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宝珠,男,1962年2月出生,南非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华北电力大学数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62年2月,郭宝珠出生。
1978年9月—1982年7月,本科就读于山西大学,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82年9月—1984年7月,硕士就读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所,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1985年3月—1987年9月,任北京信息与控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87年9月—1991年9月,博士就读于香港中文大学,毕业获得博士学位。
1991年9月—1993年8月,在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
1993年9月—1998年5月,任北京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副教授。
1998年6月—2000年6月,任北京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教授。
1999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2000年7月,任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3年,获得国家杰出基金资助。
2006年,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09年,成为山西省首届“百人计划”专家。
2013年,当选为南非科学院院士。
2019年,加入华北电力大学数理学院。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郭宝珠主要从事从事无穷维系统的建模,控制,数值计算,偏微分方程解的研究。数篇文章被国际同行公开评价为“重要的文章”;“非常重要的文章”。关于柔性机器臂剪力反馈控制文章被国际同行公开评价为“卓越的文章,用熟练非凡的数学证明了对机器人学实践显然重要的结果”。其关于Riesz基的方法被国际文献称为”郭氏型Bari 定理”。关于自抗扰控制的三个主要环节,跟踪微分器,扩张状态观测器,以及反馈的工作奠定了这一控制技术的理论基础,被国际同行评论为“对自控扰控制理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据2023年7月中国科学院大学网站数据,郭宝珠发表论文286篇,出版著作4部。
郭宝珠获得2013年北京市科学技术奖,2014年北京市自然科学二等奖,2016年度UCAS—BHPB导师科研奖和2019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人才培养
据2023年7月中国科学院大学网站数据,郭宝珠教授课程“运筹学与控制论”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曾经在南非教过的本科生课程:线性系统控制、最优控制。
经过实践与摸索,郭宝珠总结出了他认为较好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首先要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其次要面向学生大多数,使教学的深度、进度是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再次要正确对待个别差异,善于发现和培养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最后要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其个性得到发展。
郭宝珠培养的出站博士后有:马玉兰(2004年—2006年),张琼(2004年—2006年),王军民(2004年—2006年),孙兵(2005年—2006年),郭伟(2007年—2008年),邵志超(2006年—2008年),张志雄(2007年—2008年),柴树根(2007年—2008年),丁俊堂(2008年—2009年),常晋德(2009年—2010年),吴涛涛(2009年—2010年),蔡礼明(2009年—2011年),杨东辉(2010年—2011年),金凤飞(2011年—2012年),张亮(2012年—2013年),赵志良(2012年—2013年),于怀强(2014年—2015年), 金凤飞(2013年—2015年),刘玉香(2014年—2015年);毕业博士有:谢宇(2003年),郭伟(2004年),孙兵(2005年),邵志超(2006年),常晋德(2007年),张志雄(2007),周翠莲(2007年),吴涛涛(2009年),杨坤一(2009年), 金凤飞(2011年),张国栋(2011年),赵志良(2012年),赵志学(2012年), Pene M Kamga(2013年),康文(2014年), 周华成(2015年), 刘军军(2015年),吴泽浩(2017年), 任寒景(2019年),孟亭亭(2020年)。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郭宝珠不光对数学感兴趣,他在平时还看一些有关医学、天文、地理、历史等方面的书,但看这些书时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喜欢钻研,尤其喜欢将他们与数学结合起来。
人物评价
郭宝珠是一个对母校充满回忆、对科学充满敬意的人,一个严谨求实、持之以恒的科研人,一个光环下淡泊名利、因材施教的教育人,一个对学校充满感恩、对家人充满愧疚的人。(山西大学校友会评)
郭宝珠在人口分布参数控制,无穷维系统的镇定问题,振动系统分析的Riesz基理论,偏微分控制系统的适定性与正则性,最优控制的数值解,输出含有时间延迟的分布参数系统控制,自抗扰控制等几个研究方面有重要的贡献。(华北电力大学数理学院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