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爱云
黑龙江省嫩江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官
郭爱云,女,汉族,中共预备党员,法律本科学历,1963年6月出生,黑龙江省嫩江县人民检察院控申接待室主任。1985年考入嫩江县人民检察院,先后在公诉科、民事行政检察科、控告申诉检察科工作,历任书记员、助理检察员、检察员、控申举报接待室主任 。她在涉检信访工作中做出了突出成绩。她曾被黑龙江省黑河市院树为全市检察机关“十优标兵”,并2次被评为优秀接待员,2次荣记个人三等功。2010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个人简介
郭爱云从事控申接待工作。她非常注意转变接待观念、规范工作程序、探索息诉方法,尽力避免涉检涉访案件发生。她化解矛盾的三件法宝是疏导化解、下访清源和阳光息诉,多年来经她接待处理的上访案件全部得到了妥善处理,无一例因她接待不力而引起向上走访。多年来,她诚恳的服务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被上访群众称为“心系百姓的人民检察官”。她先后荣获省级个人一等功、省级十大女杰、省级三八红旗手、省级妇女“巾帼建功”标兵和全国检察机关优秀接待员、全国十大法治新闻人物、全国三八红旗手等殊誉。
人物事迹
爱岗敬业,恪尽职守
郭爱云始终以履行检察职责为己任,默默的践行着自己的诺言。她在每个岗位上,都以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严谨务实的敬业精神,扎扎实实地工作。她曾在公诉科当过书记员,在民行科当过助检员,一边办案,一边兼做内勤,院里的同志都说,郭爱云无论干什么,干得都是最好的。1993年,郭爱云同志被安排到控告申诉科接待室工作,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她一干就是15年。
郭爱云深知,控申接待室是面向上访群众的“窗口”,是体现公正执法、为民执法的重要阵地。15年来,经她接待和处理的涉检信访案件无数,但几个影响极大的集体访案件却让她难以忘记。2004年4月的一天,嫩江县桦木、新江两个移民村70多人租用两辆大客车直奔县城,车上贴着“打倒腐败分子XXX”的标语。正在上班途中的郭爱云迎面碰上了这两辆车,职业的敏感使她意识到,这是一起集体上访事件。面对这起情势紧急的集体上访事件,虽然上访人没有告到检察院,但是郭爱云的人生字典上,还从未有过对群众的告急视而不见的先例。一瞬间,她的脑子里闪过两个念头:事出有因,必须解决平息。来不及多想,她立即上前拦住车辆,上访人员情绪激动言辞过激,纷纷指责:“我们上省里告状,你拦什么车?你算老几,你管什么闲事?”郭爱云神情自若,她一字一顿地说:“我不是管闲事,我是检察院的,管这事正是我的职责。要是你们说的事属实,咱们应该用法律说话!”上访人员根本不听劝告,七嘴八舌地说“走开!快走开!压着不管,我们花钱租的车耽搁了你拿钱吗?”无数次经历过这种危急场面的郭爱云,很快想到了解决的办法。她当即拿出600元钱说:“我叫郭爱云,是检察院控申举报接待室的。你们选几个代表到检察院反映问题,今天我保证给你们答复。车钱我给你们付”。听说“郭爱云”三个字,一名上访者说:“郭爱云?我有个亲戚的事就是她给处理的,挺公道的,我们就跟她走一趟”。于是上访人派了三位代表到检察院反映情况,其他人等候处理结果。来到院里,郭爱云认真地记录下三位上访人代表反映的情况。原来这70多名村民是因不满该村村长在移民过程中雁过拔毛、盘剥群众的劣行屡次上告。这天约定开车越级去省里告状。郭爱云在向院领导做了汇报后,检察院当天就成立了案件调查组前往这两个村进行调查。查实了不存在盘剥问题,国家对土地补偿款是分期分批拨付没有全部到位。经过耐心细致的宣传解释,村民们了解了实情,表示相信政府,回家安心种地。一场一触即发的集体越级上访事件平息了。
