,学无止境。“交通”指学校立足“交通”,多学科交融、理实并重。“天下”指学校立足交通、扎根西部,建设重庆、服务全国的办学理想。
重庆交通大学校风为“严谨求实、团结进取”。“严谨”指治学、为学、做人的态度要严谨、要实事求是;“求实”指治学、为学、做事的精神必须注重实践、学以致用,根据实证、求索真相。“团结”指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实现共同的理想、完成共同的目标任务。“进取”指百折不挠、追求真理的精神和状态。大胆探索、科学求实的勇气和态度,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的胆识和气魄。
重庆交通大学的办学传统是甘当路石、进无止境。指学习、研究、思考、创新像路的延伸一样永无终点,寓意学校的发展源远流长、不断进取、继往开来、永无止境。
重庆交通大学的奋斗精神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意为注重向历史学习、向实践学习,反对空谈、坚持求真,埋头实干。
重庆交通大学校歌为《重庆交通大学校歌》,由重庆交通大学魏巍等人创作。校歌合唱版时长3分5秒,由国家一级作曲、贵州省音协副主席、贵州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教授唐德松作曲、编曲及制作。
社团文化
截至2023年9月,重庆交通大学具有约80余个社团,涵盖志愿公益类、学术科技类、创新创业类、文化体育类、自律互助类、素质拓展类、思想政治类等类别,包括知识产权协会、创新创业协会、羽毛球协会、菜根文学社、机械创新协会等社团组织。2022年5月,重庆交通大学举办“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第二十二届社团文化艺术季,艺术季每年举办一次,持续一个月,举办了100多项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和艺术活动,开幕式当晚各社团表演各自的特色节目。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3月,重庆交通大学具有南岸、科学城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近2900亩。
南岸校区
重庆交通大学南岸校区位于重庆市南岸区学府大道66号。校区占地面积约500亩。校区内设有土木工程学院、河海学院、交通运输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学院等17个教学机构,建有综合实验楼、第一教学楼、港航楼、第四教学楼、体育场等办学设施。
科学城校区
重庆交通大学科学城校区位于重庆市双福新区福星大道1号,校区占地2400亩,建筑总面积63.72万平方米,为学校的行政中心,理工学科专业和基础学科专业为主的教学科研园区。截至2024年5月,科学城校区仍在建设中,校内建成包括公共教学楼、德园、礼园学生宿舍和食堂、学生活动中心、土木学科组团、西科院组团、风雨操场等办学设施约45万平方米。校区于2011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有山区桥梁与隧道道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和15个学院1.5万余名师生入驻,主要承担学校研究生一年级和本科一、二年级的教育教学任务。
校园环境
重庆交通大学校园内具有李子湖、红楼等自然、人文景观。校园构建了“生态参天地,理水纳百川”的校园景观,体现重庆交通大学的水陆交通特色。
历史建筑
学校内历史建筑——红楼、青楼位于重庆交通大学南岸校区,始建于1943至1954年,其因墙砖的颜色而得名,为重庆公路工程学校的教学用房。青楼和红楼均是“仿苏氏建筑”,左右呈中轴对称,平面规矩而具备檐部、墙身、勒脚的“三段式”结构。墙体是砖砌勾缝,房顶是斜顶,而且门洞上面和窗户四周都有一圈突起的花边,红楼的正门还有精致的雕刻。2018年,历史建筑入选重庆市第二批81处历史建筑名录。2023年,出现在第八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推介名单中。
李子湖
李子湖位于重庆交通大学科学城校区。水体面积达115亩,自然环境良好,视线开阔。湖畔微风和煦,湖中有天鹅等动物。
图书馆
重庆交通大学图书馆有南岸校区图书馆、科学城校区图书馆,馆舍面积约3.6万平方米,馆藏文献441.55万册(其中印本文献232.05万册,电子图书209.5万册),图书馆设有11个书库、9个研修室、6个阅览室,6个自修室,阅览座位3684个。图书馆实行24小时开放。
校友情况
截至2024年3月,重庆交通大学办学70多年来累计培养各类各层次人才20万余名。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重庆交通大学章程.重庆交通大学信息公开网.
学校简介.重庆交通大学.
校史文化.重庆交通大学迎新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5 19:4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