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醴陵县志》是2009年6月
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
刘谦。该书主要记叙了湖南省各县区在民国期间的一系列大事件。
民国《醴陵县志》肇始于民国二十五年(1936),由县长贺笠青倡修。旋因
抗日战争爆发,经费困难,采编工作时断时续。其间经过九任县长(主修),历时十三年,一部由
县长陈鲲主修,刘谦总纂之醴陵县志,方于民国三十七年(1948)铝印成书。 该志分图、记、志3大类,表、传则散见于各专志中。全书共设16门70目。舆图、大事记之后,列十三个专志,而以《醴陵沦陷纪事本末》殿其后。13个专志依次为:建置志、地理志、交通志、赋役志、政治志、教育志、礼俗志、食货志、氏族志、人物志、宗教志、方言志、艺文志。该志舆图“悉根诸专家实测”,采用现代科学方法绘制,加色套印,故于全县疆域之广袤,山丘之高度,河流之径流,与夫市镇村落之位置,地层物产之分布,均能一目了然。大事记纪事起于西汉高后四年(公元前184),止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13个专志除文字记载外,复系以各类表格,故“全邑掌故,无不备载”。书凡10卷,计168万字,实为县志中鸿篇钜制。该志于志料之采集与内容辑录方面,亦有其独到之处。力矫旧志重人文轻经济之弊,关注国计民生。举凡全县之农矿工商诸业,无不述其历史,祥其现状,条其得失,以利兴革。经济诸志外,该书之方言志亦颇具特色。志中对语言区域、源流之辨析,方隅口语之考证极为精详。尤其是其中所作声、韵表,以明古音、国音、方音之差异,其音符则采赵元任之国际音标。这些,自然是旧时其他方志作者所不能望其项背,即晚近所成诸志,亦多所不及。另,氏族志中之氏族表,著录全县318个族姓之始迁人名及其源籍和落业地点,始迁时间及现有人口等,亦为他志所不经见,而为后之治人口学者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大事记较详地记述了太平军在县境之活动,萍、浏、醴起义,北洋军阀之祸湘殃醴,北伐军在醴陵之胜利进军等史事,以及书末专撰之《醴陵沦陷纪事本末》,这些,均为湖南近、现代史之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史料。
据统计,民国期间,包括清末兴起之各县所撰乡土志在内,湖南全省共纂修县志50余部(含未刊稿本),质量参差不齐,其中亦不乏佳作,但就整体而言,《醴陵县志》以其体例之严谨,类目之新颖,记述之详瞻,堪称诸志之冠。书成之后,呈送以“纂修省志,导修县志”为主要职责的湖南文献委员会“例请审查”时,受到该会主任仇鳌的高度赞扬,称其为开省内县志之先河。刘谦亦因此被聘为湖南文献委员会县志处处长,负责指导和督修全省之县志。
《民国醴陵县志(繁体竖排版)》讲述了:醴陵,荆楚古邑,湘东明珠,地处湘赣要冲,历为湖南东大门。其地古为《禹贡》所称九州的荆州之域,春秋、战国属楚。西汉高后四年(公元前一八四年),封长沙相刘越为醴陵侯。东漠初,析临湘县(辖今长沙、望城、浏阳、醴陵四县地)地置醴陵县。三国时,醴陵属吴之荆州长沙郡。晋代因之。南北朝宋属湘州长沙内史;齐以后属湘州长沙郡。隋初属荆州长沙郡;大业三年(六○八),改临湘县为长沙县,撤醴陵县建置,以其地并人长沙县。唐武德四年(六二一),分长沙县地复置醴陵县,属江南西道潭州长沙郡。
五代十国时,属楚国潭州长沙府。元代属湖广行省岭北湖南道天临路;元贞元年(一二九五),升县为州。明洪武二年(一三六九),降州为县,隶
湖广布政使司长沙府。清初仍之;康熙三年,湖南建省后属湖南省长宝道长沙府。民国时期,湖南省省县之间区划频变,体陵隶属不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