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可讱
铸造学家、教育家
郭可讱(1915年3月—1989年6月28日),男,汉族,福建省福州市人,美国归侨,中国共产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铸造理论专家,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生平
1915年3月,郭可讱出生于福建省福州市。幼年随父母迁居北京,自幼学习优良,受父亲实业报国影响,立志学习工科,高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天津北洋大学工学院冶金系。
1939年,毕业于北洋工学院冶金系,后在昆明中央机器厂工作,任副总工程师。
1946年岁末,被选赴美国深造学习。相继在美国卡内基工学院、匹茨堡矿业研究所实习研究,凭借所展现出的研究能力和成果,被美国金属学会吸收并任委员。
1949年2月,在上海中央机器公司任高级工程师。上海解放前夕辗转香港、朝鲜到大连工学院任教,先任机械系副教授,之后历任热加工研究室主任、铸工教研室主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院图书馆馆长、院教学法委员会主任等职。
1980年,晋升为教授。
1986年12月,离休。
1989年6月28日,病逝于大连。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时刻,国家急需钢铁,郭可讱排除万难在昆明成功地制造、安装了云南省第一台3吨炼钢电炉并投入生产。1942年,他成功研究了高强度铸铁轧辑。1943年,研制成功1吨炼钢转炉。
1956年在一机部召开的全国铸造工作会议上,郭可讱专门作中国国外铸造工艺研究情况报告,引起高度关注;1957年,他研究水玻璃砂冷硬法,论文在《铸工》杂志上发表。在一机部全国铸造科研课题选题会上,他作了水玻璃砂研究课题的学术报告,使中国水玻璃砂得到普遍推广。他还在炼钢、高强度铸铁、水玻璃型砂、铸件凝固及金属净化等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先后在中国国内外发表100多篇学术论文。不少课题的成果达到中国国内先进水平和国际水平,也奠定了他在中国国内学界的较高威信。
1952—1953年,郭可讱在大连机车厂首次试制球墨铸铁成功,1960—1963年研究铸件粘砂和包砂理论,在中国国内受到重视和好评。同时还完成了用水模拟方法研究铸件凝固过程的工作。从事金属精炼和净化及铸件凝固过程的数值模拟的研究工作,其中如大型铜合金螺旋桨凝固过程的研究获得辽宁省科技二等奖,与高钦合作的青铜合金包底吹氮一次精炼新工艺、铜合金炉前测氢仪和低压铸造液面测定装置获国防科委三等奖和国家发明三等奖。关于铸件冒口优化设计和凝固过程的数值模拟的论文,在中国国内外也获得较好评价。
人才培养
郭可讱在大连工学院担任大量的教学工作,1953年,他指导学生在大连机车车辆工厂研制球墨铸铁成功,是中国最早一批推广球墨铸铁的科技工作者。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郭可讱曾任美国金属学会委员、辽宁省政协常委、国家科学发明评选委员会机电小组成员、全国铸造学会工艺及型砂学组顾问、辽宁省机械学会铸造学会副理事长、原旅大市金属学会筹委会主任、全国铸造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全国铸造工艺及型砂学组副组长、大连市金属学会筹委会代理主任等职。
个人生活
郭可讱出生于满门进士的福州黄巷郭家,为清进士郭柏荫的玄孙、郭式昌的曾孙、郭曾章之孙。郭可讱的父亲郭则溉是一位受人尊敬的铁路工程师,早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抗日战争时期奔走于西南,参与建设滇缅公路
郭可讱教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可信的大哥。
1948年年底,正在美国学习的郭可讱突然接到中央大学生物学教授沈其益来信,中国共产党将在东北解放区办第一所工科大学急需人才,希望他归国办学。沈其益与郭可讱的交往,使之对中国共产党政治主张有所了解,本就对蒋介石统治极度失望的他决定回国,跟着中国共产党走。
1949年2月,郭可讱乘美国邮轮去香港。在香港,郭可讱见到了医学生理学家沈其震,沈其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相继担任大连医学院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等职,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可讱与沈其震在香港招聘的医学专家相谈甚欢。同时,还与物理学家严济慈等深谈,更加坚定为中国共产党服务的决心。
人物评价
郭可讱对推动中国铸造技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他虽然走了,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自强不息、勇于开拓的精神,成为大连理工大学的精神财富,被称为“领航灯”般的人物。(福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评)
人物纪念
《功勋教师—郭可讱》是大连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2014年10月19日首映,曾被被人民网、紫光阁等多家国家主流媒体报道,并获得大连理工大学首届校园文化精品项目一等奖。话剧以郭可讱先生的真实经历为基础,通过适当的强调与渲染,为观众呈现了郭老为学校、为学院鞠躬尽瘁的一生。鲜活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表现形式,成功展现了创校历程中的艰辛与奋斗,弘扬了老一辈科研教育工作者勇于开拓、自强不息、无私奉献、躬身育人的精神,将学院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涵与大工的“红色基因”传承给学院师生。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6 13:08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