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东民歌
湖北省的传统民歌音乐
鄂东民歌是湖北省的传统民歌音乐。是鄂东地区人民群众口头的诗歌创作,也是他们理想和智慧的结晶。当地民歌内容非常丰富,对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风物人情、生产劳动、战争徭役、婚姻恋爱等都有真实的反映。其形式以七言、五言为主,其间杂用三言、四言,以至八言的句子,长短参差,错落有致。大都采用赋、比、兴的手法,其优秀民歌意境高远,意味深长,富于哲理,启人智慧,且语言优美,清新自然,声情并茂,趣味诙谐,悠扬流畅,有着丰富的艺术感染力。部分种类的民歌已经成为“非遗”保护项目。
起源
被北宋大文豪苏东坡称为“山水清远,土风厚善,文朴而不陋,尊德乐道,异于他邦”的鄂东大地,素有“吴头楚尾”之称。她北倚巍巍大别山脉,南依浩浩天堑长江,东吐鄱阳,西吞云梦,毗连皖、豫、赣三省。倒水、举水、巴水、浠水、蕲水纵贯境内,气候湿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在漫长的历史风云变幻中,鄂东人民生生不息,以勤劳勇敢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灿烂的精神财富,产生了驰名中外的杰出人物,如:两宋时期的理学奠基人程颐、程颢,明代《本草纲目》作者、医药学家李时珍,著名教授闻一多,我国地质力学学科创建人李四光,经济学家王亚南,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代表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人民共和国的两任国家主席董必武、李先念,还有三百多名元帅和将军等,真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民歌,也是盛开在这块神奇沃土上的一朵奇葩。它是鄂东人民群众口头的诗歌创作,也是他们理想和智慧的结晶。民歌内容非常丰富,对不同时期的社会生活、风物人情、生产劳动、战争徭役、婚姻恋爱等都有真实的反映。如,近代诗人胡续康在《英山竹枝词》中写道:
东西界岭燕来双,却少功夫坐绣窗。姑嫂采茶间有趣,歌声满带霍山腔。
余彦文先生在《鄂东风俗志稿》一书中,将丰富多彩的鄂东传统民歌分为11种,即:畈调、山歌、灯歌、情歌、风俗歌、道士歌、儿歌、放牛歌、渔歌、劳动号子和新民歌。由中华书局出版的《罗田县志》中,则将传统民歌分为8种,即:山歌、劳动号子、插秧锣鼓、小调、情歌、儿歌摇篮曲、革命歌谣和谜语歌。
鄂东民歌的形式以七言、五言为主,其间杂用三言、四言,以至八言的句子,长短参差,错落有致。大都采用赋、比、兴的手法,其优秀民歌意境高远,意味深长,富于哲理,启人智慧,且语言优美,清新自然,声情并茂,趣味诙谐,悠扬流畅,有着丰富的艺术感染力。如:
房前屋后绿成林,夏日没有暑气侵。
又有财源家人乐,造福后代益子孙。
细麦草儿起高楼,地主老财黑心头。青砖瓦屋还嫌热,我在田间晒日头。我丢锄头不耕种,看你收租不收租。
天地生来我无名,一生专打抱不平。处处平平我不去,一处不平我去平。
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
苏区好风光,红旗到处扬。农民协会建起来,穷苦民众把家当。
郎不来门前站,眼泪掉了好多万,掉在地上拣起来,一滴一滴用线穿,情哥来了给他看。
