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和(1922年10月——2007年2月),
河南省辉县市人,中共优秀党员,人民公仆。生前历任原辉县县委第一书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副部长、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1989年退休后自主创建并领导了一支“辉县市老干部服务队”,已故前新华社社长、杰出新闻工作者穆青退休后自愿加入他的队伍,直到2005年逝世。
人物简介
郑永和(1922年10月——2007年2月),郑永和与焦裕禄、杨贵(在世)等三人是毛泽东时代的“三面红旗”,并称“县委书记的模范代表”,合称“三杰县委书记”;郑永和退休后创建并领着他的老部下数人为造福辉县市山区人民而根治林害、开山铺路、开渠引水而闻名海内外。1998年,著名爱国香港女企业家、世界华人女富豪、香港华懋集团龚如心女士在南通市亲自为郑永和颁发由她在国家农业部捐资设立的“农心杯奖励基金”。 与兰考县的
焦裕禄、林县的杨贵并称为 县委书记三杰 。
生平事迹
河南省辉县,荒山丘陵占土地面积百分之七十。辉县人民改土造田,让坏地变好地。他们修整了土地16万亩,新造田两万五千亩。洪州城,方圆19万亩乱石干河滩。郑永和领导辉县人民大战洪州城,第一批良田1500亩建成了。辉县人还建起了电灌站,把百泉水引上了山。历来干旱缺水的西井峪大队变了样。辉县人民大干8年,水浇地面积由1965年的36万亩,发展到今天的64万亩。辉县人民还提前建成了石门水库的大坝,修建了山区公路30条。辉县以前是水难、路难、生活难,现在是水通、路通,生活越过越美好。周总理曾说:辉县人民干得好,辉县人民在前进!
这段史实,1974年被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新影)拍摄成纪录影片,由中国电影公司(中影)发行。
山区人民把对老书记郑永和的一片深情厚谊化作“人民永和”四个大字,刻在千米之高太行山巅的巨石上。
“拿起白蒸馍,想起郑永和;拿起人民币,想起郑书记。”多年来,位于太行山南麓的河南省
辉县市流传着这样两句话。这是辉县人民对六七十年代郑永和同志带领群众治山治水辉煌业绩的深切缅怀;这是辉县人民对郑永和同志晚年不变的
公仆本色的高度评价。
全国政协副主席、原水电部部长钱正英,在《我和我的师友们》一书中以“共产党员的好书记”为题这样写道:去年我去河南查勘时,听说那里传诵着两句话:“走遍河南山和水,至今怀念三书记”。这三位书记是:兰考县的
焦裕禄、林县的
杨贵、辉县的
郑永和。
历史评价
全国政协副主席、原水电部部长钱正英曾对郑永和有过真实的描述,如下:
『
近几年我每次到河南采访,都听到群众中流传着这样两句话:“走遍河南山和水,至今怀念三书记”。这里群众所说的三位县委书记,是指兰考的焦裕禄、林县的杨贵和辉县的郑永和。
焦裕禄的事迹早已家喻户晓,
杨贵同志虽然年轻人可能不太熟悉,但六十年代他领导修建的红旗渠至今仍是林县人民艰苦创业的骄傲。只有郑永和同志在辉县的业绩,由于当时正值“文革”那段荒诞的岁月,不仅未能很好地宣传,反而被埋没了。
我与郑永和相识已将近20年了。七十年代中期,我曾四次到辉县采访,近几年我与他又两次在辉县相聚,在多年的交往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钦佩他那股艰苦创业的干劲,更敬重他处处关心人民热爱人民的赤子之心。不管人世间经历多少风云变幻,在我的心目中,以他为代表的辉县一代共产党人带领群众创造的辉煌业绩,已经与那巍巍太行融为一体。我忘不了辉县的山山水水,忘不了那些动人心魄的往事……
