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王府(Prince Zheng's Mansion),位于
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35号,始建于清顺治元年至五年(1644—1648年),原是清初“
八大铁帽子王”
爱新觉罗·济尔哈朗的王府,民国时期作为
中国大学校址,1949年后被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使用,是北京规模较大的王府。
历史沿革
清顺治元年至五年(1644—1648年),郑亲王府始建。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济尔哈朗第二子济度袭爵,王爵改号简亲王,王府改为简亲王府。
清乾隆十五年至十七年(1750—1752年),简亲王府增减花园,称慧园。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第十一位袭王积哈纳袭爵,恢复郑亲王爵号,王府复为郑亲王府。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慈禧太后和恭亲王奕䜣发动
辛酉政变,郑亲王
端华被赐死,王府被没收。
清同治三年(1864年),王府转赐给道光帝第八子
钟郡王,改为钟郡王府。
清同治十年(1871年),王府归还郑亲王庆至,复为郑亲王府。
民国七年(1918年),末代郑亲王昭煦以两千五百元的价格,将郑亲王府祠堂的建筑物卖给高阳李家。
民国十二年(1923年),因昭煦将郑王府作为抵押,向
西什库教堂神父包世杰借款五万元,且无力偿还,被京师地方审判庭查封,作价拍卖,估价达十六万两千元。
民国十四年(1925年),
中国大学向比利时营业公司借款十五万元代昭煦偿还了债务,取得郑王府的所有权。同年9月,中国大学迁入郑王府办学。
民国十五年(1926年),中国大学为纪念在京逝世的
孙中山先生,将正寝殿改名为逸仙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郑王府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使用。
建筑格局
郑王府坐北朝南,东起郑王府夹道、西至
二龙路、北到
辟才胡同、南至
大木仓胡同,占地80余亩,房屋900余间,原建筑可以分为东部府邸和西部花园两部分。府邸原布局横向分为东西两路,东部前部突出,是王府主要殿宇所在。花园现已经拆除。现存王府东部自南而北保存有三组院落,即狮子院、正殿院和正寝殿院。原有后殿、后罩楼和一些附属建筑被拆除。西路的后部还存有一个院落。
主要建筑
狮子院
狮子院最南为街门,面阔三间一启门,硬山顶调大脊,绿琉璃筒瓦屋面,排山勾滴,额枋绘旋子彩画,红色圆柱,鼓镜式柱础,柱间带雀替,砖石台基。街门内为府门(二宫门),面阔五间硬山顶调大脊,绿琉璃瓦屋面,排山勾滴,檐下施以一斗三升斗拱,额枋绘旋子彩画,红色圆柱,鼓镜式柱础,柱间带雀替,明间垂带踏跺六级,踏跺间浮雕御路石犹存,次间各出垂带踏跺六级,砖石台基。门前石狮子一对。院子的东西两侧阿斯门(雁翅门)各三间。
正殿院
正殿院的主要建筑是银安殿,名和乐堂。面阔五间,歇山顶,绿琉璃瓦屋面,檐下施以重昂五踩斗拱,额枋绘墨线大点金旋子彩画,红色圆柱,鼓镜式柱础,柱间带雀替,前檐和后檐明、次间装修为近代式样的隔扇门,梢间为墙,砖石台基。正殿两侧朵殿各三间。东西翼楼各五间。配殿仅剩西配殿两间。
正寝殿院
正寝殿院为郑王府最后一进院落,主要建筑是正寝殿,中国大学使用时为纪念
孙中山先生改名逸仙堂,今尚沿用。正寝殿,面阔七间,硬山顶调大脊,黑琉璃瓦绿剪边屋面,排山勾滴,额枋绘旋子彩画,红色圆柱,鼓镜式柱础,柱间带雀替,前出廊,前檐明间悬挂“逸仙堂”扁额,近代式样的隔扇门,次梢间为近代式样的槛窗,砖石台基,明间出垂带踏跺四级;东西配殿各五间。院南还有供出入的垂花门一座(后改建)。
历史文化
爱新觉罗·济尔哈朗
爱新觉罗·济尔哈朗(1599—1655年),满洲镶蓝旗人,清太祖
努尔哈赤三弟舒尔哈齐之子,母为五娶福晋乌喇纳喇氏,清初“
八大铁帽子王”之一。明崇德元年(1628年)封郑亲王,多次率军攻明。清太宗
皇太极死,拥立
福临即位,与
多尔衮同为摄政王辅政。清顺治元年(1644年)封为信义辅政叔王,因多尔衮专权,于清顺治四年(1647年)罢其辅政。清顺治八年(1651年)多尔衮死,率诸王奏削睿亲王封爵,次年晋封叔和硕郑亲王,后病死。
爱新觉罗·昭煦
爱新觉罗·昭煦,满洲镶蓝旗人,
爱新觉罗·凯泰之子,末代郑亲王。
文物价值
郑王府是研究清代初期王府建制的典型实物。
文物保护
1984年5月24日,郑王府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021年3月27日,中国大学旧址(郑王府)被北京市文物局公布为北京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郑王府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35号。
交通路线
北京市内乘坐46路公交车,在大木仓胡同站下车前往;
北京市内乘坐22、46、88、102、105、109、143路公交车,在西单商场站下车前往。
北京市内乘坐地铁1、4号线,在西单站下车前往。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距离郑王府约830米,驾车约3分钟。