以前鄂东农村幼童睡的都是一种船形的竹制摇篮,摇篮放在一个能够晃动的木制框架上。母亲为了要哄孩子入睡,一边摇着摇篮,一边轻轻哼着:哦-呵-,细伢儿要困醒哪嘞呃,我细伢好乖耶!在这个过程中,往往会哼唱一些儿歌歌词,《黄鸡公儿尾巴拖》是流传最广,用得最多的一首。为什么呢?因为幼童不会说话之前是咿呀学语,咿呀学语就有点像唱歌的声音。在母亲听来,如同会啼唱的黄鸡公在歌唱。幼童在摇篮里咿咿呀呀,母亲就夸奖他(她)会唱,不是父母特意教的,而是自己咬来的歌,你说我的小宝宝多聪明啊!“咬”字含有照样学样的意思。这里面也饱含着母亲希望孩子早点长大学会说话的意思。
这首乐曲轻柔舒缓,充满爱意。简单的旋律中寄寓着慈母的情怀,质朴的音调充满着感人至深的力量。难怪现今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一听到这熟悉的调子就热泪盈眶,无不沉浸在童年的温馨之中,无不勾起对母爱的留恋之情。
采莲船是春节期间玩灯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制作采莲船的原材料是竹蔑和彩纸。先用竹蔑扎成船形骨架,再糊以彩纸装饰之,四角点缀莲花。采莲船中有一村姑,合着锣鼓节奏和摇桨者的歌唱节奏将船摇动。摇浆者为艄公。这个艄公就是领唱人,他唱一句,众人和一句,每唱完四句插一节锣鼓,气氛十分热烈。彩莲船的唱词称为“彩词”,也有叫做“挂签”的。彩词有约定俗成的,也有见物唱物,见事唱事的即兴发挥,唱词内容多是恭贺之词。
这首《采莲船》在鄂东广泛流传,十分简单易学,一旦学会,就再也不容易忘记了。
相传古时有一位鄂东乡村文人,非常喜爱鄂东民歌,他常年带着一个小本本和一支笔走村串户,将沿途听到和采访到的民歌歌词一一记录下来,当记录到三百六十首的时候,就抄录整理成一个小册子,书名就叫《三百六十调》。这本小册子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广为传抄,三百六十调也就成了鄂东民歌的代称。其实鄂东民歌的歌词远远不止这三百六十首。
独特文化
鄂东民歌的音调来自于鄂东语音,所以决定鄂东民歌音乐特色的是鄂东方言。古朴平实的鄂东方言使鄂东民歌调子充满山风野趣,泥土芳香。与我国北方充满阳刚之气的民歌和我国南方阴柔婉约的民歌不同的是,鄂东民歌是一种刚柔一体,阴阳交融的民间音乐。
“言之不足则歌之。”——我们鄂东先祖们情之所至,引吭高歌,他们共同创造的民歌穿透时空,相传至今。歌声重现着我们鄂东先祖们的音容笑貌,凝聚着他们的聪明才智,展示着当时的乡风民俗。它曾经给先人们带来无穷欢乐,也会给我们带来无比惊喜。它是先祖给后辈儿孙们留下的一笔宝贵民间文化艺术遗产。我们应该珍惜它,传承它。
鄂东民歌包括号子、山歌、田歌、牧歌、小调、风俗歌、灯歌等。重点介绍鄂东民歌中的山歌、田歌和牧歌。
山歌
山歌的歌词有四句式、五句式和鱼咬尾式三种。
四句式如:山歌好唱难起头,木匠难起凤凰楼,铁匠难打铁狮子,石匠难打石绣球。
五句式如:清早起来事儿多,先刷灶儿后洗锅,丈夫回来要吃饭,细伢醒了要摇窝,哪有功夫唱山歌。这是在山歌中出现的一种独特的句式,它是在四句式的后面又紧跟一句,打破了四平八稳的对称形式,形成一种非对称性的节律美感。这与野外充满动感的劳动生活息息相关。
鱼咬尾式如:六月太阳似油煎,外面晒个女姣莲,情哥看见过不得意哟,带着上七里,下八里,七八一十五里,带到莲花墩上,梭罗树上,丫儿撇上,芝麻叶上,火龙岗上好乘凉,好似织女和牛郞。这种形式的句子长短参差不齐,句与句之间回环相接、一气贯通。这种好似一串鱼儿互相紧紧咬着尾巴的句式,在鄂东民间称之为“鱼咬尾”。