郭爱云曾接到群众送给她的一面锦旗,上面写着金灿灿的八个大字:“公正正义、秉公办案”,这是群众对郭爱云发自心底的评价。送锦旗的是嫩江县医药一商店全体职工。事情的起因是:2001年7月的一天,医药一商店的60多名职工到检察院集体上访,举报其经理冯XX侵占、贪污职工集资款等问题。这是他们多次到有关部门上访未给予解决,准备到省里上访之前,本着试试看的想法来找检察院反映问题的,如果不能得到解决就租车到省里上访。郭爱云在认真听取了几个代表反映的情况后,一方面劝说上访职工要相信法律,依法行事,不能轻率地越级上访,并态度坚决地表示检察院不会坐视不管,一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结果;一方面及时向检察长做了汇报。院领导将案件交给自侦部门。反贪部门迅速介入,最终查实这是一起贪污案件,侦查终结后移送审查起诉,最后冯XX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不但职工的利益得到保护,而且一起集体访案件得到平息,在全县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2005年3月嫩江县海江镇五星村的全体村民几十人到检察院反映2000年嫩江干流堤防工程占用本村土地补偿费不到位和有关部门及村干部的贪污问题。郭爱云接待后发现村书记付XX等人有贪污嫌疑,立即向检察长做了汇报。当日,她带领科里另外两名同志驱车前往该村进行调查。经过连续5天的工作,共调查取证了100多人,查阅村委会近来的帐目近百册,最后查清在嫩江干流堤防工程占用本村部分土地支付补偿费用的过程中,付XX等4人套取土地补偿费2,2500的犯罪事实,付XX等人被依法追究了刑事责任,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心系群众,执法为民
郭爱云在接待信访工作中,始终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放在首位,设身处地为上访者着想,视上访者为亲人,无论是否归检察机关管辖的案件,她都认真倾听,积极协调,想方设法帮助上访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和遇到的各种困难,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百姓的贴心人”。
郭爱云有一个习惯,就是把上访群众的诉求认真地记在笔记本上,时不时地拿出来看一看。她经常说“一定要让老百姓苦有处诉,怨有处讲。”这种持之以恒的坚持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很多时候还需要有勇气和耐心。2004年6月,68岁的刘老汉来到接待室,天正下着雨,一进门还没等郭爱云站起来,刘老汉就把自己的退休证往桌子上一拍,喊道:“你们管不管?不管我就往上告,我这么大岁数也豁出去了!”“大爷您先坐下喝口水,有话慢慢说。”郭爱云一边给老人沏茶一边让他坐到沙发上,看到老人的头上被雨淋湿了,她又递上毛巾。走了这么多部门老人还真第一次受到这样的接待,情绪平静了许多。原来老人已经两个月没领到退休金了,走了好几个部门都没有得到妥善解决,窝了一肚子火,最后,经人指点来到了检察院。郭爱云了解情况后感到这事不归检察院管,但她还是用电话向老人的单位询问了情况,督促该单位尽快解决老人的工资问题,并耐心地向老人做了解释。“我走这么多部门,不是推托就是往外撵我,你们检察院不一样,不仅态度好还负责任”。临走时,刘老汉拉着郭爱云的手说“姑娘,都是俺态度不好,俺向你道歉。”
2005年3月的一天,天刚蒙蒙亮,院值班人员通知郭爱云有上访人来找她。她没顾得上吃早饭,匆匆来到院里。长福镇某村9名群众齐刷刷地站在候访大厅等她。见到她,其中一个老远就喊起来,郭主任,你可要给我们做主啊。郭爱云很快弄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该村一名刑满释放人员赵某在村里胡作非为,敲诈勒索,并寻衅滋事打伤了不少人。群众两次举报到有关部门后,有关部门刚开始进行调查,赵某很快就得到消息,对作证的人进行威胁恐吓,使证人不敢作证,他得以逍遥法外,侥幸过关。一些受害人从电视上看到检察院控申科管过不少这样的事,而且听说接待室主任郭爱云是为老百姓办事的检察官,便相约前来控告。听完这些,一向沉稳的郭爱云义愤填膺:“如果你们反映的是事实,法律会制裁他,请你们放心!”经检察长批准,郭爱云立即带领干警前去调查。虽然早有预料,但她没想到群众的恐惧情绪这么大。村里大多关门闭户,敲不开门,路上遇到的群众也都避而不答,第一天的工作无功而返。回家后,恐吓电话接二连三打进来:“是不是活的不耐烦了,敢管闲事。”“叫孩子小心点。”弄的家里人心惶惶。好友劝她:“别捅这个马蜂窝了,跟领导说查不清不就完了,有关机关都查不清,你查下去有什么好处?”家里人也说:“等家里真出点什么事,你后悔也晚了,别查了,要查,让别人查。”郭爱云沉默着没答话,这些想法,她也曾有过,但一想到群众一双双盼望的眼神,一想到群众天天生活在担忧中,她反而坚定起来,觉得不能退缩,而且职责也不允许她退缩。经过一夜的深思熟虑,第二天,她与有关机关协调,在村里召开了群众大会,讲法律、讲政策、讲党中央及司法机关打黑除恶的决心。群众被打动了,看到了希望,很多人开始主动配合调查。郭爱云抓住战机,和干警一起奋战了4天4夜,形成了46份调查笔录,终于查清了赵某的犯罪事实。后来,赵某受到了应有的法律制裁。群众送来了“执法公正、一心为民”的锦旗和感谢信。
