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简称西夏碑,藏于甘肃省
武威市凉州区崇文街181号
武威市西夏博物馆内,是保存比较完整、内容比较丰富、
西夏文和
汉文对照字数最多的
西夏碑刻。
历史沿革
大云寺,始名于唐武则天时。武则天信奉佛教,曾令两京及天下诸州俱建大云寺,凉州即把前凉张天锡所建的宏藏寺改建为大云寺。
西夏天祐民安五年(1094年),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树立。原置于凉州(今武威)的护国寺内。
元灭西夏后,大云寺毁于战火,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被当时的有识之士砌亭封闭。
明洪武时,大云寺由日本沙门志满募化重建。
清嘉庆九年(1804年),甘肃学者
张澍到大云寺游览,发现一座完全封闭的砖砌碑亭,碑亭内为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法国人德维利亚根据西夏碑的拓片,发表了《唐古特西夏国的碑刻》一文,明确认定,以前误认的“女真小字”,其实是西夏文。
民国时,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由大云寺移置武威文庙。
文物特色
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碑上的线刻伎乐菩萨、云头宝盖、卷草纹图案,线条流畅,形象准确、生动,是西夏优秀艺术品。文字遒劲、秀美,是优秀的书法艺术品。
碑文第一行和第二行的上半段残缺。四周有线刻的卷草纹,碑头题名的两侧各有一个线刻的伎乐菩萨,作舞蹈状。题名的上端是云头宝盖。线刻伎乐菩萨、宝盖、卷草纹图案等。
文物遗存
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现藏于武威文庙内。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碑首呈半圆形,龟趺,碑通高2.6米,宽1米,厚0.3米。碑阳西夏文篆额2行8字,汉译为“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碑文第一行和第二行的上半段残缺。四周有线刻的卷草纹,碑头题名的两侧各有一个线刻的伎乐菩萨,作舞蹈状。题名的上端是云头宝盖。碑文西夏文楷书28行,每行65字。碑阴为汉文,额篆“重修□□寺□□塔碑铭”,碑文楷书,竖行26行,行70字。碑文记前凉张天锡始建护国寺塔数有灵验,至西夏天祐民安四年(1093年)修复因地震而倾斜的塔身之功德。文末列修塔之功德人员姓名。尾题“天祐民安五年(1094年)岁次甲戌正月甲戌朔十五日戊子建”,张政思书并篆额。伎乐天的胸部和手腕上均有饰物,赤露上身及双脚,下着长裙,面形肌肉丰满,吸收了敦煌飞天的艺术特点。
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背面刻汉文楷书碑铭很长,主要内容是:武威这座七层古塔,是古印度国王阿育王(前272—232年)分佛舍利所建八万四千座宝塔之一,张轨任凉州刺史(301—314年)时重建,此后数百年来,“塔之感应,不可殚纪”1092年“冬,凉州地大震”佛塔被震歪斜。第二年,西夏国王、皇太后“遂命增饰。于是,众匠率职,百工效技、朽者缋者,是墁是饰,丹具设,金碧相间,辉耀日月,焕然如新,丽矣壮矣,莫能名状。”第三年,佛塔及其寺庙修建完工后,西夏国王“诏命庆赞”“兼启法筵”“仍饰僧一大会,度僧三十八人,曲郝殊死罪五十四人”,“特赐黄金一十五两,白金五十两,衣着罗帛六十段,罗锦杂幡七十对、钱一千缗,用为佛常住。又赐钱千缗,谷千斛,官作四户,充番汉僧常住,俾晨错香火者有所资焉,二时斋粥者有所取焉。至如殿字廊庑,僧坊禅窟,支颓补,一物之用者,无不仰给焉,故所须不匮,而福亦无量也”西夏国王、皇太后希望因此获“觉皇妙荫,万寿元疆”。
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碑中的西夏文和汉文所讲述的内容大体相同,但叙事的前后有差别。两面的文字不是互译的,而是各自撰写、然后刻写上的。碑文记述了凉州城内护国寺佛塔于西夏天祐民安三年(1092年)地震时倾斜、西夏皇太后和皇帝下诏加以重修之事。虽然西夏文和汉文的碑文在段落次序等方面不尽相同,但所记内容却基本一样,可以互相比较研究。
历史文化
