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小江
中国科学院院士、植物化学家、天然产物化学与资源学家
郝小江,1951年7月10日出生于重庆,籍贯山西沁源,植物化学家,天然产物化学与资源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人物经历
1951年7月10日,郝小江出生于重庆市。
1973年,考入贵州大学化学系。
1976年9月—1982年7月,任教于贵州大学化学系。
1982年9月—1985年7月,就读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毕业后获得理学硕士学位。
1985年9月—1991年2月,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1986年4月—1990年9月,就读于日本京都大学,毕业后获得药学博士学位。
1991年3月—1994年4月,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植物化学研究室主任、植物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副主任。
1994年1月起,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1995年1月—1997年11月,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植物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主任。
1995年10月—2002年7月,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党委书记。
1997年11月,任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所长。
201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郝小江不断探索植物化学研究新模式,逐步建立了资源—化学—生物学交叉融合的现代植物化学研究体系,在植物防御、用于生物功能探索的天然小分子探针发现等研究中取得若干成果。截至2019年11月,郝小江的科研团队从植物中获取1500余个新天然产物;在中国国内率先开展了分子骨架独特、结构复杂的虎皮楠生物碱研究,新生物碱数量占国际同领域的1/3;有53个新结构类型并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分子被中国国内外研究组完成了全合成,促进了对有机合成化学的发展;系统开展植物源抗植物病毒活性成分研究,先后发现抗烟草花叶病毒活性成分11类190余个天然产物,分别作用于植物病毒、植物寄主、激活植物系统获得抗性等途径,占国际上报道抗TMV天然产物的13.5%;从中发现了候选新农药靛红酮,具有较强的抗植物病毒病和病原菌的活性,已经获得农业农村部“新农药登记试验批准证书”;发现抗肿瘤、抗病毒、神经保护等活性成分有35类,通过合作开展了S—3等10个小分子探针调控细胞通路的新颖作用机制,并揭示潜在靶蛋白的新功能,为神经退行性疾病、肿瘤、病毒感染等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策略和药物先导分子;作为第一主持的1.1类抗早老性痴呆候选新药芬克罗酮进入II期临床试验。
据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官网显示,郝小江已有725篇学术论文被SCI收录,以通讯、共同通讯作者在《自然细胞生物学(Nat Cell Biol)》《自然—化学生物学(Nat Chem Biol)》《细胞研究(Cell Res)》《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等期刊发表研究论文652篇。其主要论著有《中华海洋本草》《无毛绣线菊中的二萜生物碱》《毛果含笑的化学成分》《小叶臭黄皮的黄酮甙成分》《网脉橐吾的化学成分研究》《新疆具抗菌活性的植物资源》《绣线菊二萜生物碱的研究》等。
据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官网显示,郝小江已组织举办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RSCMP2000等国际学术会议,14次受邀在世界生命科学大会等中国国内外学术会议作邀请或大会报告。
据2022年10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官网显示,郝小江已获得授权国际发明专利2件和中国发明专利44件。
人才培养
截至2017年12月,郝小江已培养了100余位研究生。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郝小江是中国植物化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之一。”(云南网评)
“郝小江的植物化学研究成果,在植物防御与新生物功能发现、新药(新农药)发现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拓展了植物化学的研究范围和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为中国植物化学的进步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作出了突出贡献。”(《昆明日报》评)
“郝小江长期坚守云贵地区科研一线为该学科发展发挥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中国国内外同行中享有较高声誉,为学科建设、人才引进与培养、跨学科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评)
“郝小江是云南高层次科技人才,是中国的创新脊梁。”(人民微视频评)
参考资料
郝小江.中国科学院学部.
郝小江.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29 11:05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