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我的儿子》是美国剧作家
阿瑟·米勒创作的一部三幕剧,该剧于1947年上演,获得纽约剧评界奖。
内容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工厂主乔·凯勒把有裂缝的汽缸盖卖给军队导致飞机失事。当时乔的儿子拉里正在前线,从报纸上得知这一消息后感到万分愧疚,于是在执行任务时故意坠机自杀,临死前他给女友安写了一封信。乔在接受调查时却将罪名嫁祸给了合伙人史蒂夫·迪弗尔,迪弗尔因此入狱。迪弗尔的女儿安和儿子乔治从此对狱中的父亲置之不理。
三年后,拉里的哥哥克里斯打算和安结婚。但乔的妻子凯特坚持认为拉里还活着,她希望安和她一样等拉里回来。与此同时,乔治从父亲口中得知约翰才是罪魁祸首,他急忙赶去阻止安和克里斯结合。克里斯从乔和凯特的对话中得知事情的真相,怒斥父亲杀害了他的兄弟们,乔却认为自己是为了家庭不得已而为之。安被逼无奈说出了拉里之死的真相,凯勒终于醒悟,他为了小家庭牺牲大家庭铸成大错,害死了二十一名飞行员。最后,他终于说出“他们都是我儿子”,开枪自杀。
创作背景
阿瑟·米勒成长的阶段正值美国的大萧条时期。这个时期的经历对他后来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持久的影响。大萧条时期的一切使他深刻认识到生活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中的人们是多么脆弱和缺乏安全感,使他深信社会福利的重要性。也使他看到社会道德的危机。
早在20世纪30年代,米勒求学于密执安大学,并在那里开始了创作活动,后来参加联邦剧院,继续努力写戏,但是直到1944年,他的剧作《大运亨通的人》在百老汇仅仅上演四场就结束了。1947年,在经历了数次失败的尝试之后,米勒创作了的他的成名作《都是我的儿子》。
人物介绍
乔·凯勒
乔·凯勒作为两个儿子的父亲,他一直全心全意地为孩子们的未来着想,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他们铺路。尽管乔·凯勒一心一意想成为一名好父亲,但事情总是常常事与愿违,他的种种作为间接地害死了他的小儿子,与此同时也跟自己的大儿子反目成仇。
美国梦是“从衣衫槛褛到百万富翁”的成功。大多数美国人都认为只要辛苦劳作,拼命奋斗就定能取得成功并获得幸福,这种观念对美国人的生活影响极其深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已经深深地植根于美国人的无意识的心理层次上,在一定的程度上支配着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行为。而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更使美国人对“美国梦”的实现变得更加的物质化,从而追求高科技和物质的享受最终成了“美国梦”的目标。
乔·凯勒的自杀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对“美国梦”的否定。主人公乔·凯勒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但同时他也是众多美国人中普通的一员。
凯特
在《都是我儿子》中,妻子凯特是一个典型的平面化的人物,只是作为丈夫的“同谋”形象而出现。出于维护自身利益和家庭利益的目的,她刻意隐瞒真相,装作对发生的事情茫然不知。然而她的行为没有带来家庭的租睦,相反却使得夫妻间的相处由于彼此心照不宣的秘密而显得极不自然,最终像凯勒一样陷手痛苦之中,备受煎熬。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在《都是我儿子》这部作品中,主人公乔·凯勒是一位白手起家的成功商人,二战期间负责为美军战机提供军需零件。然而在关键对刻,他为了保全个人利益,竟然默许一批不合格的零件运到了战场,从而造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21名年轻美军飞行员由于战机操作失灵而阵亡。乔·凯勒的行为给那么多的家庭带来了不幸,21条年轻鲜活的生命就因为他错误的抉择而葬送,这不能不令人扼腕叹息。然而他的行为带来的,除了短暂的既得利益和虚假的表象之外,只能是家庭的解体、亲情的疏远和难以承受的心理负荷。最终。乔·凯勒只得饮弹自尽,求得彻底的解脱,并以自己的生命向社会和那些无辜的受害者赎罪。在这部作品中,米勒更为关注的是戏剧作品的社会道德教育功能,鞭挞许多美国商人为了维护个人利益竟然出卖良心,无视他人安危,背弃社会责任,大发战争横财的丑恶行径。并进而指出,这样的行为带给自己的也必然是毁灭。
