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微量活性物质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是一种对来源于中胚层及神经外胚层的细胞,有广泛促分裂作用的微量活性物质,主要分布于脑、垂体、神经组织、视网膜、肾上腺、心脏和骨等器官或组织内,其他组织含量很少,在血清和体液中以极低的浓度存在.
药代动力学
对aFGF皮肤用药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由于皮肤的屏障作用,大分子的药物难于扩散通过,一般认为经皮给药的药物分子量应小于1000。实验中所用药物rhaFGF是一大分子多肽类,理论上应难以透过皮肤进入体内,对照组的实验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但皮肤受损之后,正常的屏障受到破坏,药物可以通过破损的表皮进入血液循环,但其量很少,且随着皮肤伤口的愈合(一方面皮肤的伤痕很浅;另一方面rhaFGF的促愈合作用),在用药3h之后,血浆中的rhaFGF含量几乎为零,因此实验的药动学曲线在3h处终止,此后,在血样中已测不刘原形物,说明rhaFGF在体内没有蓄积作用。标记物( I-rhaFGF)中的游离I 和一些小分子降解物,随时间的延长进入血液的数量逐渐上升,6h后放射性强度达最高峰,这时放射性的摄取量占总量的1.4%,而此时血液中rhaFGF几乎为零,证明了放射性的主要成分是 I一和小分子的降解物。虽然破损的表皮已经愈台,大分子的rhaFGF难以透过皮肤吸收,但随着I-rhaFGF的缓慢降解,在血液中仍维持一定量的 I一和小分子的降解物,因而血中的放射性吸收与代谢曲线在低水平拖延较长的时间。由于3 h后rhaFGF在血中几乎已无原形物存在,因此,96h之后研究rhaFGF在各脏器的分布已毫无意义。但是,实验结果给我们一个启示,即在非用药皮肤上的放射性含量最高,这说明rhaFGF对皮肤有较大的亲和力,并且能通过破损皮肤吸收后向机体其他皮肤扩散。
综上所述,可以认为:rhaFGF不能通过健康皮肤进入体内,可通过破损皮肤进入血循环,但吸收量少,原形物半衰期短,无蓄积作用;吸收后rhaFGF可分布于远处皮肤,且含量较高,提示本品对皮肤有较大亲和力;进入机体的rhaFGF主要从尿中排泄。
优势
在该药的三期临床试验中,证实了它在烧伤领域具有很好的疗效,与市场上碱性产品相比,具有以下几大优势:
⒈aFGF受体最多,结合能力更强:aFGF是已知FGF中,唯一能与所有受体蛋白有高度亲和力的FGF;
⒉创面环境呈酸性,aFGF更亲和酸性创面环境;而bFGF为碱性物质,会与创面酸性环境发生反应,影响bFGF的分子结构。
⒊从正负电荷看,aFGF在创面酸性环境下带负电荷,bFGF带正电荷;aFGF更容易与带正荷的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发挥其温和持久的生物学活性。
⒋同时,在一些慢性难愈合性溃疡创面中,bFGF的使用,也有可能导致增生性瘢痕的形成;研究显示,这是由于其活性太强,对细胞的刺激太大的结果。
初步的临床研究结果也表明:aFGF在烧伤创面的应用,显示了它良好的治疗效果。相信在以后的临床应用中,能够证明它是烧伤领域的又一个好药!
临床应用烧伤
细胞生长因子临床应用于烧伤已有将近10年的历史。从早期的表皮生长因子(EGF)到后来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其临床使用都显示了它们在烧伤领域的良好的治疗效果。
虽然它们都能够促进创面愈合,但是临床中很多问题,比如对皮肤的刺激,对癍痕的影响,创面修复的效果等仍待解决。
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是既表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之后,于04年底月取得中国专利,07年6月问世的另一个细胞生长因子类产品。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4 23:46
目录
概述
药代动力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