鄂东山歌的调子有正板山歌、慢板山歌和快板山歌三种。三百六十调中的歌词大多用正板山歌的调子歌唱;慢板山歌一般用来演唱抒情的歌词。快板山歌则用来表现明快热烈的内容。浠水朱店一带的快板山歌独具特色,充满着原生态的音乐美感。
“山歌本是古人留,留给后人解忧愁,三天不把歌来唱,三岁伢儿白了头,切记莫把古人丢。”这首民歌通俗地说出了音乐的功能和作用,那就是调适心境,消解不良情绪,使人精神愉悦、充实。历史上孔子闻韶乐,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于是发出了“伟哉,乐教!”的感慨,意思是说伟大啊,音乐教育!事实上,一个没有音乐的世界是不可想象的。我们每一个人从母胎呱呱落地的那第一声啼哭,就是一种美妙无比的乐音。接着的是咿呀学语,还有天真无邪的吃吃笑声,那都是一种原生态的歌唱。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个孩子都是歌唱家。但随着年令的增长,受各种原因的制约,相反地渐渐疏离了这种美好的声音。所以我们祖先告诫我们说三天离了美妙的音乐,就要白头发啊!话虽夸张,但不无道理。因此我们祖先传下的歌不能丢掉,说的话也应该仔细想一想。
这首山歌的调子给人一种深远、广阔的空间感,好像山水云天全都装在里面,只要开口一唱,人就像飞升到高山头上,你听那声音在山谷中久久回荡,穿越时空,穿越历史。它唤起我们心灵深处的某种美妙情感。在2006年黄冈市民歌比赛中,演唱这首歌的歌手获得金奖。人们普遍觉得这首歌给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动。其实这首歌的奥秘主要在于能让我们当代人与我们祖先进行心灵的对话,所以这种感动是我们发自生命深处的一种寻根情结。
这首歌因为节奏比较自由,唱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在音乐老师的指导下学唱。
田歌
鄂东山歌还包括田歌。农民们长期在田畈中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为了排解田间劳动的单调和枯燥,提神醒脑,解乏消愁,就产生了诸如“插秧鼓”和“薅秧歌”之类的田歌。后来又加进了锣鼓,一群人在田里干活,几个人在田岸上敲锣打鼓,形成了一种节奏鲜明,舒畅愉悦的劳动场面。这种场面渐渐演变成农民祈求作物丰收的集体仪式。
宋代诗人苏东坡的《笔记志林》就载有“吾来黄州,闻黄人二三月,皆群居讴歌,其词故不可解,其音亦不中律吕。但婉啭其声,往返高下,如鸡唱尔,”的风韵习俗,生动地记录了当时鄂东农民演唱田歌的画面。
鄂东罗田畈腔,浠水呵吙腔的特点有如鸡鸣,音调高细悠长,所以也有鸡鸣调的说法。鄂东地区的花鼓戏主要是从田歌中发展起来的。
田歌有水田歌和旱田歌之分:水田歌有栽秧歌、薅秧歌、车水歌、扯秧歌等;旱地有薅草歌、薅草锣鼓、打单鼓等。
牧歌
山里人说山歌是放牛伢喊出来的,这话不无道理。两两相对的山坡上,这边的牧童一个唿哨打过去,那边的牧童一个呵吙打过来,双方就对起歌来。为了使对方听得见,语音要拖长,声调要夸张,情绪要放大。这样语调也就变成了音调。如果再稍加以美化就成为了山歌的调子。因为是喊出来的,就决定了鄂东山歌高亢、悠远的风格。
牧童对歌的歌词有三百六十调中的,也有即兴现编的。内容有表现男女恋情的,也有插科打诨,互相笑骂的。山里人都很喜欢听牧童对歌,那响亮粗犷的歌声在山间回旋激荡,使山里人的生活充满生机和乐趣。