作者对凯勒罪行的揭露无疑具有普遍意义。他让人们看清资本家靠损人利己而发家致富的秘密。作者写凯勒最后众叛亲离,饮弹自尽,表现出对以往罪孽的追悔,这自然是他咎由自取,但这与其说是人物的赎罪,不如说是作者愿望。作者让人物对自己所犯罪行付出应有的代价,来倡导和弘扬自己惩恶扬善的道德信念。如果说凯勒的形象体现了作者信念中惩恶的一面的话,那么对克里斯形象的刻画,就表现了这一信念中扬善的一面。克里斯是从前线复员归来的,他把父亲的丑恶行为与前线将士的英勇牺牲作了比较,既感到痛苦,对美国社会人吃人的制度给予痛斥;又满怀理想,对社会的未来抱有希望。在全剧快结束时,他对安说:“有一回,一连下了几天雨,有个孩子来到我跟前,把他最后的一双干袜子给了我,……“你懂我说的吗?——把它宣扬出来,把它再一次象一座纪念碑似地带到世界上来,每一个人都会感觉到它正矗立在那儿,就在自己身后……”这便是作者的心声,他正热切地盼望着人对人的相互关心、相互负责的新的关系能尽快地出现在人们的身边。
艺术特色
《都是我儿子》这部作品完全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直线似的时间线索来构造戏剧情节。为了便于普通观众的理解,米勒甚至刻意避免采用戏剧技巧和手段。可以说现实、朴素、直白是这部作品的突出特点。
在《都是我儿子》中,作品的悲剧效果主要是通过环环相扣的情节来得以实现的。心理的刻画虽然在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流露和暗示出来,让观众感受主人公的心理发展,然而显然并非刻画的重点。
表面上看,《都是我儿子》是一部家庭剧,戏剧舞台设定在凯勒家的后院,陈设简单,一座两层的楼,一个棚架式的小亭子,几颗自杨树,院子里几把歇脚的椅子。出现的人物有十个,凯勒和他的妻子凯特、儿子克里斯,儿子的女友安和哥哥乔治,他们的邻居吉姆·迪弗尔夫妇、弗兰克·卢贝夫妇和小伯特;隐藏的有两个,一个是安在狱中的父亲迪弗尔,一个是克里斯死去的弟弟拉里。
这部戏剧人物少,场景简单,但是展现出的是一部内涵丰富的戏剧,而且这是一个很符合“三一律”的戏剧,即情节、地点、时间的统一。
从戏剧本身看,剧本采用倒叙的手法,从当时的故事开始说起,然后层层递进,最后揭露事实。而拉里在戏剧第一幕开始时的三年前就已经自杀死亡了,但是在这个三幕剧中,拉里一直是个举足轻重的角色,他的死一直引导着整部戏剧的发展。而且,戏剧中的“苹果树”也对戏剧发展起到催化的作用。从戏剧开始,大幕拉开时,舞台左右围着高高的、密密的白杨树,在舞台前方,左角是一棵细长的苹果树,只剩卜四英尺高的半截树桩。而“苹果树”是凯勒在战争中丧生的儿子拉里的象征,树枝被刮断,果树奄奄一息,在冥冥之中表明拉里己经死亡的事实。在凯勒和凯特的心中,把苹果树当作是拉里生还的希望,树的生与死也是一种二元对立,而且富有象征意义,是与拉里生死相关的象征。
凯特特别关注儿子的“好日子”,而且她还让邻居弗兰克算一算十一月二十五日是不是拉里的好日子,因为这是拉里失踪的口子,如果是好日子,就说明拉里没有死,她对拉里的生还抱有幻想和希望。但是,即便弗兰克最终算出来这一天是拉里的好日子,并说“这一天他正是福星高照,鸿运当头,一个人在自己的好日子是不会送命的”,但事实是拉里己经自杀身亡了,早在故事发生的三年前就坠机了。
文本一直围绕着拉里的生与死展开情节,“生”给了人们希望,“死”让人们梦想破灭。而凯勒的自杀又再次表明了拉里死亡的事实,并且21名飞行员的死亡也与他有关:一方面因为凯勒被利益驱使,变得贪婪无度;另一方面他是为了克里斯,为了这个小家庭,他出卖朋友,害死飞行员。不管怎样,这样的悲剧结局是由于他个人的原因,并且导致很多人为之付出生命的代价。“树”、拉里和飞行员以及凯勒的生死,都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其更加起伏跌宕,让戏剧更具感染力。
乔·凯勒是美国二战期间唯利是图的商人的代表,虽然也是现代社会中普通人的形象,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又是犯下了不可饶恕罪行的社会罪人。以如此一个罪人形象来充当主角显然缺乏广泛的代表性,再加上作品情节处理中存在着过多的巧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破坏了故事的真实性,降低了作品的悲剧效果。
作品影响
《都是我的儿子》是阿瑟·米勒的成名之作,1947年百老汇首演,连演328场,荣获纽约戏剧评论家协会奖、托尼奖最佳编剧奖等多个奖项。
作者简介
阿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美国剧作家。
阿瑟·米勒出生于美国纽约一个犹太商人家庭。三十年代初美国经济的大萧条时期,他的父亲破产,家里生计维艰。中学毕业后,米勒一边打工一边在密歇根大学新闻系和英文系学习,并开始创作剧本。
1947年,阿瑟·米勒的成名作《都是我的儿子》上演,连演三百二十八场。两年后,《推销员之死》在百老汇连续上演了七百四十二场,一举囊括了托尼奖、普利策奖和纽约剧评界奖,从而使阿瑟·米勒赢得国际声誉。另外,米勒还创作了《萨勒姆女巫》、《桥头眺望》、《美国时钟》等剧,均针砭时弊,对社会现实和戏剧技巧作了深刻的探索,体现了米勒对社会问题的直面追问,以及对人性、理智、社会正义等问题的犀利见解。自传体剧本《堕落之后》记述了他与好莱坞名演员玛丽莲·梦露一段并不成功的婚姻生活,也深刻剖析了左翼知识分子的内心。
1978年,米勒来华访问,回国后出版《访问中国》一书。1981年,《萨勒姆女巫》在华上演,获得很大成功。1983年,米勒再度来华,亲自执导《推销员之死》,次年出版《“推销员”在北京》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