张澍(1776—1847年),字伯瀹,号介侯,甘肃武威人。清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历任贵州、四川、江西等地知县,并先后任教于兰州兰山书院、汉中汉南书院。他是清代著名经学家、史学家、金石学家,著有《姓氏寻源》《姓氏辨误》《西夏姓氏录》《续黔书》《蜀典》《养素堂文集》《养素堂诗集》《诸葛忠武侯文集》等。
清嘉庆九年(1804年),张澍到大云寺游览,看到一座完全封闭的砖砌碑亭。打开碑亭,发现了被史学界称为“天下绝碑”的石碑——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
西夏统治者刻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碑铭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一些牵强附会的离奇故事来字宣扬佛法无边,并宣扬自己的功德。碑铭中记录的一些事情,却是研究西夏社会历史的珍贵资料。例如,说寺庙中有专门从事农业劳动的“官作四户”是揭示西夏土地制度和阶级关系的惟一材料;说1092年冬天武威大地震,是其他汉文、西夏文文献中所仅见的,是研究中国和甘肃地震史的珍贵资料;说西夏手工业存在“百工”技术水平高,说“武威当四冲地,车辙马迹,辐凑交会,日有千数”是研究武威地区,以至整个西夏王国工商业的珍稀资料。碑铭使可了解到:西夏有几个国名——“大厦”国,“大白高国”等,西夏国王、皇太后都有尊号。西夏境内的各民族——番(党项人自称)、汉、羌、回鹘等“番汉四众”、“番汉僧”和睦共处。西夏对于佛教“尤所崇奉”、“近自畿甸,远及荒要,山林溪谷,村落坊聚,佛宇遗迹,只椽片瓦,但仿佛有存者,无不必葺故浮图梵刹,遍满天下”。而且,西夏佛教中存在不同宗派,“宗尚各异”此外,碑铭还为考订西夏的官制、纪年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西夏碑的大部分篇幅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大意是:印度阿育王造塔八万四千奉安舍利,武威郡塔即其数也,自周至晋也有一千余载,中间兴废,经典莫记。前凉张轨修建宫殿,正修在此塔遗址之上。到张天锡时,宫中多现灵瑞,张天赐很诧异。有人告诉他:宫殿修在了阿育王造的故塔基上。张天赐遂舍宫置寺,复建其塔。传至西夏,古塔已倾斜,正要加以修缮,当夜风雨大作,周围的人听到斧凿声,第二天一看,宝塔已直立如初。寺塔也多次显灵,如西羌人攻凉州城时,夜里亦有雷电,在昏暗中,塔上出现神灯,光焰万丈,吓退了敌兵;北宋和西夏交战时,西夏王到寺内祈祷,每战必胜;西夏天祐民安三年(1092年),凉州大地震,房倒屋塌,人畜伤亡惨重,寺塔严重倾斜,摇摇欲倒,西夏崇宗下令修缮,正在紧锣密鼓准备修复之际,寺塔神奇地自行复位,直立起来。西夏朝野一时大惊,于是皇帝和太后下诏重修寺塔。工程竣工之后,刻石树碑,颂扬寺塔的灵瑞和西夏王朝的功德。
西夏文字,是
李元昊建
西夏之际命大臣
野利仁荣仿汉字创制的,发现的有6000多字,跟汉字有很多相似之处。学者张澍说,西夏文字“乍视字皆可识,熟视无一字可识”。比如西夏文中的“虫”字,是在“人”字上面加多表示“足”的一撇,因为党项人认为,虫大多是多足的。
文物价值
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碑铭提供了一些未见于史籍记载的宝贵历史资料,是研究西夏语言文字的珍贵资料。中外学者都曾经根据碑铭来考察、研究西夏文字处理的结构、语音、语法,是保存最完整、内容最丰富、西夏文和汉字对照字数最多的西夏碑刻。
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对研究西夏语言文字、社会经济、土地制度、官制、民族关系、阶级关系、国名、帝后尊号、佛教盛况等均具有比较重要价值。
文物保护
1960年3月4日,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西夏碑)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藏于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崇文街181号
武威市西夏博物馆内。
周二至周日9:00-17:00(16:30停止入馆)免费开放,每周一闭馆(国家法定假日除外)。
武威市市内可乘坐15路或16路公交车到文庙广场站下车,步行约100米即可到达;从武威火车站乘28路或12路公交车到富民小区站下车,步行约400米即可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