这首牧童对歌中是互相考问知识的内容。一方唱:天上的梭罗树什么人所栽,地下的黄河什么人所开,什么人把守三关外,什么人去修行一去不归?另一方答唱:天上的梭罗树王母娘所栽,地下的黄河金角老龙开,杨六郞把守三关外,韩湘子去修行一去不归。古时候穷苦的孩子读书机会不多,他们可以依靠这些歌词来获取各种知识。这就是民间文化艺术所具备的教育辅助功能。
八十八行
八十八行,是流行于鄂东一带的一种自娱性的广场艺术,因在灯节期间演唱,故又称为灯戏或灯调。八十八行大约滥觞于清代乾隆、嘉庆年间,盛行于太平天国时期,到今已有二百余年的历史。
八十八行行业众多,有表现农林牧副渔的,有反映手工业劳动的,有表演经商活动的,有宣扬神话故事的。因行业复杂纷纭,故名八十八行。八十八行剧目丰富,思想内容健康曲调旋律优美,节奏明快;表演朴实自然,风趣幽默。无论是语言、音乐,还是表演,均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
清代末年,政治腐败黑暗,民生凋敝,人民颠沛流离,无心自唱自乐。加上八十八行组织工作浩繁,队伍庞大,人力财力难以应付。特别是半职业和职业的灯戏和花鼓戏班的兴起,几乎取代了八十八行,致使八十八行一度中落。鄂东除新洲外,其他各县基本绝迹。
新洲八十八行,剧目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单边戏,即独脚戏;一类是小戏,即折子戏。单边戏有200余个,常见的有《卖花》、《卖茶》、《采茶调》、《推车调》、《十枝梅》、《打莲花》、《挑牙虫》等。小戏有150余出,如《补碗》、《小放牛》、《卖棉纱》、《打豆腐》、《打花鼓》、《打哈巴》、《十八扯》、《夫妻观灯》等。上面提到的小戏剧目,大都被楚剧、黄梅戏、东路子花鼓等剧种吸收。
新洲八十八行的存在,不仅为我们保留了一个民间演唱的艺术品种,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为我们研究和探讨八十八行与楚剧的关系及楚剧的源流沿革,留下了一份宝贵的遗产和可靠的佐证。新洲县文化馆挖掘、整理近百个脚本,并撰写了《八十八行初探》、《八十八行与楚剧》等论文,为探索八十八的艺术规律,为楚剧回归民间,作了大量的工作。
2006年11月2日,“新洲八十八行”列入《武汉市正式公布首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鄂东民歌具有浓厚的民俗性和包容性。经过不断发展,除了部分是传承历史、传授生产生活知识的, 民间还有风俗歌:婚嫁喜事有《撒帐歌》,《哭嫁歌》,丧事有《哭丧歌》,端午节有《龙船调》,庆祝丰收有《打梆歌》,建房成功有《起梁歌》等,多为一唱众帮,曲调风格各异。
鄂东民歌也曾经辉煌。舵手纤夫,击桨高唱,樵夫山姑,飞歌传情。民歌伴随着人们度过了艰难的岁月,民歌激励着人们的反抗和斗争。鄂东民歌滋养了汉剧,楚剧,形成了黄梅戏。土地革命时期,诞生于鄂东的《八月桂花遍地开》成为不朽红色经典。
文革时期,鄂东民歌被当作“四旧”封杀,《三百六十调》等一批优秀的民歌被斥为“淫词小调”,遭到批判的民歌手噤若寒蝉,人们谈民歌而色变。其后,随着影视的普及和流行歌曲的涌入,鄂东民歌淡出人们的生活。而今,能唱民歌的老人逐年减少,年青人不熟悉民歌,鄂东民歌濒临失传,传承和发展已成当务之急。
诚然,由于受时代的局限,不少民歌的歌词既雅俗同在,又良莠共存,有的比较粗俗,甚至是封建糟粕等。但瑕不掩瑜,它以自己鲜明的特性融化着千百年来鄂东地域文化的优良传统,烙下了深深的历史印记,有较高的历史和社会价值。与此同时,这些泉涌如珠的民歌,文化价值的含量也是不可低估的,说它是文学、语言艺术的宝库也不为过分。完全有理由相信,人们可以利用民歌所反映和折射的乡音乡性,乡人乡物,乡土乡情,铸成一部绝妙的乡土教材,激励人们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忱。
