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酒与裴迪》是唐代诗人
王维为劝慰友人
裴迪而创作的
拗体七律。此诗用愤慨之语对友人进行劝解,似道尽世间不平之意,表现了王维欲用世而未能的愤激之情。全诗风格清健,托比深婉,前后既错综成文,又一气贯注,构思布局缜密精妙。
作品原文
酌酒与裴迪⑴
酌酒与君君自宽⑵,人情翻覆似波澜⑶。
白首相知犹按剑⑷,朱门先达笑弹冠⑸。
草色全经细雨湿⑹,花枝欲动春风寒⑺。
世事浮云何足问⑻,不如高卧且加餐⑼。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裴迪:唐代诗人。字、号均不详,关中(今属陕西)人。官蜀州刺史及尚书省郎。盛唐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好友。
⑵自宽:自我宽慰。
⑶人情:人心。翻覆:谓反覆无常;变化不定。
⑷相知:互相知心的朋友。按剑:以手抚剑,预示击剑之势,表示提防。
⑸朱门:红漆大门。指贵族豪富之家。先达:有德行学问的前辈。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出来做官。典出《
汉书·王吉传》:“王阳在位,贡公弹冠。”汉代王吉与贡禹是好朋友,贡禹多次被免职,王吉也不得志。汉元帝时,王吉被召去任谏议大夫,贡禹听到这个消息很高兴,拿出官帽,掸去多年布满的尘土,准备戴用。果然没多久,贡禹也被任命为谏议大夫。后用“弹冠”一词指出仕做官,或者比喻相友善者援引出仕。
⑹经:一作“轻”。
⑺花枝:开有花的枝条。
⑻世事:世务,世上的事。何足问:不值得一顾。何足,犹言哪里值得。
⑼高卧:安卧;悠闲地躺着。指隐居不仕。《晋书·隐逸传·陶潜》:“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加餐:慰劝之辞。谓多进饮食,保重身体。
白话译文
斟酒给你请你自慰自宽,人情反复无常就像波澜。
相交到老还要按剑提防,先贵者却笑我突然弹冠。
野草新绿全经细雨滋润,花枝欲展却遇春风正寒。
世事浮云过眼不值一提,不如高卧山林努力加餐。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王维隐居辋川时期,大约于《
辋川集》写于同时。王维一生沉浮宦海。他早年正逢
开元盛世,既负才名,又得贤相
张九龄赏识,本是打算一展才华,为朝廷出力,但步入仕途不久,唐玄宗却开始亲小人,远贤臣,并愈演愈烈。在政治环境恶化时,王维选择了隐居。
安史之乱后,他“在辋口,其水舟于舍下,别置竹洲花坞,与道友裴迪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在京师;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旧唐书·王维传》)此诗为王维劝慰裴迪而作。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此诗是王维晚年诗作中十分值得玩味的一篇。首句“酌酒与君君自宽”,作者给朋友斟酒,希望朋友能够借着酒力自我宽慰。然而,需要借酒浇愁的事情,往往是“举杯浇愁愁更愁”,说是让友人自宽,其实在这里对饮的两个人,遭遇、心境是很相似的。“君”字重复强调,这是障眼法;骨子里其实是胸中郁积愤懑,需与挚友一起借酒浇化。所谓“宽”者,宽人也即宽己,正是因为无法排遣。故次句“人情翻覆似波澜”,一曰翻覆,二曰波澜,足见心中愤激之情。
三四句紧承“人情翻覆”,照应止水波澜的外部刺激,强调矛盾两端,铺叙反目成仇,人心无常。白首相知尚且如此,其他的人就不用说了。相知成仇,先达不用,说尽了世态炎凉,当是实有所指。前四句关键在“笑”字。弹冠”本为援手荐引乃同契之义,此处则反用其意,一旦“先达”即笑侮后来弹冠(出仕)者,轻薄排挤,乃至下井落石,此为淋漓之戟骂。
金圣叹以为“自是千古至今绝妙地狱变相”,诚为得言。
从内容上说,五六两句是即景即情,从户内至室外,为酌酒时举目所见,由世态炎凉,人情翻覆展示天地无私,万物亲仁,豁然呈现一新境界。被
王国维誉为“摄春草之魂”的“细雨湿流光”,诗人用以描写映窗草色;禅宗关于“心动”“物动”的著名偈语,诗人借以描绘照眼花枝,即使单纯作“景语”看,也属上乘。而其蕴涵则在“全经”,“欲动”,由彰显至深密,从象外到象内,大千世界,无所不容;仅观人间之蝇营狗苟,于义愤之外,恍然顿悟。从章法上说,律诗中间两联要求虚实相生,三四句实写,五六句则应当化实为虚,措辞表意不可复犯,方能体现“神韵”“气象”之妙。从禅学上说,佛家主“虚静”,尚“自然”,和光同尘;深一层探求,五六句似还参合“有无”“生灭”“变常”之理;即处“静观”“达观”态度,与三四句世俗的“势利”“凉薄”恰成对照。
末两句“世事浮云”与“高卧加餐”由禅意而来。在当时的环境下,诗人与朋友都无力改变小人得志的现状,所以选择不问世事,隐居高卧,保养身心。如果不想与小人同流合污,君子隐居蛰伏,等待时机,可能是当时最为现实可行的选择。“何足问”有不屑一顾的鄙薄之意,所指实有其人其事,承三四句,“高卧”承五六句,超凡脱俗。前后既错综成文,又一气贯注,构思布局缜密精妙。
亦显亦隐、半儒半释的人生经历与处世态度,给王维造成巨大的心理矛盾,犹如碧潭止水,宜清心静观;但仰望高谷急湍,依旧凛然飞动,怵目惊心。王维全部诗作均可作如是观,通过《酌酒与裴迪》一诗即可透视此种矛盾心态。
名家点评
宋·
刘辰翁《王孟诗评》:“草色”“花枝”固是时景,然亦托喻小人冒宠、君子颠危耳。
明·郭濬《增订评注唐诗正声》:郭云:“风”“雨”托比深婉。
明·
凌宏宪《
唐诗广选》:王元美曰:王维七言律,自《早朝》诸篇外,往往不拘常调,至此篇四联皆用反法,亦初盛唐所无。
明·
钟惺、
谭元春《
唐诗归》:钟云:直直命题,便藏感慨。钟云:好起(“酌酒与君”句下)。钟云:感慨矣,忽着此和细语。此诗去粗露一途亦近矣,此二语救之(“草色全经”二句下)。
明末清初·
唐汝询《唐诗解》:五六赋时景为此。结在王不浅,今人学之便浅。
明末清初·
周珽《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此诗洞彻世态,发语凄怆。中四句正说人情反复,托意宏深。结束处便有厌弃尘世之思。又曰:五六清健、气格矫矫。
清·吴煊、
黄培芳《唐贤三昧集笺注》:炉火纯青,妙极矣。此又七律中高一着者也。极舒徐淡与之致,立论故不见其轻薄。第七句“世事浮云”,妙与“春风”“细雨”相为映带。“何所问”三字,将上所论人情世事一切消纳。第八句乃为缴足,去路悠然。
清·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四联皆用拗体,另是一法。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
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
王右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