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札记
文学术语
札,是古代学写字用的小木片。札记是读书时摘记的要点和心得。采访札记是记者把采访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择要记录下来,公开发表的一种新闻体裁。采访日记、采访随感录等,都可归入采访札记这种体裁,常用第一人称写作。
名词解释
采访札记是一种可以公诸于众的小型“情况反馈”,往往是记者完成新闻报道任务同时的副产品,着眼点在于交流信息、推动工作。它的题材范围较小,也不像通讯那样强调指导性,然而某些新发生、新发现的情况和问题,却又是为社会公众所关注的。记者用短小精悍的札记形式,把所见所闻所感如实记录下来,可起到阐明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匡正视听、明辨是非和提醒注意等作用。
采访札记这一新闻边缘体裁,是党的十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新闻改革中逐步流行起来的。札,原指我国古代写字用的小而薄的木片,札记是求知的人读书时信手摘记的要点与心得,是一种随笔记下来,加以公开报道的一种新闻样式。报纸上出现的采访笔记、采访日记、采访手记、采访杂感、采访随感、采访见闻等均属这一类。
写作要求
1.有为而发,针对性强
采访札记既然是一种可以公开的“情况反映”,这种体裁的行之本身就要求记者能抓住那些当前群众十分关心的热门话题,或那些能切中时弊的问题。前者,如《文汇报》1992年8月15日的《细声扣询兼职事,莫问我从哪里来——黄浦区科技人员谋求第二职业心态录》便是一例。科技人员业余兼职,本来是一件好事,可是由于传统观念作怪,却有人视作“坏事”。这一来,让不让科技人员业余兼职,就成了是否真的搞改革开发的一个测量表,成了知识界的一个焦虑点和社会上的一个热门话题。上海黄浦区科委开了绿灯,科技人员心头一热,跃跃欲试,但早先压在心头的乌云不能说已经驱散净尽,有的人不免仍有所疑惧,于是就出现了既想搞又担心的复杂心态。针对这种情况,记者在札记中表示了理解和支持的态度,有的放矢地指出,允许科技人员从事第二职业,于国于民都有好处。
至于那些切中时弊的问题,多半是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记者把它端出来,目的就是要让全社会都来关心它、政治它。例如在1989年间,《中国青年报》的一篇采访札记,在陈述当地师范院校招生难的种种事实后,尖锐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繁荣的经济掩盖了脆弱的教育,广东的师范院校几乎办不下去了。”
2.事实典型,说服力强。
采访札记篇幅短小,无法一二三地罗列材料,只能选择那些典型突出、有说服力的事实。例如新华社记者采写的《40:1与1:10的警示》(《人民日报》1988年8月20日),说的是上海市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引进技术设备1000多项,用外汇10亿多美元,但用来消化吸收外来技术的资金仅9600万人民币,两者相比为40:1。而在日本,每引进1美元的技术,却用10美元进行消化改造,比例为1:10.这两个数字非常典型,尖锐地指出了我国引用体制上的弊端。
3、自由灵活,生动活泼
札记体本身带着随笔的性质,所以,写作采访札记,也是意到笔随,自由灵活,好比朋友话家常,亲切自然。可以是边叙边议,可以是散文笔法,可以是叙述中夹着白描,还可以对某个细节进行聚焦“放大”。例如,《平视,是一种了解——全国个体劳动者第二次代表大会采访札记》,就是一篇集感想、评论与分析于一身的随感录。它针对现实生活中对个体劳动者的各种误解、提出既不要仰视、也不要俯视他们,只有平视,把他们看作身边普通的一员,才会有呵护实际的了解。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07-21 12:45
目录
概述
名词解释
写作要求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