传承鄂东民歌
新洲古称旧州,原隶属黄州。1951年分立新洲县,隶属黄冈专署, 1983年8月,新洲县划归武汉市管辖,后改为新洲区。尽管新洲民歌有自己独特的地域特点和人文特点,但整体而言,新洲民歌还是类属鄂东民歌系列,传承鄂东民歌,新洲人作出了艰辛的努力。
新洲区宣传文化部门依托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创新载体,构筑平台,把鄂东民歌打造成新洲对外开放的亮丽名片、旅游经济的文化品牌。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新洲县文化馆组织叶文芳、张友德、马柳春收集整理新洲民歌,历时三年,编辑了《新洲民间歌曲集》,为我们留下了一批宝贵的资料。
旧街农民刘艳庭,三十年间收集整理了200多首民歌,创作了30多首新民歌。岁月艰难,生活贫苦,他不改痴心,不倦追求。他创作的《道观河情歌》,作为新洲民歌保留曲目,在新洲演唱了五年,获得武汉市第七届“金秋歌扬”农村文艺调演一等奖,2008年6月在中央电视台《激情广场》演出。
近几年,新洲民歌传承和创作队队伍不断壮大,一批干部职工教师和农民加入歌曲创作行列。区政协文史委主任黄小遐创作的《美丽的阳逻港》、区文明办主任李仲平创作的《我们的新洲》、退休干部叶文芳创作的歌曲《家在新洲》,歌颂了新洲改革开放和建设发展的伟大成就;教师赵建军创作的《路》,盛赞新农村建设的丰硕成果;教师梅胜平创作的《男子汉》褒扬勤劳勇敢的新洲人民。《十劝我的哥》、《扁担郎》、《推车谣》一大批新民歌也喷涌而出。
新洲的传承鄂东民歌事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视,也引起了省市媒体的关注。《湖北日报》《六旬新洲
2005年以来,新洲共组织了三届“双百杯”文艺大赛,三届“民间艺术节”,以鄂东民歌和鄂东民俗的表演作为主题,把鄂东民歌和新洲原创歌曲作为必选曲目。
重塑旧街花朝文化节。调集民间艺术团队,设置多个展台,展演鄂东民歌和民俗节目,在民间经贸盛会中展示地域文化,充分彰显古老节会的文化内涵。
2008年6月,新洲举办“建筑工人节”之机,邀请中央电视台到新洲录制“激情广场”节目,排演了歌舞《道观河情歌》、《家在新洲》和《男子汉》。借央视平台,把鄂东民歌和新洲原创歌曲推向全国。
2009年10月,武汉电视台《记录武汉》栏目,摄制了反映新洲传承鄂东民歌工作的8集记录片《为农民而歌》,11月3日起在武汉电视台第六频道连续播出。该片形象地记录了新洲人传承鄂东民歌的艰辛努力,赞美了新洲人弘扬地域文化不懈追求,真实感人,社会影响非常强烈。随着网络的推介和媒体的宣传,鄂东民歌也开始大步走出新洲,走出武汉,走向全国。
长江浪推浪,长江万里长。
万里长江上有一个阳逻港
浪漫的江上琴弦,弹出个水乡都市
温柔的湖光山色,描出个梦里水乡
武湖明月夜,堤畔柳丝长
阳逻港上好风光。
阳逻港,美丽的阳逻港
阳逻港,心中的阳逻港
那是我放飞希望的地方
……
这是新洲区向社会推荐的“红歌传唱”歌曲——《美丽的阳逻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7-31 18:31
目录
概述
起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