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嘉
中国花样游泳队教练
郑嘉,1962年12月31日生,中国花样游泳队教练,也是国家第一批运动员
基本信息
郑嘉,中国花样游泳队教练,国家首批游泳运动员。
个人爱好:旅游、摄影
注册单位:四川体育局
职位:主教练
运动经历
1974——1979年重庆市体校游泳队运动员
1979——1983年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系游泳专业学生
1983——1984年四川省花样游泳队运动员兼教练
1984——1994年四川省花样游泳队教练
1994——2005年四川省花样游泳队主教练
1993——1994年国家花样游泳集训队教练
1998——2000年国家花样游泳集训队教练
2002——2004年国家花样游泳队教练组组长
2006——2009年四川省花样游泳队总教练
2005——2008年国家花样游泳队主教练
家人支持
人物背景
郑嘉曾是一名优秀的花样游泳队员,后来成为四川花游队的主教练。而从她输送了一批批出色的队员到国家队,她自己也成为了国家花样游泳队的主教练。
郑嘉离家已10多年,儿子长大了,中国花样游泳队教练郑嘉却说:作为一个母亲能为奥运会全部付出自己的精力,儿子给了自己很大的安慰。
职业生涯
2006年亚运会夺得冠军、07年世锦赛又历史性地夺得第四名的双胞胎蒋文文蒋婷婷就是她选中并一手带大的。她自己也没想到,到北京、到国家队,在事业不断攀升的过程中,离开儿子一晃已经10多年了。
在国家队的日子,郑嘉过得充实而愉快。这里的时间好像总是不够用,而她的目标也越来越高:从跻身前六名,到力拼奥运会奖牌,在花样游泳这个人为打分、传统强国势力特别大的项目上,每提高一个名次可能都要付出几年的努力。但郑嘉没有后悔过。
把儿子扔在家里,郑嘉这个做母亲的无法不辛酸,但她的事业心太强了。搞竞技体育,她觉得自己这样一个特单纯的人才能做得进去:每天忙得只有训练、吃饭、睡觉三件事可做,还要操心队里、队员的大小事,连给家里打电话的时间都挤掉了很多,但是为了奥运会,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不是谁都能参加奥运会的,不是谁都有机会率队不断冲向新高峰的!这样的历史机遇落到了郑嘉身上,她不必选择,义无反顾!
奥运会前的最后一个冬训了,最近训练的大强度达到了每天十多个小时,事先郑嘉也曾觉得很恐怖,也闪过一丝怀疑:自己人到中年,是不是能够承受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但她心中把奥运会这个目标看得最为神圣,她坚信一点:为了奥运会,为了中国的花样游泳创造新的历史辉煌,就算自己付出一切都是值得的
她在池边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也同样感到饿,下了车到食堂就是吃饭;大运动量训练中,为了保证训练质量,教练的安排、针对性解决队员的不足、调动队员情绪要细致;回到宿舍安排队员放松休息,各种计划、琐事,让她仍然不能马上睡觉,但她高高兴兴地做了这一切。
在国家队繁忙而飞快的日子里,儿子不知不觉就长大了,如今上了高中,已经到国外上学读书去了。以前郑嘉还能给儿子打电话,如今只能在星期天通过网络跟儿子说说话。关于儿子长大的细节她不知道的有很多,但她永远也忘不了儿子关心自己的每一次带队比赛,每一次大赛取得的进步都让儿子高兴。“亚运会拿金牌了!”这个喜讯不仅让全队、让自己振奋,也让儿子兴奋不已。他为自己有一个不但美丽、而且事业有成的妈妈而骄傲!
文文、婷婷等一批队员进队时,郑嘉的儿子才三、四岁。可以说,儿子是随着姐姐们成长、夺冠而同步长大的,他知道姐姐们的一切成绩,跟姐姐们相处得特别好。 “妈妈你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你为奥运会专心备战,不要担心我。”听着儿子的话语,郑嘉回顾中国花样游泳走过的艰难攀升的路程,这个心存歉疚的母亲感到特别安慰:妈妈奥运会备战的辛苦也有一份付出,打奥运会取得成绩少不了你的支持和鼓励!
教练心声
郑嘉说她不是一个很贪婪的人,在花样游泳界10年,她从来都没有奢求过这个运动能在中国像足球那般火爆,但她承认没有一种支持的感觉,很空。
“我们有自己的自知之明,花泳肯定不会像足球、篮球那样的普及,我们也没有乒乓球那样拿金牌的能力。所以10年来我们已经学会了忍受这种寂寞,可能也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像太太口服液这样支持我们的企业并不多,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大家在后面扶一把。”郑嘉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很严肃,只有在队员经过的时候她才会偶尔露出灿烂的笑容,“某些时候,就在这么一瞬间,我突然发现只有这几个人在努力的时候,那种感觉真的不好受。”
“在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他们有着充足的后备力量,更有很多群众参与到这项运动中来。在那里花样游泳的普及率很高,而在我们国家真正接触过花泳的人少之又少。这就给我们选材和发展设置了很大的限制。”
郑嘉对记者说她很无奈地把花泳的美归为“昙花一现”,那刹那间的辉煌可能在转身后就归于沉寂。“习惯了,真的。”郑嘉摇摇头,“10年的平淡早已磨平了我们的感受,更何况在精神支持的背后,我们还缺少一种技术支持。”
郑嘉觉得现今的花样游泳界没有一个中国裁判是一大问题,而在一些竞赛委员会中她们更没有一个能说上话的中国委员,如果比赛的技术动作有所更改,即使对中国队不利她们也无可奈何。“裁判问题是我们现在最为头痛的。没有中国人的参与,他们可能会把分数压得很低。中国队现在在艺术表现力和技术动作上都与国外强队差距很小。我不能说人家外国裁判就是压制着我们中国队,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裁判团少了中国人,我们肯定吃亏不少。”
3年前的悉尼奥运会就是郑嘉心中永远的痛。说起这段往事,郑嘉的语速明显快了起来。“明眼人都看得出那场比赛我们比意大利强很多,但是裁判就是故意压我们。第六的名次不是很难看,但这口气我们是憋到了现在。”
郑嘉在这短短的3年间和她的队员们把意大利视为自己的一个坎,她们知道,越过去了不但证明了自己,更是扬眉吐气了一把。“看看今年的世锦赛吧,我们已经把意大利甩出老远了。”说到这里郑嘉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颜,无比得意的那种,“你看我们这群姑娘,是又一次的希望。原来我们一直担心的身体素质问题现在也已经开始慢慢解决。队里请了一个俄罗斯体能教练,他的到来的确有着很大的作用,好在中国女性和欧洲女性在力量方面没有特别大的差距,所以我相信这点小缺陷在不久的将来就能很好的弥补。而且这位国外教练也已经开始执教我们的二线球员,中国花泳崛起的时候可能不远了。”
郑嘉的眼睛一直都没有离开过台上的“孩子”,在大屏幕播放巴塞罗那比赛录像的时候,郑嘉的眼睛和孩子们一起湿了。当着记者的面,她一个一个搂住了身边的队员,“这是一种梦想的延续。”郑嘉说,“这10年间中国队没有大的挫折,但也没有太大的成绩。可能,以后的一切突破就看这批孩子了。”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7 22:55
目录
概述
基本信息
运动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