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洪,男,著名华裔物理学家、
MIT数学系教授。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两个月出生于广州,曾亲身经历战火纷飞的年代。
郑洪说,撰写一部讲述中国抗战的英文小说是自己一直以来的心愿,他用十年时间,研读大量资料,走访了南京多位战争亲历者和见证者,咨询专家,边读边写,于2014年春天定稿。
2017年12月8日开始,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华裔教授、《
南京不哭》作者郑洪连续在多伦多举行多场报告会,与媒体和读者分享他的创作经历。
据美国中文网援引美国中文电视报道,一向只出版理工科技类专著的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在2015年10月决定将首次破例,出版讲述中国抗战故事的英文小说《
南京不哭》“Nanjing Never Cries”。而这部小说的作者是著名华裔物理学家、同时担任MIT数学系教授的郑洪。
郑洪教授向《人物》提供了一个形象的说明:物理学界有一个通俗的说法,
诺贝尔奖分为三等,第三等的贡献是第二等的1%,第二等的贡献是第一等的1%,60年前
杨振宁与
李政道因提出「弱相互相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获得的诺贝尔奖是其中的头等——
爱因斯坦是唯一的例外,特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