我最早听到郑永和的名字,是在国务院一次讨论生产的会议上。有人反映,社会上有个说法:“全国大乱,辉县大干”说辉县县委书记郑永和为了发展生产、挖掉穷根,带领全体县委委员在一片乱石滚滚的河滩上安营扎寨,改土造田。这一消息在当时阴云翻滚的政治气候下,简直是透出云层的一束阳光。我不仅为之感动,更为之向往。不久,我便带着几个记者匆匆赶往辉县。 那时正值严冬,寒气逼人,在县委大院一间简陋的平房里,我第一次见到了郑永和。他大约50岁出头,中等个子,黑红脸膛,壮壮实实,一副山里农民的形象。如果不经介绍,谁也不会认为他就是县委第一书记。 我们围坐在火炉边烤着火,喝着热茶。郑永和介绍说,辉县是个穷山沟,三分平川七分山,特别是北部,大面积被山占了,好地被河滩占了,当地老百姓说是“光山秃岭干河滩,耕地是“瓢一块碗一块”地“挂”在山腰上。解放20多年了,山区里还有群众缺吃少穿,有些地方吃水都困难。“不过,县里也有有利条件;造地有河滩,绿化有荒山,修水库有山沟,修渠道有石头,修电站有水有落差。”他说:“过去没能改变面貌,只怨我们没干好。想想
焦裕禄,看看林县的红旗渠,我心里感到惭愧呵!这几年,我们发动群众,让大家明白了‘苦熬没有盼头,苦干才有奔头’的道理,这就干起来了。”最后,他激动地说:“再干不出个模样,我这个书记还有什么脸面去见老百姓啊!” 短短几句话,使我们看到了这位县委书记的胸怀。 第二天,我们便同他一起去了洪州城。 位于辉县西北部的洪州城,传说是个古战场,是几条山洪汇流的地方,方圆几十里乱石滚滚,荒无人烟,就像一片小戈壁。据郑永和介绍,1972年冬天,他领着县委全体委员和各级干部200多人来到这里,在乱石滩中安营扎寨。他们住帐篷,睡地铺,每天起五更,搭黄昏,用铁镐、铜钎给荒滩“开膛破肚”。他们把大石头起出来垒堰,小石头深埋于地下,然后取土造田,开路筑渠,植树造林。苦干一冬春,就造出600亩良田。群众看到干部带头大干,深受鼓舞,一队队人马从四面八方开来。人多地少的城关、梁村等公社专门组成了造田远怔大军,元旦、春节也不回家。一时,沉睡千年的荒滩上地窖成排,窝棚林立,宛如鼓角连天的古代军营。 我们登上一块高地,俯视洪州城的情景,只见广阔的石海中浮出了一排排石砌的房舍,一片片平整的田畴。郑永和指点着告诉我,那边的15000亩土地已经长出了小麦,这边的防护林也已成活。在那正在修整的河滩上,更是一幅千军万马战天斗地的沸腾场面。寒风中,林立的红旗漫卷;深山里不时传来开山炸石的炮声。那雄浑壮观的劳动场景,着实令人激动。 这半天给我留下的印象至今难忘。事实雄辨地说明,人民的力量是无穷的,人们硬是用自己的双手把一片乱石滩改变了面貌。正像郑永和说的,再过几年,这里将是一片新的农田,新的村庄。 在从工地返回县城的那天晚上,县里的一位同志悄悄对我披露了洪州大战的背景。他说:就在大战即将拉开序幕的时候,“上面”突然派来了工作组。他们撇开县委,分头下到各公社“突出政治”去了。一时间,什么“郑永和光说干干干,不抓纲和线,脱轨转向不称职”的小道消息迅速传遍了全县。几天后,郑永和跟往常一样,背起锤钻下乡,有人把他拉到一边小声说:“风声不妙,你把工具收起来吧!”郑永和笑道:“毛主席说过,‘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谁敢反对这最基本的活动呀!” 他来到拍石头公社。公社书记孙钊像遇到了救星,拉着他焦急地问:“他们说我‘宁愿下地流身汗,不肯坐下把书看’,是典型的‘生产党’……这‘生产党’我怎么检查呵?”郑永和告诉他:“你就这样说:我学得不够,干得更不够;今后要认真学,更要下大力气干!” 回到县城郑永和与工作组发生了正面冲突。工作组给他扣上一大堆帽子。逼迫他检讨“犯了严重的路线错误”。郑永和回答:“真革命,假革命,要到生产实践中做鉴定!”不久,他又组织起200多名干部,顶着逆风恶浪开到了洪州城。 这是一段荒诞的历史插曲。但人们从中看出了当时郑永和的胆略和气质。 那些天,从断断续续的交谈中,我了解到郑永和的一些经历:他是当地人,出身贫苦,母亲饿死在家里,父亲死在外边被狼吃狗拖,兄弟几个都流离失所没了踪影。1944年,他参加了革命队伍,就在辉县一带的太行山上打游击。 有一次,我们坐在山坡上小憩,他对我说,老百姓曾这样批评我们干部:“过去在一起逃荒要饭,受压迫受剥削,一起打日本打老蒋,提着脑袋闹革命。