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临床实验室测酶活性时常使用
比色法,先让酶与底物在一定温度下作用一段固定的时间,然后停止
酶反应,加入试剂进行化学反应呈色测出底物和产物的变化。由于比色法灵敏度较低,或由于手工操作不易控制好,常定在30分钟左右。历史上这类方法常被命名为“
终点法”、“
二点法”、“固定时间法”和“取样法”。大多数文献使用“固定时间法”。此命名指出了用这类方法测
酶活性浓度,必须保证酶和底物在所选定的温度下作用时间要很精确,否则将引起较大误差。但“取样法”的命名更具有特征性。因它指出此类方法和下面将提到的另一类连续监测法相比较,最基本一点的是此类方法停止反应后才测底物或物的变化。很难进行连续监测,而另一类方法则不需停止酶反应,就可测定反应物的变化,很容易观察到反应的整个过程。后一类方法开始于50年代,Warburg首先用分光光度计。在340nm处直接监测到反应物NADH的动态变化过程。由于不停止酶反应,不需添加其它呈色试剂。
在酶作用下,底物[S]浓度不断下降,随之有相应产物[P]产生。不少酶在反应一开始的阶段,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反应速度较慢,称为
延滞期,随后在过量浓度的底物存在条件下,酶反应以恒定的速度进行,不受底物浓度变化的影响,这段反应称为线性反应期或零级反应期。随时间延长,反应速度除与酶量有关,还与底物浓度有关。即v=k(a-x),式中a为原来底物浓度,x为消耗的底物浓度,如反应物浓度项上指数为1,称为一级反应,假如反应速率受二种或二种以上物质浓度的影响,则各个反应物浓度项上指数总和作为反应级数,可以分别为一级、二级或多级反应,总的将这段反应时期称为非线性反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