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娘
词语解释
酒娘,汉语词语,读音是jiǔniáng,意思是酒酿,带糟的甜米酒。
解释
酒酿,带糟的甜米酒。
特征
娘酒一年四季都可酿制,但一般多选择在冬至前后,这时期天气较冷,空气和水的杂菌较少,所产的酒质量好,可久贮。民谚有“冬至酒,放到明年九月九”。当然,重阳开始酿酒也不少,因为这时期酿酒主要是为了应节,是过年的需要。
出处
明 汤显祖 《牡丹亭·诇药》:“翦裁寸方,烧灰酒娘,敲开齿缝把些儿放。”
徐朔方 等校注:“酒娘,甜米酒。”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桥西录》:“其烧酒未蒸者,为酒娘儿,饮之鲜美。”
亦作“酒娘子”。 《儒林外史》第九回:“在 洪武爷 手里过日子,各样都好;二斗米做酒,足有二十斤酒娘子。”
在《笑林广记》一书中出现酒娘一词
酒娘
人问何为叫做酒娘,答曰:“糯米加酒药成浆便是。”又问既有酒娘,为甚没有酒爷。答曰:“放水下去就是酒爷。”其人曰:“若如此说,你家的酒是爷多娘少的了。
考证
“娘酒”酿造方法与我国各地的“黄酒”“甜酒酿”或“醪糟”制法都有相似之处,但也有明显的不同,深具地方特色。
酒娘,指酿出的原浆酒。酿酒的糯米饭干被称作“娘饭”,酿酒时把捏碎的酒饼混入“娘饭”中,并置于酒缸中发酵,所酿出的原浆酒就被称作“酒娘”。把“酒娘”滤出,所剩的酒糟叫“酒娘糟”或“糟嫲”。经陈酿或火炙的“酒娘”呈深黄色、黄褐色,故称黄酒。
在古汉语里,“酒娘”也具有甜米酒的含义。明·汤显祖《牡丹亭·诇药》:“裁剪寸方,烧灰酒娘,敲开齿缝把些儿放。” 明·屈大均有诗:“酒娘宜好糯,甜甚出糟时。清浊都难醉,壶觞取自怡。萧骚秋树叶,珍丽节花枝。不饮胡为者,吾生已暮迟。”
在客家方言词典里,《客英词典》(1905)最早记录了“酒娘”一词,但词典作者把它误释为酵母(yeast)。或许,词典作者把“酒娘”当作“酒母”,进而把它理解为酵母。我国一些地区也有把酿造黄酒的淋饭酒母称作“酒娘”。然而,客家方言所称的“酒娘”并非酒母,也不是指酵母,而是指酿出的原浆酒。值得注意的是,该词典也收录了“茶娘”一词,指的是所泡出的浓茶,由此也可推知,“酒娘”其实原本是指所酿出的原浆酒。
参考资料
酒娘.千篇词语词典.
“娘酒”之称的由来.梅州日报数字报.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22 10:05
目录
概述
解释
特征
出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