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经历
郑方,1993年本科毕业于
同济大学;1996年硕士毕业于清华大学;2014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主持
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国家网球中心等5个竞赛场馆设计;也曾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国家游泳中心冰壶赛场(冰立方)设计总负责人。
2021年,参与CCTV-1《开讲啦》2021.09.25期节目,讲述了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诞生,分享了“冰立方”由水到冰蜕变背后的故事;并与中国青年代表
裴浩正等人同台交流了设计与时代的话题。
2022年1月,参加湖南卫视《天天向上》节目录制,与
奥林匹克文化推广人等嘉宾共同讲述了奥运会的故事。
教育背景
1988.8-1993.6 ,同济大学建筑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
1993.8-1996.7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2009.9-2014.7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
工作经历
2022.4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2017.9-2022.3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2015.3-2017.8 ,北京天鸿圆方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总建筑师;
2003.8-2015.3 ,中建(北京)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1999.6-2003.8 ,北京华清俊达建筑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1996.8-1999.6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研究领域
获奖记录
出版图书
场馆设计
设计理念
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的设计理念来自一个冰和速度结合的创意。
水立方是把柔软的水设计成坚硬的方块,冰丝带则是把坚硬的冰设计成柔软的丝带。其中蕴含了中国人对自然的深层思考和刚柔并济的智慧。22条飘逸的丝带,像是速滑运动员在冰上划过的痕迹,冰上画痕成丝带,象征速度和激情,又代表
北京冬奥会举办的2022年。
为实现美好的设计理念,北京建院的建筑师和工程师团队不断优化设计,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极具科技含量、经济可行的工程方案。为实现马鞍形双曲面屋顶设计,设计团队采用了难度极高的单层
双向正交索网结构。承载“冰丝带”概念的“曲面幕墙”,集成了小半径弯曲、钢化、夹层、镀膜和印刷等复杂工艺,挑战 “现有幕墙体系和玻璃的工艺极限”。
为践行绿色节能和智慧场馆的目标,在满足赛时、赛后使用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国家速滑馆的平面轮廓和空间体积都被控制在了最紧凑的程度,以节省空调制冷、制冰、除湿费用。国家速滑馆将达到
绿色建筑三星标准。制冰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回收最高达到80%,循环利用于场馆采暖、运动员淋浴、融冰、除湿等。相当于每年节省约180万度电。
数字冰场技术则能够为运动员比赛和训练提供实时数据。观众和场馆的客户群可以使用室内外一体化的导航服务,便捷地到达自己的座位和工作区。冰面和比赛大厅装备的传感器还能够实时感知冰的温度、空气温湿度等环境参数,通过设备自动化进行调节。
超大跨度的
索网计算分析和找形、曲面幕墙几何优化和工艺设计、先进的制冰工艺、大空间室内环境和节能、智慧场馆设计——在同一个场馆中集成的众多先进技术,使国家速滑馆成为当今最具科技含量的场馆。
赛后利用
场馆为比赛服务是非常短暂的过程,所以从最初的设计开始就需考虑到它在
冬奥会之后如何持续运行。为了赛后的可持续利用,国家速滑馆采用了独创的全冰面设计,在赛后实现所有冰上项目的全覆盖。
对于公众滑冰来说,全冰面可以同时容纳更多人、不同项目的训练和娱乐。“冰丝带”有大概12000平方米的冰面,将在赛后提供冬奥标准、全天候的室内冰场,同时容纳超过2000人在内滑冰。
全冰面还为赛后的冰上演出、多功能活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舞台。做体育比赛、演唱会、各种各样的表演,为这些活动提供充满想象力的舞台。
为在赛后实现
短道速滑、
花样滑冰在内所有冰上项目的全覆盖,国家速滑馆的场地按功能分为5个单元,每个单元均可独立控制。借鉴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制冰师的经验,为每一项目提出了恰当的冰面控制目标。通过调节制冷系统的供回水温度,国家速滑馆能够精确地满足不同项目的需要。
场馆意义
国家速滑馆的设计建造在郑方的职业生涯中有特殊意义。现国家速滑馆的场地,是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临时场馆
曲棍球场和射箭场所在地,这些场馆当年也是他主持设计的。
“通常建筑的寿命都会比建筑师职业生涯更长。在同一个场地做两次设计,非常难得。两次设计,我有幸以微薄之力服务奥运,北京也变成了越来越美好的家园。”郑方表示。
人物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