2006年,赵钥因丈夫过失被害一案来到嫩江县检察院控申科。30出头的赵钥夫妻感情很好,孩子也正小,她一下接受不了这个打击非要和对方来个你死我活不可。面对神情恍惚,哭成泪人的赵钥,郭爱云先问及她家中孩子的情况,再谈赵钥的工作,向她详细讲解法律知识和该案处理的法律依据,让她相信法律,照顾好孩子,干好工作,这样才是对你爱人最大的安慰啊!姐妹俩促膝谈心整整一下午,赵钥表示一切服从法律,不再继续申诉。
清正廉洁,淡泊名利
郭爱云考入检察机关时是技工学校毕业生,为适应检察工作的需要,在孩子出生还没有满月时,她就报考了黑龙江大学法律专科,并取得了专科文凭。1998年,她又到黑龙江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进修法律本科,并于2000年取得本科文凭。正是她坚持不懈地学习,才使她在处理、接待来信来访工作中质量高,效果好。
她家庭生活比较困难,负担比较重,自己的家庭不富裕,长年来还要照顾自己患病的父母和妹妹。为了解决女儿的上学费用,她节衣缩食,把生活标准一降再降。每次都是晚上去市场买最便宜的菜,基本上不吃肉。女儿对我们说,妈妈已经好几年没有给我买新衣服了,因为没有钱,我从来也不参加同学们组织的活动。尽管如此,多年来她从没向组织申请过补助,也没有收受上访群众的任何钱物。可是每当来访群众有困难时,她都毫不犹豫的解囊相助。有时乡里来的上访者没有回去的车费,她就拿钱买车票;有时来访者中午回不去,她就拿出钱买面包、方便面等食物给他们吃。2001年冬天,黑宝山乡的李大爷上访找到她。中午时她给李大爷买了饭,下午又掏出200元钱送老人回去。老人激动得流着泪说:“检察院的好闺女啊!我要是有你这样的闺女就好了!”她不但经常为困难的上访者买食物和车票,而且积极参加院里组织的各种捐助活动,同事中谁有大事小情她也总是走到前面;面对大家的帮助,她以各种方式回报。
多年来,她热爱并珍惜检察工作,几次竞聘都选择在控申接待岗位。“窗口”的工作,有时繁杂琐碎,有时紧张无序,郭爱云时常把自己拧得像陀螺般风风火火地旋转。对于她来说,加班加点似乎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缺的习惯,而一个人的精力,始终是有限的。她把真诚和关爱献给了很多人,却唯独忘了自己。科里的同志不会忘记,在争创全国文明接待室的那段日子里,由于郭爱云患有胃病,常见到郭爱云捂住肚子,脸色难看,却默不作声。每次问她怎么了,她总是说没事没事。同志们几次催她到医院检查,得到的回答总是,等忙过了这段再说吧。
有人问她:如果让你选择,家庭和事业你选择什么?她总是连想也不想就说:事业和家庭我都要。她也一直努力在做,但是更多的时候,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有一次,正在接待上访老户的郭爱云接到女儿学校的一个电话:你女儿肚子疼得特别厉害,你快来送她到医院。一听这话郭爱云非常着急。可是她接手的是一件很复杂的上访案,十几个上访人情绪很极端,交给别人一时半会还弄不明白,闹不好会激化矛盾,不好收场。想到这些,她竭力克制内心的焦急和担忧,沉下心来耐心地说服教育,半个小时过去了,上访人满意而去。当她匆匆地赶往学校,女儿已被送往医院。校长很不满地说:“你这个母亲是怎么当的?”郭爱云的心仿佛一下子被什么东西扎疼了,歉疚猛地涌向心头,泪水模糊了她的眼睛。女儿常拿着自己的妈妈和别人的妈妈比,虽然少了些承欢膝下的天伦之乐,虽然女儿对妈妈不能过多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而有些“怨”言,但相比之下,女儿却不止一次地对她说:“妈妈,你是个好妈妈。从你身上,我学到了坚韧与执着,公正和真诚,是任何物质的东西所无法代替的,这也是最宝贵的”。
参考资料
图片来源.正义网.
文字资料.正义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04-06 19:07
目录
概述
个人简介
人物事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