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矿
矿产开发系统工程
配矿工作是结合矿山生产目标和生产技术条件限制进行矿石质量综合的系统工程,按照一定比例将不同品位的矿石进行搭配、混匀,使其满足矿山矿石产品质量要求。通过将高低不同品位矿石进行质量匹配、中和,以增加合格矿石的产出量,减少矿山废石量的占用空间,改善矿山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矿产资源的利用率。
基本概念
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为了提高选矿效率,降低精矿的生产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各矿山企业除了抓好采选工作外,对于采选的中间过程,即配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谓配矿,是指在矿石采下后运装过程中, 有计划按比例搭配不同品位的矿石,混合均匀,在保证达到选厂要求的质量标准情况下综合利用矿床资源, 提高经济效益,延长矿山服务寿命。搞好配矿工作提高供矿质量对矿山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质量因素
影响配矿质量的因素
品位因素
(1)矿山地质品位与实际出矿品位差距较大,按地质资料编制的矿山生产计划,用于配矿指导误差较大;
(2)地质采样工作不规范,导致采样误差。同时因个别职工责任心不强,造成采样与编号不相符合等问题,导致基础材料失真;
(3)爆区矿石品位未作现场标识,现场作业人员无法将实际作业位置与地质品位图相对应,只能根据经验估算判断,难以达到精确控制的要求。
配矿方法因素
(1)在配矿工作中忽略供矿量因素的影响,以简单的地质品位算术平均代替品位与矿量的加权平均进行配矿,导致供矿品位失控;
(2)配矿采用自卸汽车运输,车辆故障较多,稳定性较差。
监督管理因素
(1)监督检查工作不力,以致于现场有关条件已发生改变,配矿方案却不能及时调整,失去了配矿的意义;
(2)配矿质量没有和经济承包责任制挂钩,造成有关人员缺乏责任心,个别车间、机台出于本单位利益对配矿工作消极抵触,配矿指令无法落到实处。
提高原则方法
提高配矿质量的原则和方法
品位定量管理
原爆区品位是把整个爆区所有炮孔的品位进行登记,根据各炮孔的品位计算出该爆区的平均品位。显然,这样的品位计算是不精确的,在不同的作业位置品位可能有较大的变化,依照爆区平均品位计算只能误导配矿工作。
为了适应更高的配矿要求,需要在地质部门提供爆区炮孔品位及平均品位的基础上,对爆区进一步按品位级划分,以提供更接近实际的作业区段,并将划分结果在现场爆堆上做出标志,现场作业人员可直观地分辨出作业地点和范围,管理人员可作为检查和监督的依据。
划分的原则是依据各炮孔品位,对品位数值相近和位置相邻的炮孔划入同一区段,每个区段一般有 3个以上炮孔,只有在个别情况下才可将整个爆区标为一个区段。将整个爆区划分完毕后,分别计算出每个区段的矿石量和平均品位,标注在相关图纸上,并以此为依据标注在现场爆堆上。
作业产量管理
各平盘作业的产量管理
在确定了各平盘供矿量和品位的条件下,配矿人员就可以按照线性规划法来确定各平盘的供矿量。
质量保证措施
加强对配矿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明确责任,加强对配矿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是做好配矿工作的基本保证,明确配矿的主管部门,主管部门有专人负责,露天矿配矿主管部门是调度室,具体负责下达配矿指令,调度室副主任专门负责管理和协调配矿工作。
协助管理部门:生产科、技术科。
配合实施单位:采区、车队。
加强监督检查,促进现场管理
加强配矿的地质监督与管理,确保为生产提供准确及时的地质资料,技术部门设一名专职地质配矿员,对配矿进行现场监督和管理,坚持每天至少深入现场一次,及时掌握生产动态,合理调整配矿方案。
加大考核力度,严格考核兑现
对配矿指令的执行情况要进行严格检查和考核,各项考核制度要坚持不懈、一丝不苟地执行,要切实起到“奖优罚劣”的作用,维护配矿指令的严肃性。将各项考核指标与配矿管理科室和生产单位的经济效益挂钩,充分调动配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使各单位的态度从“被动服从”转变为“主动配合”,从而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管理局面。
开发配矿管理软件,提高配矿工作效率
通过与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合作,采用 CAD 技术,开发配矿管理软件,实现从炮孔坐标、品位录入到展点、绘图、分析、计算、块段划分、制定配矿方案、调整配矿方案、打印配矿指令等全部业务处理,爆区块段划分可以以单个炮孔为单位,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配矿精度,消除了采用平均品位带来的误差,而且可以高效地处理大量地质原始数据,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拿出地质资料,为配矿管理提供精确、及时、可靠的依据。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6 10:51
目录
概述
基本概念
影响质量因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