现在胜利了,你们坐上小汽车了,我们山区还是肩挑人抬,连个小推车都进不了山。难道毛主席、共产党就光解放你们吗?”他说,他听了这话非常痛心,有生之年,决不会忘记! 我们渐渐地熟悉起来,彼此了解更多了,尽管郑永和谈起辉县人大干时,只谈群众从不谈自己,但他的许多生动感人的故事却在干部、群众中广泛流传着。 那是兴修陈家院水库的时候,大坝急需石料,工地的6000多名民工中只有300多人会石匠活,几十万方石料靠这些石匠锻,要锻到哪年哪月?工地指挥部心急火燎,一天三遍给县委打电话,要求增派石匠。 郑永和背着锤钻来到工地,把干部和施工人员一齐叫到山坡上。他对大家说:“有太行山,就有石匠。群众可以当石匠,干部为啥就不能?”他号召干部都拿起锤钻,跟石匠师傅学手艺,限期掌握基本的锻石技术。 20多天后,还是在那个山坡上,一场别开生面的考石匠的比赛开始了。20几名县和公社一级的干部背着锤钻来到了考场。郑永和宣布:“今天考试破石头,20分钟一个眼,看谁锻得好,锻得快!”赶来观赛的群众把考场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那时正是三伏天,树枝纹丝不动,岩石热得火烫。一声令下,干部们围着两间房大的岩石叮叮当当干起来,顿时火星飞迸,石屑横飞。经石匠师傅组成的“监考组”评议,20几位干部,只有两个不合格,县委书记郑永和考了个第三名。 消息传到各工地,群众学石匠的浪潮涌遍全县,全县的石匠很快从3000人激增到40000人。许多群众举起铁锤自豪地说:“俺是在陈家院水库工地学的手艺,跟郑书记是师兄师弟。”妇女们也组织起“石姑娘队”喊着“男女都一样,姑娘当石匠”的口号来到工地参战。从此,郑永和又被群众亲昵地称为“石匠书记”。另一件事发生在一个春节的前夕。那天晚上,大雪纷飞,北风呼啸。郑永和刚躺上床,就想起明天是大年三十,原定明天一早要给深山里的黄道水群众送煤,这大雪一封山,群众没有煤怎么过年呢?!他连忙披衣起床,叫醒县委常委王合保、李灿等同志,又召集起一批干部,连夜拉起板车冒雪送煤去了。 山高路陡,雪大风紧,黑夜沉沉,人们外衣结成了冰甲,内衣却被汗水浸透。40多里的山路,他们走了七八个小时。第二天清晨,当他们到达黄道水大队时,整个山村沸腾了。群众纷纷拥到村头,迎接为他们雪中送炭的亲人。许多人从满身冰甲的雪人中认出了郑永和,感动得哭了起来。他们说:“当年的老八路回来了!” 这真是一幅感人肺腑的、名副其实的雪中送炭图。每次想起这件事,我都为像郑永和这样关心群众的县委书记感到骄傲!
』
诗歌评价
著名现当代诗人古柳曾做两首同名诗词《人民永和》:
其一
《人民永和 》作者/古柳 如果说太行山是一部书 想那三皇五帝
岩石就是她的雕版 替天行道纵横捭阖
人民永和 不为龙椅永固
咱老百姓的亘古夙愿 只为谋求人民的幸福安乐
岁月的小河 想那秦砖和汉瓦 流淌着一支心灵的赞歌 建造的可是人民的小家
那是人民用口所谱的交响曲 想那唐诗宋词
演奏出来就是“人民永和” 写的都是百姓的心里话
九曲黄河奔流汤汤 不论他“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万里长城狼烟烽火 还是“一代天骄只识弯弓射大雕”
中华五千年风云变幻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
变不了人民的江山宝座 不得不“还看今朝”
其二
人民永和
——以此缅怀三杰县委书记之一郑永和老书记
作词/古柳 太行山为他铸起一座座天然的丰碑 理出他一生光明磊落 老百姓为他传颂一条条亲民的银河 一句朴实的话 一个老英雄走了,却留下篇篇美的报道 道出他一生壮丽山河 一个老书记走了,却留下磊磊爱的硕果 人民永和,一支刻录在太行山上的赞歌
人总有退休的时候 山谷回声“人民永和”“人民永和”……
党员却没退休的时刻 人民永和,一曲传颂在老百姓心的赞歌
一个朴素的理 历史回响“人民永和”“人民永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